让学生学会阅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e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幽径悲剧》的教学实际,阐述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优美的散文不是教出来的,而要学生反复阅读,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欣赏、感悟,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语感。主要从四个角度来阐述,课前做到感知阅读、学会思读;课上学生反复揣摩、教师示范引读;通过教师精心设计、以问促读;在课后还要反复阅读、达到课外会读。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感情
  我们的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是烦琐机械的分析记忆,还是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呢?我想答案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注重情感体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阅读材料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感情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感知阅读,学会思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多读的重要性,也只有多读才能感悟文章的情、理、趣。《幽径悲剧》由于篇幅较长,课堂上没法反复阅读,要充分做好预习、自读。因此,至少课前要阅读几遍,做到三小点:读准字音、标清语段序号、一句话概括主要事件。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问题思考探索。但现在有很多学生不会思考,不会发问,“学问”就是要学会问,可怎么问?问题发文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课前这样的反复阅读和思考,确保了学生能够读得准确流畅,这也能为之后文本解读打好基础。
  二、反复揣摩,示范引读
  为了能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拉近与作家之间的距离,体会作家的情感,笔者在备课时主要把精力放在自己如何读好课文,为学生做好示范作用上。通过反复阅读,揣摩作家情感,尽力做到正确、流利、富有情感。通过反复阅读,精选文本中最精彩的语段,特别是文本中情感变化的语段,如4、8、11、14和15节。课堂上笔者主要是自我范读,起到示范模拟作用,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至少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所感,也会有所思。学生就会思考老师为何这儿深情喜悦读,这儿轻缓伤感读,那儿悲愤斥责读。教师的范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轻、重、缓、急,初步感受作家的情感。
  三、精心设计,以问促读
  语文课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并带着新生成的问题走出课堂。课堂教学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是为问题而问题,而应该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思考,提升能力。其中学会阅读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目的,能为学生今后更多的课外阅读打下基础。所以问题的设计最终是为了学会读,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学生加深了对作家情感的感悟。
  教学中,笔者重点以鲁迅关于美的定义作为问题的引导语,分析了作家情感的变化过程,学生在问题引领下,抓住文章中五节文字作为讲解和阅读的重点语段,即第4、8、11、14和15节。第8节重点描述了古藤萝之美,指导学生要用欢快轻松的语气读出喜爱之情。而第4节重点描写荷塘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体现其勃勃生机一句,指导学生用高昂快速的语气读出赞叹之情。而第11节描写古藤萝被毁后的惨状,学生在缓慢低沉的语气中感受到藤萝被毁后作家的痛苦之情。第14节中,作家的情感更是一波三折:“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一句写出藤萝的内在美,表达了作家的赞美之情。接着写了“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写出作家悲痛伤感之情。接着对冷漠无情的人们发出了愤慨之情“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最后作家只能变得伤心欲绝“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作家的感情起伏变化,朗读时候声音也是由高到低再到高,最后低沉下去,语气也是从缓慢到快速到缓慢变化。第15节作家愤慨后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矢志维护的坚定应读得铿锵有力。学生在这不同的语段阅读中,学会了一些朗读技巧,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触摸文字的温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明白了做人的一些道理。
  四、反复阅读,课外会读
  好的文章不厌百回读,散文特别适合读,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让所有学生均得到阅读机会,必须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反复阅读。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读得准确流利、读出节奏、读出情理趣、读出情感变化过程,最终丰富自己的内心。像《幽径悲剧》这样的优美散文,课堂教学的终结并不代表文本朗读的结束。反复朗读这篇文章,在反复朗读中加深阅读的本领和读的技巧,最终在课外阅读中会读,会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还要推荐类似的文章给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会阅读,课本只是个例子,要通过文本的学习、积累经验,更好地服务课外阅读,拓宽视野,丰富情感,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会阅读。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这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和要求。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中学会阅读,以利于更好地阅读课外书籍,提升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曹集初中)
其他文献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而且需要文化的协调发展,甚至是优先发展.这种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应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务必提升其文化生产力,发展
闽粤两省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又是全国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和民营经济发展大省,民间资本充盈。闽粤侨乡民间资本运行和发展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因区位优势、体制环境、制度创新程度等
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平等分工.要学会尊重社会分工,首先应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以及善于保护自己的权利与严格履行
为切实了解湖南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整体水平,课题组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南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湖南企业职工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要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优化课堂教学途径,对课堂实施合理设计,从而完整有效地达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当代中国,培育作为与政府、市场相对的第三种力量的市民社会不仅可以弥补市场的失灵及政府的缺位,配合政府职能的转变,还能促进民主政治的完善,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克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片面、机械、僵化等现象,不断探索建设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企
内部审计是施工企业优化经营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有效地促进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施工企业可持
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技能差异较大,假如习惯性地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很难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个矛盾。为此,我进行了几种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