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laus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我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这种多民族的局面追溯到古代便已经出现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北方很多少数民族创造了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与汉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就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53-0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促进我国形成多民族特色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按照地理位置的划分,通常将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称为北方地区,在众多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本文将以这三个少数民族为例,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情况。
  一、我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产生
  自秦始皇统一中原至清朝灭亡这长达两千多年中,我国北方时有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境况,而战争中永远不变的主角便是北方各个少数民族。不管是秦汉和匈奴之间的漠北之役,中原与五胡十六国的势力纷争;还是隋唐和吐蕃、突厥、回鹘的关系以及宋、辽、金之间的对峙以及转换;还是蒙元的建立至清朝末期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等,均体现了在古代北方战争中,少数民族占据重要位置。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我国在历史上便先后发生了夏商周朝代更迭与春秋、战国诸侯鼎立的局面,这一时期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原始社会,奴隶制与封建制社会正处于萌芽状态。
  我国历史上首个朝代——夏朝,将安邑(即当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作为夏朝的都城。在夏朝存在这段时间,虽然已经发生了此后被称作南蛮与东夷的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和南方地区少数民族,但是依然未出现北方少数民族名称。但是到了商周两朝后,特别是奴隶制的不断发展以及出现了殷墟甲骨文,我国开始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历史。自商朝后期的武丁,即公元前1314年至公元前1266年,这一阶段逐渐形成了北方少数民族,并先后形成了鬼方代表的游牧部落与氏族,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在当今的宁夏、陕北、内蒙古等地区活动,并侵扰商朝的管辖区域[1]。
  二、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分析
  (一)古代蒙古族历史文化分析
  在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便是蒙古族为主,但是古代的蒙古族与当今的蒙古族差异较大。古代的蒙古族的祖先为鲜卑族,自1271年,蒙古族成立了蒙古大汗国以后,大元的黄帝为忽必烈,在创立元朝初期执行的行省制度,也在这一段时期,推动了蒙古族的快速发展,一直到清朝,蒙古族的管辖范围在不断缩小,当前主要居住在我国北方的草原上。蒙古族的宗教为萨满教,因为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让他们形成了胸襟开阔,热情好客的性格,他们会将哈达献给每一位到蒙古的客人,并敬上马奶酒,他们非常喜欢大草原的生活,特别喜欢骑着马在草原驰骋,他们喜欢习武,擅长骑射,拥有身强力壮的战士,这也是在冷兵器时期蒙古铁骑无人能敌的主要原因之一。长跑、赛马、赛骆驼、打布鲁、鲍格棋等均是他们喜欢的娱乐项目,而这些娱乐项目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对当今我国的体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古代满族的历史文化分析
  与其他的少数民族相比,满族的人口数量较多,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满族人口达到了1041万人,其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而即便是在古代,满族的重要性依然不容小觑,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满族便已经开展了生产活动,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古代满族的军队分为八旗,在该制度下,满族建立了大一统朝代清朝。清朝建立之后,满族还进一步完善了文字,并构建了他们所特有的文字,被称为女真文字。在此之前,满族使用的文字一直是契丹文。但是因为女真文字推广难度高,后期逐渐被遗忘,并在16世纪逐渐消逝。不仅如此,满族还学习和借鉴了蒙古的字母,构建了一套无圈点满文,这就是当今的满文。
  古代满族不但建立了文字,在文学方面的成绩也颇为显著,例如:《御制五体清文鉴》《数理精蕴》《音韵阐微》等作品均给后世的学者产生极大影响,拥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三)古代朝鲜族的历史文化分析
  在古代,朝鲜族也叫韩民族,属于东北亚民族组成部分,其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东北地区,而关于我国古代北方朝鲜民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1952年9月,朝鲜民族自治州在吉林延边成立。从语言文字来看,朝鲜文字即当今的韩语最早创建于1443年,《训民正音》作为韩国语的标准,而韩国文字中的字母则是根据天地人这一原理进行创造的,充分彰显了古代朝鲜族对大自然的敬畏。
  通过分析礼仪文化,可见朝鲜族始终坚守日常礼仪文化,例如当前的用餐礼仪、岁酒、千人针等等无一不体现了朝鲜族对传统礼仪的继承,很多礼仪依然维持着古代的形态与形式,并且在对这些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融合[2]。
  三、影响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而在此过程中对其历史文化的影响因素众多,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一)冶铁技术对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
  根据史料记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掌握冶铁技术的时间并不比中原地区晚太多。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冶铁技术得以发展,而最早采用冶铁技术制作生活工具与生产工具来改善生活生产的便是匈奴人,另外突厥人也应用冶铁技术制作过一些工具,这些均体现了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在冶铁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提高了生活水平,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   (二)骑兵技术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
  骑兵技术的诞生,进一步为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利用马匹获得生产资料,便捷的马匹极大地提升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效率。而我国古代北方很多少数民族生活在草原、沙漠中,生活的地区地域辽阔,马匹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因此将马匹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战斗的重要工具。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区域的不断扩大,这些均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3]。
  (三)丝绸之路对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深刻明白经济是发展历史文化的重要保障,为此他们积极发展贸易。特别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为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开展贸易往来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自开通丝绸之路后,各个少数民族开始了早期的贸易活动,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匈奴人开通了由高昌至匈奴单于庭的商旅路线,这条路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的和亲路线。此后位于大漠南北的突厥帝国为了更好地与大唐往来,专门开设了参天可汗道,为了促进自身的贸易,同时开辟通往罗马的贸易路线,而蒙元时期成吉思汗也屡次派出商队出使各个国家。对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而言,开通丝绸之路对其经济发展而言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保证了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
  (四)军事对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整体生活水平偏低,人们信奉的宗教差异化严重,缺乏稳定的政治组织,部落关系十分复杂。在这样的形势下,极大地影响了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为了实现生存了发展,他们将眼光放在了军事上,认为通过战争是保护自己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常常是战争的主角,他们希望通过战争获得自己的生活物资。而在战争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的交融[4]。
  (五)畜牧业对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
  在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中,畜牧业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不仅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而且还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水平,特别是在推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发展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例如在《史记·匈奴列传》中便有如下记载:“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計。”由此可见,早在匈奴时期便记载了各家各户牲畜的繁殖情况,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匈奴人几乎平均每人拥有一匹马。而畜牧业还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食物的主要来源,畜牧业不仅在推动农业与手工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在推动其他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活物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可以得出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相互促进,在冶铁技术、骑兵技术、丝绸之路、军事、畜牧业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实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国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02):40-42.
  [2]白丽杰.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研究[J].科技风,2017,(04):152.
  [3]宋阳.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之我见[J].赤子(上中旬),2015,(17):73.
  [4]莎茹拉.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之我见[J].前沿,2012,(17):192-193.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在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和革命实践相结合,以便能形成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与实践。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亟待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
期刊
【摘要】清朝,宗室爵位第一等就是亲王。亲王出身皇家,深居于京师,地位尊崇。与此同时,为了维护皇权,所以有亲王不可入军机处的祖训。然而事从权宜。亲王并非完全被隔离在军机处之外。亲王入职军机处在清朝并不少有,但以祺祥政变为界限,两个时期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亲王;军机处;祺祥政变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绝大部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濒临灭绝。鉴于当前情况,迫切需要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影响涉及范围大且深远,也日益受到各个国家及世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本文意在积极呼吁全社會以及国际充分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加强
期刊
【摘要】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绘画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艺术家为了呈现自己的表达语言和观念的手段。其本身是一个非常包容并蓄的表现形式,技术、材料、文化的摩擦和冲击使得它一直在成长,在当前的艺术环境下,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边界在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尤其是后现代艺术作品中,绘画常常不再以一种单独的表现形式出现,影像新媒体、公共装置、行为艺术、综合材料等等现当代艺术形式一再打破各种表现语言之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变化使现代人们在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同时,逐渐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其传承发展的问题却在当今社会中很难延续下去。风筝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也见证了我国各个王朝的兴衰盛亡,时至今日它依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由于生活的变化,风筝的历史文化正在被人们遗忘,风筝文化的传承发展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波兰亡国史的出版量大幅下降,国人学者对此的关注程度亦相应降低。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国人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持续高涨,“亡国史鉴”重新为我国学者所关注,国人书写波兰亡国史再度出现高峰。波兰亡国史在中国的传播,使得“波兰”成为“亡国”的代名词,学者对于波兰的认识也从最初的“亡国”,逐渐转变为“国亡民不亡”。波兰亡国史的书写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及功利性,主要集中于中国出现民族危机的时刻。  
期刊
【摘要】豫剧作为传统文化资源中一部分,凝聚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与价值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1]豫剧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观,作为精神文明的豫剧发展到今天具有历史意义,更能反映时代特征,豫剧文化以其思想与表现在进行文明价值观培育方面有着优越性,对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推进作用,从而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加快精神
期刊
【摘要】《金瓶梅》中有大量关于头饰的描绘,头饰作为女子生活中缺一不可的日常用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髻作为头饰的一种,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彰显阶级结构,展现明代社会生活的百态。本文从《金瓶梅》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专著,探寻在《金瓶梅》中?髻的象征作用以及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色等方面的作用,展现了明代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金瓶梅》;?髻;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本文针对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发展现状以及开发利用策略进行设计探究,提出传承和保护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行业也获得了极为明显的进步,在快速发展的当下,兼顾创新的时候,也应该意识到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图形元素的有效融入,使其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时候,也应该将文化的艺术性和传统性考虑在内,着重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接着重点从汉字图形、吉祥图案和图案色彩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运用策略,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