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情境效应 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sdc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历数十年痴心不移,开情境教育先河,并外延情境之功能,辟荆斩棘,一路走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了自身的教育特色,并发挥晚年之余热,让夕阳更为红红火火,创办了全国首家省级情境教育研究所。一花引来百花开,花红一片,花香一城,笔者逢时逢地,遇到了不少情境教学教育的良师益友,碰到了情境教学教育的肥田沃土并有了实施情境教育教学的平台,同时也有了不少反思自身实施情境教育行为的机遇,更有了与同仁进行切磋,进而抛砖引玉、相得益彰的绝密空间。近几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育的理念亦不断深入人心、催人奋进。笔者注意充分发挥情境效应,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应当说长进与困惑并存、成功与失败并存,现剪辑几点和同仁们共同切磋教正,以期达到自身在教科研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情境教育的发挥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更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数学课堂教学十分需求我们去发挥课堂情境的效应。如我们在上“克的认识”一课时,假如我们不去巧妙设计相应的课程情境,那么我们的学生对克的认识就显得不够准确具体而又完整,如果我们让学生走进水果市场,偌大的水果市场能让学生大开眼界,而从更多的水果中去真正认识克的意义。水果市场里有哈密瓜、柚子、桔子、枣子等,让学生去跟商家直接打交道或让学生去购买这些水果,学生则可一一知晓其水果的重量,真正认识克的意义。
  二、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生动的情境效应
  应当说我们的数学教学不需要每堂课都设立情境,但要设立情境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好情境的渲染作用,也就是情境的生动性。一般说来情境生动了,其情境的效应作用也会及时地释放出来。如曾听一位教师在教学“0乘以任何数等于0”时,该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放低了起点,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直观、细化层次的办法进行教与学。首先出示了四幅图,这四幅图分别都有数量不等的糖葫芦棒,但四幅图上糖葫芦棒的山楂糖葫芦的数量是不等的,一幅图上是6颗山楂,一幅图上是2棵山楂,而另外两幅图上则一颗山楂都没有。让学生进入这样的画面,应当说是学生生动生活的具体体现,因为小学生对糖葫芦是最熟悉不过的了,而且也是最爱吃不过的。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当中去学习数学,学生可以学得生动活泼一些。该教师则逐步展开,让教师的说明与全体学生的观察相结合,先是观摩一二两幅图,然后再观察三四两幅图,应当说对三四两幅图的认识是这堂课的重点所在,也是这堂课的难点所在。然而突破这教学重难点的艺术也就必须以此来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学生观察到图上一颗糖葫芦山楂也没有时,反而要让学生去用算式表示,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五个零相加等于零的算式。其后教师又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达这两图的意义。首先让学生写出糖葫芦棒的根数,然后再写出每根糖葫芦棒上山楂的颗数,进而再用乘号相连。到此,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去算而是让学生去数图三图四上的山楂的颗数。当学生愕然时,引导学生去领悟:0乘任何不等于0的数等于几呢?学生们从这两幅图上感悟到,应该都等于0。应该说这种生动情境的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较轻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具体的情境效应
  新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颖的课堂教学其情境的设计一般来说多比较新颖生动,但我们也感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情境设计过多地追求生动有时则有可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我感到数学课堂的教学需要我们去为学生发挥具体的情境效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去寻求适应学生生活的情境。虽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总要想方设法去解决情境的问题,有时这样那样的情境还真的能够信手拈来,但我们必须细细思量、认真推敲,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与这些情境是不是合拍的,这些情境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能否呈现出具体性的特征来。如果我们的情境具体性,势必会形成一些表面上的热闹,致使我们的学生在这些热闹的情境上牵扯出诸多的漫无边际的问题,导致整个课堂一盘散沙,连教师最后也控制不了这看似热闹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场面。
  四、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真实的情境效应
  平时的数学教学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情境的设计要真实。怎样达到真实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我们一般农村学校或者是一般城镇学校,其生源的生活经验总是会有区别的,而且也肯定是有异的,所以城镇农村的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必须有异曲同工之处。教学情境的设计要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在一起,应当说我们学生的生活情境是丰富多彩的,但不等于所有的生活情境都能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一些牵强附会的联系应当说也是得不偿失的。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把学生带到草坪上做游戏,学生围成一圈,让两个小朋友坐在草坪圆圈的中间,进而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图去提出相关的与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联的问题。但事实并未能像该老师所想象的那样,学生所提的问题出人意料地跟分数的初步认识毫无联系,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学生所提的问题丝毫没有涉及数学本身的内容。所以说追求数学的情境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遵循有效教学的原则去设计教学的情境。时下有效教学已在规范化办学基础上变成了同仁们的教学共识,我们相携于同仁共同努力定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教学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又能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  关键词:课堂教学 导入 创设情境 激发 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精彩的导入是师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近义词,容易混淆,而这也正是高考出题的重点,所以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对比法进行区分,找出这些近义词的相同点、不同点。最好的时机就是第一次学习时,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总结,这样才能根深蒂固,形成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高中生物 近义词 混淆 概念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近义词,容易混淆,而这也正是高考出题的重点,所以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
期刊
每个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其发展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兴趣、性格和能力方面,就是在同一方面发展的水平与速度也是不同的。如何针对学生的差异,有的放矢地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分层次教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正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许多省市实施了小学生就
期刊
一、明确教学意义,抓住修辞实质  学语法是为了把话说通顺,合乎逻辑;学修辞是为了把话说好,表情达意准确、生动形象、完美。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十分重要。修辞实质是修辞行为,其生命在于运用,修辞教学是对修辞行为的指导。修辞行为起始于人的语言交际活动的需要,人们利用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当然就希望所选用的词语、所编排的句子能够恰当妥帖地表达情感、能够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为了使自己发出的信息有
期刊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的学科。数学教学实践一再证明,数学中让聋生巧用学具操作,有助于聋生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有助于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聋生的主体性,即将问题让聋生去发现,结论让聋生去获得,实验让聋生去操作,让聋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期刊
课堂作业练习是以学生自身的独立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是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是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某一具体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这种活动一般在新课之后进行,它是课堂所学知识的一种应用。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将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活动中,从而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在学生做作业时总有或多或少的错误,通过对学生作业这些错误的分析,我发现它与学生的性格有一定的联系,不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心全意地去对待学习,既可提高教学质量,也可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强扭的瓜不甜。人家对数学没有好感,也就是说对数学情感冷淡,你硬是要逼着他学,那能学得进去吗?搞不好人家一着急干脆就不学了。所以,激发数学兴趣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期刊
摘 要: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课堂设计、更新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注重研究课标、研究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全面考虑,才能找到适合每一节课的最佳教学方案,激活美术教学。  关键词:中学美术 教学 课堂设计    心理学家对学习过程分析过,把学习过程分成了八大阶段,即引起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和反馈,这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一词近年来使用频率很高,但什么是“人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什么作用?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不少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什么是人文?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是“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语文教育囿于“唯书本、唯课堂、唯学校”的小圈子,亦步亦趋地跟在城市的后面走。特别是作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老师付出的很多但学生收获的却甚少,可以说是“谈作色变”。作文课不再叫沉迷或欣赏,而成了学生的“倒霉课”。课堂上,学生要么皱眉咬笔,要么拿书就抄,还有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