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众文化的利与弊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8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湖南卫视制作的一档《爸爸去哪儿》节目不仅收视率全线飘红,在社交网络上的口碑热度也很高,几个明星爸爸和星二代都成为网络讨论话题的热点,可以说是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一个典范性样本,它的生产、行销、反馈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露了大众文化的典型特征,为我们全面审视其肌理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拟从这一典型个案出发解读以《爸爸去哪儿》现象所表征的大众文化,探讨大众文化的利弊问题。
  关键词:大众文化;爸爸去哪儿;商业化;利弊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51-2
  绪言
  2013年10月11日开播的湖南卫视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共12期,在该节目播放期间它的影响不管在线下或线上都在持续不断地发酵,各种相关话题也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话题。数据显示,在综艺排行榜播放量、微博话题搜索量等多项指标上《爸爸去哪儿》也稳居第一,优酷更创下单集全网最先破千万的播放纪录。除了节目本身的影响外,线上线下联动,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和优质自制内容多维互动助推了节目热度。本文试图通过大众文化理论来解读“《爸爸去哪儿》现象”,揭示其创造收视神话的原因,谈一谈大众文化的利好和弊端。中国大众文化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迅速产生,改革开放后宽松的发展环境,商品市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助力,电子化传播技术和大众传媒系统的不断发展,导致大众文化在20年的时间内蓬勃发展起来,成为现代都市大众最易接受的文化类型。
  一、《爸爸去哪兒》现象中大众文化利好方面
  (一)教育作用
  相对于我国社会大众的实际生活状况、文化素质状况而论,目前仅有的学校教育这种途径是不够的,因为毕竟有一部分人无法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诸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这些领域也是学校教育没有大量触及的,大众文化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丰富了自己的内容构成,发挥着自己的积极作用。例如《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通过电视真人秀的形式,让多位来自各行业的明星将还原成爸爸的角色,每期节目将记录5位明星爸爸跟子女48小时的乡村体验,爸爸单独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让爸爸们体验又当爹又当妈的奶爸生活。观众的热烈讨论折射出节目对观众关于亲子教育问题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为这种形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本上或专家教授的说教,而是以新颖的真人秀形式,更加普及的使大众关注亲子教育的问题。
  (二)化解社会矛盾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都在加快,出现了众多“剩男”“剩女”,即使是结婚了但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方方面面的原因也会选择短期内不想要孩子的现象。但是在《爸爸去哪儿》开播后,不管是线上评论还是线下热烈的讨论,节目中五对亲子组合的亲密互动都让观众产生同一个观点:快点结婚以及生一个可爱的孩子。就连本身准备丁克一族的家庭也通过这种文化参与感受到孩子并不能阻碍两个人在一起的情感,相反会给家庭增添很多不同以往的欢乐。虽然大多数发此感慨的都是年轻人而且很多年轻评论者都带有戏谑的成份,但这样一次免费的亲子体验让他们意识到孩子的到来不仅是生活的一份重担,更是一种责任和快乐。人们通过这种文化参与和接受,看到了一种希望,感到了一份温馨,这就是现代大众文化的力量,这种文化力量,是任何机构仅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都无法比拟的。①
  (三)拉动消费
  自大众文化发展以来,就由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成为其经济基础而使得其具有商品化的倾向。人们也渐渐从关注追求理想社会的目标,转而更加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俗生活,从而消费就成了人们追求理想生活的中介。大众文化通过与大众媒介的联姻,不断向人们灌输各种消费方式和提供多样的消费渠道,以期满足人们消费欲望。在这里,大众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也推动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为现代市场经济形成一系列产业起了一定的作用。就拿《爸爸去哪儿》来说,广告赞助商借机大力营销,即便是分文未投的部分商家也挖空心思“移花接木”,瞄准财力雄厚的中年“奶爸们”,靠着“爸爸营销”“亲子营销”掀起上百亿元的“亲子”消费市场热潮。按照市场细分的初步测算,这其中蕴含着上百亿元的商机。可以说大众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涉及的领域也是相当广泛的,随着大众文化的普及,不断产生的文化商品商机无疑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爸爸去哪儿》现象中大众文化展现的弊端
  (一)“拿来主义”下的标准化
  大众文化产品犹如工厂里的机器一般被复制被制造,最终以商品的形式流入大众。而这种标准化的生产预设了固定的“标准”,有时甚至以窥探隐私为卖点,大大限制了个体个性的发展。拿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来说,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五对亲子组合的精彩表现,显得自然、亲密而不加做作的成份,每一期节目观众看下来会觉得一气呵成。看似“小清新”的节目实际上该节目背后也是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操刀制作的,有导演、编剧、策划,和制作一部电视剧的阵容旗鼓相当。他们制作这种真人秀好看的精髓在于制造能引起观众共鸣的矛盾,让观众看到明星们在节目中痛苦、压抑、尴尬、快乐的状态。这样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窥私”的心理诉求,一方面明星在节目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样给观众以借鉴。强烈的设计感对于成熟的大人来说也是有压力的,何况是天性单纯得孩童。这样“标准化”生产使得节目一开始的真实感大大降低,每个孩子都面临被要求“进步”的压力,继而不得不在短时间内获得节目组或者父母的“言传身教”,展现了每个小孩都有自己个性突破的状态。个性的压制有可能导致在孩子以后的生活中随时会有“表演”的冲动。不得不说,个人在大众文化越来越有组织化和同一性下,变得越来越失去个性的活力。
  (二)商业化和消费主义
  自从《爸爸去哪儿》开播以后,网友集体无意识的“开展”了一项叫“找土豪”的运动,“土豪”大意就是多金的意思,带有些许戏谑成分。网友发现李湘女儿王诗龄小朋友一件普通的生活着装便是所谓国际大牌阿玛尼的儿童款,该品牌区区一条裙子就要2950元,一件普通的小T恤也要2000元,小朋友也学起大人一样背起大牌手袋,据了解这款手袋官网售价人民币2770元。尽管大品牌高价位令众多人没有轻易跟风选择购买,但是小朋友天真的展现加上可爱的穿戴依然引起人们对这些小朋友的仿效,从背名牌手袋到几百元一定的帽子,不一而足。尽管他们意识到对于小朋友来说高价位的东西实际作用都是一样的,但是消费主义刺激了他们去购买的欲望,很多时候他们却忽略了与孩子交流的机会,消费主义在潜移默化得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的虚幻体验降低了人们对“爱”的追求,将人们永远置于无止境的物质追求中,继而失去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能力,麻痹了大众神经。
  (三)价值取向的偏差
  电视是大众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曾引领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它的每个小小的改变都深刻地影响着受众所形成的的文化观念。当下引起的对亲子教育的关注大多受到各个电视台亲子类节目的影响,尤以《爸爸去哪儿》影响最为广泛且话题持久。但是在该节目的持续发酵中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众多不和谐的声音,各种批评的言论言辞犀利,甚至将矛头指向了天性单纯得五个小朋友。将这五个小朋友的缺点进行放大和比较,讨论各自的受欢迎程度等等。在这之中偶像明星隐私、对孩子宽容之心、两岸文化差异理解的道德全部被消解和消费,对人们父职教育的观念引起巨大震动。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直接受到电视节目的影响,电视节目的态度变化之大也能直接反映出社会价值观的走向。
  参考文献:
  [1]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
  [2]王亚玲.论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艺术“水”与“火”之异——以多部作品为例[J].语文建设,2013,(23).
  [3]成都商报.韩国策划解密《爸爸》:走全家能看的模式[EB/OL].http://news.entgroup.cn/tv/1518551.shtml
  [4]中国网.亲子节目拉动消费市场 分析师:“亲子营销”不是长久之计[EB/OL].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news/live/2013-11/20/content_23489443.htm.
  作者简介:
  卞波,女,江苏扬州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艺术与传播。
其他文献
吴为山,1962年1月生,江苏东台人,全国政协常委,国际著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中国美术馆馆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十二屆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十二届民盟中央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住建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
期刊
金永潮,号吴越山人,清趣居士。1938年8月生,浙江临安人。近年来书法作品积极参加世纪龙年书画大赛、中国书圣、画圣金奖大赛、中国企业文化年环保世纪行全国书画大赛、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书画大赛、中国老年诗书画艺术大赛、纪念王羲之诞生1700周年书画邀请展等,荣获中华艺术华表奖、金奖和一等奖。荣获中国东方诗书画艺术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书画艺术家、21世纪亚洲华人書画艺术500杰、国家级著名书法家
期刊
赵长青,1953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研究生学历。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诗词学会会员。被中央文史馆聘为书画院研究员,中国长城学会聘为书画院院长。年轻时曾就读于黑龙江文学创作讲习所,在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诗歌、歌词、散文多篇,《望大陆》、《五环之花》等四首歌词在“中华情”和“2008北京奥运”征歌评选活动中获奖。曾先后出版《飞翔的乐章》和古体诗《紫怀堂诗稿》等五部詩集,
期刊
油画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便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交融中成长和发展着。中国的油画家们在学习、借鉴与创新,吸收、自省与自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绘画,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油画艺术语言。在当代,如何进一步将 “油画民族化(本土化)”或如何以油画表现“吾土吾民”,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显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代课题。当代油画家潘道生老师在这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其油画《
期刊
赖荣喜,1935年生于广东深圳市,《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退休高级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南海国礼中心》聘为《国礼艺术家》,《国家特级书法师》,《中国文化遗产(书法类)保护传承人》。  个人事迹和作品先后在2008年《中国艺博 艺术经典》,2011年《中国艺魂》,2012年《名家艺术》,2014年《国际文艺月刊》等刊物作为封面人物刊出。2008年
期刊
风景画是以自然景观为创作题材的,它不仅仅是地貌环境的图谱,更是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理解,是情景交融的形式表现。  风景画最早出现在欧洲的公元前5~4世纪希腊古典时期。14世纪在法国的羊皮纸细密画上已经有了风景画的形迹,但真正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风景画,还是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的。  一、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给欧洲带来了空前振兴,肖像画和风俗画占去了艺术中绝大部分空间,作为背景和陪衬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结构组织、故事要素设计、剧作技巧等角度分析好莱坞经典歌舞片《绿野仙踪》的剧作特征。  关键词:绿野仙踪;结构组织;故事要素设计;剧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33-1  《绿野仙踪》讲述了农家少女桃乐丝在伙伴稻草人,铁樵夫,狮子等人的帮助下战胜邪恶的西方女巫重返堪萨斯农场家中的梦境。众多剧作技巧和技巧之外的因素共同促进
期刊
摘要:中国现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创造了许多不同于西方传统“明暗法”的独特非凡的表现光的语言形式,既为中国画增加了新的表现力,又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本质特色。同时,李可染的现代山水画杰作不仅表现出各种自然外光的光线气氛,而且表现了自然生命的内在光彩,更使景物焕发比自然外光更加灿烂的精神之光,从而使光的表现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本文主要运用现代水墨画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从“光的表现”这个角度对李可染的山水
期刊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梁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梁》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
期刊
容三顺,字;贤道,1945年出生于广东台山,高级经济师、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书法院名誉院长、阳江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作品和传略被编入《百年经典——中國书法全集》、《世界名人录》、入编《嘹望》杂志专刊,编撰的《中华脊梁》特辑、《中国美术年鉴》、《新中国美术家大典》等七十多种书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