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提高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才有无限的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可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却普遍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或者没有兴趣。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提高
  一般来讲,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具有这个年龄段独有的特征,他们缺乏自控能力,个人喜好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因此,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巧妙设疑,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特别重要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这也是启发性教学的核心内容。我们都知道,学贵有疑,有疑问才有求知的欲望,激发小学生积极地提出疑问、探索疑难、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能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水平的问题,能不能通过提问达到教学目标,这可以说是评价一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一)提问时要注意巧妙地设计悬念。大家都知道,在文学作品或者艺术表演中,悬念往往可以抓住读者或者观众的心,让人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让学生迫不及待地去思考、探索、讨论直至解决问题。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多设计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课上课下巧结合,合理设计悬念。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其中很多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他们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小学生对这些知识也是特别感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课上课下巧妙结合起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且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使之能够在课堂提问中获得成功感,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科学家研究发现,若是一个人的整体状态处于兴奋、愉悦的情况下,思维就会异常活跃,而接受外界信息的效率也会特别高。基于此点,若是小学生能够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情绪,那么他的记忆、思维也会达到最佳状态。
  (一)捕捉有效信息,激发学生思维。情境教学理论主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延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我们还可以建立起一种合理有效的评价价值,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这方面,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尺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其走正确的方向,绝不可以天马行空地信口开河,偏离主题。
  三、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一)小组合作学习。所谓小组合作,就是把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独立完成课堂学习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习中,小组内成员一起研究问题,共同思考讨论,最终一起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更加喜欢学习。
  (二)探究式学习。一般来讲,小学生对新鲜的东西或者未知的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抓住一点,在教学设计中多加入一些小学生感兴趣并且具有一定探索意义的问题,这样小学生就会由于好奇而主动投入学习。语文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探索、认真思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享受到凭借自己力量解决问题的喜悦,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三)应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听老师讲以及自己看课文都会产生倦怠,利用多媒体增加不同的声音、动画、图像等会使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感受,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调剂,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所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相应的电教手段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在教某个陌生词语的时候,就可以在多媒体的荧幕上来播放一些关于生词的图片,让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更感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生古诗文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放出古诗文的标准朗读,让学生学习并模仿,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应该会更大,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好语文这门学科,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结 语】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求学欲望。事实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不过无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
  【参考文献】
  【1】尹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5(06)
  【2】姚国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中华少年,2016(03)
其他文献
>摘要:  现代艺术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审美标准。但是,我们还是有迹可循。就西方绘画而言,从传统到现代的过度是从印象派开始的,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为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美学精神提供了两条深刻的启示:一是强化个性,二是简化形式。这不仅是西方现代艺术的美学特征,也是东西方艺术的普适特征。  从绘画的发展史来看,文艺复兴时期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时期,许多艺术家同时也是科学家,
因为各种因素,小学作文一直是让学生和老师头疼的事。而各类活动却是学生乐于参加并津津乐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写作,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
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也包括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如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打造各学科的高效课堂,已成为教育创新发展的趋
摘要:把音乐舞台灯光应用到城市夜景的建设中,不仅能给城市增添活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美妙的视觉享受。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部分——多智能(Multi-Agent)技术在舞台的应用和推广,逐渐得到了人们青睐。单个智能体对舞台对象的自主、自动的调控,使整个舞台系统的智能型达到了良好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灯光的照明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现在,人
中国是个催早熟的社会。张爱玲的名句“出名要趁早”在烽烟四起的民国,或许只是个标新立异的口号,却无疑成为当下中国最真实的写照。  本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信念,一代代人自启蒙时就开始轰轰烈烈地向前奔跑。煽动性的舆论甚嚣尘上,孩童在心智尚未成熟之际就被灌输进事事争先的理念,早早地折断了童心的双翼,在无形大手的牵引下,踉跄着奔向年少成名那团诱惑的熊熊烈火。  能从这团火中安然无恙地走出并扬名四海的又有几
“我在比赛场上,说实话,那就是我的舞台。我就应该在我的舞台上将正能量传递给大家。”  奥运会场的观众席上,群情鼎沸,掌声雷鸣,层层声浪在场馆顶壁上回荡,犹如惊涛拍岸,卷起人们心中热切的希望——这个身材瘦高,酷似跳高名宿朱建华的年轻小伙儿能否再创奇迹,挽救危局。  奥运赛场上,一个90后小将正在准备他的最后一战。扭转、拉伸、揉捏、弹跳,灼灼目光紧锁在深黄的跳杆上,坚定而沉着,没有一丝闪动。面对队友的
城市是人们聚居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环境,人造生态园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章从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与人造生态园林的关系入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人造生态园林
摘要:仇英,明代著名画家,吴门四家之一,工匠出身,功力精甚,多绘色彩艳丽,形象精确,工细雅秀的青绿山水,但在后期受吴地文人风气的影响,绘画中融入文人情趣,含蓄蕴藉,色调淡雅清丽,《竹林高士图》恰是仇英由青绿向文人画风转型时期的代表。  关键词:仇英;竹林高士图;工整精艳;文雅清新  仇英(1509-1552)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
体系构建的提出背景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物。课余时间也看了不少书,但对于作文还是无明显效果。这种状况,逼迫着语文教师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努力寻
摘要: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它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我们如何把古典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去,使我们的设计作品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我们如何把古典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去,使我们的设计作品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古典元素;现代设计;运用  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从最初的“拿来主义”到现在逐渐的消化糅合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新材料、新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