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信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原有的教学模式被打破,给教育技术这门学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新的教育理念也向传统的教学思想发起了挑战。于是出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图、文、声、色、像于一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强度,增大信息密度,而且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人人发展。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用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没有兴趣,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将很勉强。,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醒学生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难于理解的材料融于图像画面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2、利用多媒体呈现过程,降低难度,提高学生参与面。
   新课标中十分强调教学要重视“过程”,既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学生的知识从何而来,解决何种问题,怎么解决,在有限的时间内探究知识,不是被动的获取知识,而是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力。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做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多媒体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让学生更清晰、准确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难以使学生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現象,在短时间内直接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从形象的感性认识到抽象的理性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理科计算趣味化
   计算是理科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差。如方法不当、速度跟不上,正确率低等。这是因为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计算题兴趣不浓,认为谁都会算,结果粗心大意造成很多错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计算题教学,会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高涨。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减轻了教师板书的强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静止图形动态化。
   如“几何图形”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有时很难找到解题途径,尤其复杂的图形理解和解答,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态化,问题会迎刃而解,例如:教学组合图形面积时,我们可设计一组图片,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割补、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动画方法分散难点找到突破口,让学生形象理解,找到简便方法。如:加线法、平移法、旋转法等。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
   1、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在数学教学 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让学生目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条棱通过移动和相对的棱可以完全重合,从而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这一结论。这既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动态的效果将抽象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2、教学难点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素材,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可以有效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观察是一种从一定的目的任务出发,有计划、有组织、较持久地认识某一对象的知觉过程。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学生从看图到认识图形都离不开观察。教学中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屏幕上使运动的事物静止化,静止的事物运动化,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也十分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指人们调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抓住问题的实质;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所表现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学生调用诸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依靠思维去理解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直观形象,把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这样使难题、难点变得容易理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还有效地节省时间,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用户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提高一直十分关注。文章介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一般方法,以及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相关策略。
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往往是痛苦与麻烦的根源。当年,我就是怀着对教育的美好的理想走入这个领域,然而,现实和理想毕竟不同。学生不是我能用我手中的画笔想画成圆的就是圆的,想用模板夹成方的就是方的。班主任面对的是自立意识日渐增强的学生,因此,班主任决不可再以“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姿态来俯视学生、操纵工作的。教师应善于以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密切师生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
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目标。低碳、环保、节能成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共同意识。与此同时作为能耗大户的电力行
文章通过对制动时挖掘机的受力状况分析,结合法规对盘式制动器制动力匹配进行了探讨、实车数据核算和相关的验证,并进一步对挖掘机的制动力匹配进行了探究。通过对挖掘机盘式
绿色材料的概念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1992年国际学术界给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
和传统地面测量方法相比,采用雷达技术测量降水具有成本低、实时性高、覆盖面大等优点。其中雷达极化分集技术可以使降雨雷达由单参数测量提升为多参数测量,更有利于降水特征
电力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电网规模越来越大,供电容量和质量都越来越高,但在电网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安全事故频率略高,给电力系
课堂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
“十二五”开局以来,阳泉市紧紧围绕建设“千亿阳泉、百万新城”的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转型跨越发展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文化兴市、扩城阔市、生态靓市“四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实施高校的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大课题,各高校正在不断探索和研究,追求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对素质教育主要内涵的理解,阐述了高校“三个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