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的教学设计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是一节活动课。它建立在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后。
  一、教学设计
  (一)地位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已对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有了基本了解,但尚存很多疑惑。 例如: 
  为什么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
  没有“温室效应”行不行? 
  怎样解决目前全球变暖的问题? 
  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全面、客观、科学地认识二氧化碳。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和渴望,设置这堂活动课,旨在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的辩论,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巩固和发展知识、技能,提升能力,增强求知欲,进而促使学生理性地认识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学情分析
  活动课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动态活动,深化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运用,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强化过程体验。 
  1.知识技能: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有了基本了解,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社会发展对“低碳经济”的呼唤已经通过新闻媒体和思想品德教学而认同。这是确保本活动课优质高效的有利因素。 
  2.能力结构:学生能够恰当地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已经具备运用实验手段进行探究的能力;但综合地、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意识有所欠缺,经常局限于学科范围内去认识物质。 
  3.情感心理:悬而未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主探究的愿望,急于在平等交流中合作、分享去展示自己观点;但他们又不轻易承认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尤其担心在争辩中落败。 
  (三)教学要点
  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的特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
  ①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②通过实验探究强化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以及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②通过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③通过对二氧化碳功与过的辩论,学会趋利避害、合理使用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④通过收集资料、课堂辩论,逐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
  ②通过辩论,使学生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
  2.教学重点:
  ①全面深化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和理解。
  ②学会运用辩证、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利用客观事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3.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四)教学策略 
  1.教学思想 
  根据课改精神、学生实际和活动课特点,本着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二次开发为特征的教材观、以全面提升科学素养为根本目标的教学质量观、建构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核心要点,设计并实施本课。 
  2.教学整合 
  将下册教材第44页“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调为本课体验;
  增设“吸热能力比较”的探究实验,理解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流程
  课前学生在强烈欲望的驱动下,收集整理了二氧化碳功过的相关内容,课堂搭建一个“谈功论过”的交流讨论平台,引发思维碰撞,当歧义发生时,以实验探究和多媒体展示完成认知层面的延伸和拓展,最终实现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的自主建构。
  二、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借助学生对二氧化碳功过的认知冲突,设置研究课题。指导、参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学生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查找资料,形成支持自己观点的素材,整理成可共享的成果。 
  设计意图:借认知冲突以问题切入激发学生收集信息的欲望,在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加深了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二)课堂教学
  1谈功论过
  教师活动:借助一个“抗老新招二氧化碳回春”的情境,引发并参与学生的交流、辩论。 
  学生活动: 展示研究成果,阐明观点,在认同与质疑的循环往复中交流辩论。 
  设计意图:借助“既功又过”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交流辩论的欲望,创设和谐的交流氛围,在辩论中巩固知识、拓展视野,提升思维品质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辨析探究
  教师活动:捕获交流辩论中生成冲突,引发的争辩,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 
  学生活动:设计探究方案实施探究,以实物或探究实验的结论,佐证自己的观点。 
  设计意图:教师发挥“平等中首席”的作用,抓住生成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学生在设计并实施探究的活动中深化理解相关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增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感悟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辨析】二氧化碳功过转化
  (1)不供给呼吸——粮仓防虫、美容新方法
  (2)温室效应——反季生产蔬菜、地球保暖
  (3)灭火——排放到空气中——温室效应
  【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新思路】
  (三)课后拓展
  〖TP刘浩天5.jpg,BP〗
  教师活动:提出拓展建构目标:以“是非功过怎评说——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为题撰写小论文。 
  学生活动 :学生课后整理汇总全部的学习成果,撰写论文。 
  设计意图:使学生借助小论文的撰写,对活动课的所获进行梳理提升,达成对二氧化碳的全新认识,有利于形成辩证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世界观。
其他文献
今年高考引起中学数学教学最大震动的当属第21题,此题与往届试题风格迥异,打破了传统解法,它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甚至初中学生只要懂得棱锥和棱柱概念也能做。本题阅卷小组的抽样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如何正确解决“医患纠纷”,更好保障“患者”的各种合法权益是法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本文中,我从“患者”适用消保法是否存在可能性,“患者”适
学位
班主任没有一定的威严是难以服众的。然而班主任过于在乎自己的威严,会使师生关系陷于尴尬局面,会扼杀学生的个性,抑制其独立及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是我在一次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失
耐久跑是指中、长距离的跑。它是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田径项目之一,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练习耐久跑能够提高学生的内脏器官功能,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锻炼顽强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一、在耐久跑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知识的灌输  思想教育工作是耐久跑教学的重要一环。学校体育具有丰富的思想品德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结合耐久跑教学的特
粤湘桂是我国的南部门户,被誉为泛珠三角的重要延伸.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粤湘桂旅游综述,对该地区进行SWOT分析,并展开探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美育主要是通过各类艺术教育来展开的.然而,在艺术教育中占重要位置的语言艺术至今仍被人们忽视.语言艺术形式多样,门类丰富,有演讲艺术、朗诵艺术、相声艺术以及戏剧表演艺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网婚”是一种模拟现实婚姻的网络交往方式.由于众多原因特别是心理原因,“网婚”备受青睐.但由于其虚拟性、随意性、放纵性等待点,它在给网民带来快乐、刺激的同时,也对传
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课“美国”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谈谈对本课教学活动开展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特点十分突出。因此,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美国具有极强的学习研究价值。  二、学习目标  结合本单元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