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提过他们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利用有效的课堂评价,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课后分层作业,课后及时反思等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多年的初中教学经验认为,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认为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尚存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方面:1.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学习的过程很被动也很呆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2.学生缺乏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形成数学思维障碍有的同学反应上课时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明明很认真地听了,也听懂了,但是课后自己分析的时候却困难重重,无从下手。
我认为形成以上的原因有两个:1.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增添了对数学这门课程的枯燥厌烦感。数学是讲求严密逻辑性的,如果在其中某一个逻辑环节出错,后面的几乎都会错,产生连锁反应,如果学生没有及时解决问题,一拖再拖,就会导致数学成绩差,心理受挫,恶性循环起来,更加没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数学学习和任何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对新旧知识进行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人认知情况不同,如果教师的方式不恰当,忽视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新旧知识间缺乏连接点,就很难让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这种断裂式灌输知识的方法也很难让学生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针对以上谈到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实用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人民日报》精彩描述了数学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等各方面无处不有的重要贡献。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每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数学结果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教师可通过改变授课方式,尽量将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一些,比如穿插多媒体教学,进行师生角色互换等,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活跃数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教师要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大家都知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深入地挖掘教材,充分把握重点和难点,对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力求全面,不要落下知识点。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补充旧的知识点,给基础差的学生搭建必要的知识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松的学习。
四、利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标最核心的理念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应当作出有效的评价。
1.用适度有效的表扬进行评价,让课堂充满热烈的气氛
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适得其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该表扬时,慷慨真诚;不该表扬时,守口如瓶。所谓“适度”,就是要掌握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针对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表扬,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心理,表扬学生需要的和在乎的,这样的表扬式评价才会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2.用委婉、含蓄、幽默、风趣的方式进行评价,让课堂洋溢温情、关爱
渴望正面评价,是中小学学生的共同心理。他们常常把老师的鼓励性正面评价视为最具权威、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任何进步或点滴成绩,都要慷慨、及时、得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从中感受欢欣,意识到自身价值。
3.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建立自信
学生自评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和改进自我。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从伙伴的优点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只有这样,课堂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还应注意,我们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要忘了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如点头、微笑、眼神等体态语言,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今后人生目标的确立。在课堂评价中,应该实施多元评价,挖掘学生的潜能。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一种理念,它的形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只要能使学生幸福快乐的学习数学,它就是高效的课堂。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任重而道远。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被点燃的火炬。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长远、常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寻觅、上下求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六套中学224600)
关键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多年的初中教学经验认为,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认为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尚存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方面:1.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学习的过程很被动也很呆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2.学生缺乏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形成数学思维障碍有的同学反应上课时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明明很认真地听了,也听懂了,但是课后自己分析的时候却困难重重,无从下手。
我认为形成以上的原因有两个:1.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增添了对数学这门课程的枯燥厌烦感。数学是讲求严密逻辑性的,如果在其中某一个逻辑环节出错,后面的几乎都会错,产生连锁反应,如果学生没有及时解决问题,一拖再拖,就会导致数学成绩差,心理受挫,恶性循环起来,更加没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数学学习和任何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对新旧知识进行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人认知情况不同,如果教师的方式不恰当,忽视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新旧知识间缺乏连接点,就很难让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这种断裂式灌输知识的方法也很难让学生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针对以上谈到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实用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人民日报》精彩描述了数学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等各方面无处不有的重要贡献。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每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数学结果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教师可通过改变授课方式,尽量将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一些,比如穿插多媒体教学,进行师生角色互换等,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活跃数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教师要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大家都知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深入地挖掘教材,充分把握重点和难点,对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力求全面,不要落下知识点。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补充旧的知识点,给基础差的学生搭建必要的知识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松的学习。
四、利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标最核心的理念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应当作出有效的评价。
1.用适度有效的表扬进行评价,让课堂充满热烈的气氛
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适得其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该表扬时,慷慨真诚;不该表扬时,守口如瓶。所谓“适度”,就是要掌握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针对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表扬,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心理,表扬学生需要的和在乎的,这样的表扬式评价才会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2.用委婉、含蓄、幽默、风趣的方式进行评价,让课堂洋溢温情、关爱
渴望正面评价,是中小学学生的共同心理。他们常常把老师的鼓励性正面评价视为最具权威、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任何进步或点滴成绩,都要慷慨、及时、得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从中感受欢欣,意识到自身价值。
3.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建立自信
学生自评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和改进自我。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从伙伴的优点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只有这样,课堂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还应注意,我们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要忘了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如点头、微笑、眼神等体态语言,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今后人生目标的确立。在课堂评价中,应该实施多元评价,挖掘学生的潜能。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一种理念,它的形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只要能使学生幸福快乐的学习数学,它就是高效的课堂。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任重而道远。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被点燃的火炬。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长远、常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寻觅、上下求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六套中学22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