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盘点及2009年备考前瞻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kar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高考,广东试卷亮点不少,但考生在解答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能力有待提升,作文水平亟须提高等。这对2009年高考来说。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在对全卷进行分析时,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备考策略,值得关注。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和广东省语文科《考试说明》的要求,2008年广东高考命题遵循了“没有‘大变’,只有‘微调”’的原则,试卷结构跟2007年基本一致,仍旧是六大题24小题,总体上体现了“稳定与灵变”的特点。盘点2008年的试题特点,展望2009年的考试方向,可以给新学期的备考提供一些积极的借鉴。
  从考点分布和试题内容来看,今年第一大题的四个小题可以用“三加一”来形容:所谓“三”,是指到目前为止广东每年必考的三道题——语音、成语、病句题;所谓“一”,是指包括标点、语序、文学常识等轮考内容在内的一道题,这个“一”几乎每年都在变换,这一点2009届的备考值得注意。广东必考语音的原因很简单,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我省普通话水平的实际情况;并且广东推普工作坚持了那么多年,其成效也需要通过考试来作进一步的加强与巩固,所以正确认读现代汉语常见字的读音注定成为传统考题中的传统。从今年考查的读音上看,都是人们常说的“三常字”(即常见、常用、常错字),设题合理,难度适中。今年词语题全考成语,没有近义词与熟语的考查,这一变化值得注意。但成语的考查又改变了以往的命题形式,将所考成语放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让考生进行判断,这样做拉近了试题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是一个很成功的创新,令人叫好。但这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值得期待。至于病句判断,每年必考,但得分率一直偏低,是备考复习中的必须抓紧的重要一环。今年轮考的内容考了句子排序,明年会不会轮到其它内容,应引起注意。
  这4道小题,涉及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基础,试题导向体现在知识的基础性、语言材料的现实性,命题形式体现了“传统与灵变”的特点。从目前新课程高考渐进改革、渐趋稳定的情况来看,明年不可能不考,也不会不考。
  第二大题古诗文阅读,所用古文仍然是常见的人物传记,并不是令许多考生担心的古代散文。该文段的文字浅易,一般水平的考生应该没有多大的阅读困难。传统上四道古文选择题的命题思路也往往采用“三加一”形式:实词、虚词、内容理解为传统必考的“三”,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的补充等为轮考的“一”,这样的命题思路在备考中很值得注意。今年题目的设置同样体现了这个特点:实词(第5题)、虚词(第6题)、内容的理解判断(第8题)各占一题。轮考内容为第7题,考查了特殊句式。这样设置题目,考查范围更广,又避免了某些考点内容的重复,更加科学。今年的翻译题偏易,是与命题材料中的命题点丰富与否有关的。今届高三的文言翻译复习应从思想上提升警戒度,宜“从全(面)、从难、从严”备考。
  诗歌鉴赏采取了两首诗的对比阅读形式,题目的设置仍旧侧重于诗歌的理解。盘点2006、2007与2008年诗歌命题的特点,可以发现前两年均考到了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而今年改为考诗歌的形象。其实,诗歌往往通过形象来抒情,今年考对形象的理解,正可谓抓住了理解诗歌的一大关键,这是一个很科学的命题,也是一个创新之举。看来诗歌内容的理解,仍然是今后备考的重点。
  第三大题考查了对一般论述类文章的理解、分析与概括能力,考点全都在《考纲》之内,设题的量与方向与往年基本一致。但从评卷总结会上反馈回来的一些数据看,得分(特别是14、15题)偏低,第14、15题全省平均才4.59分(57.37%不及格,只有0.2%的人满分,有9251人0分)。得分偏低,深究背后的原因或许对今后的复习有更实质的意义。无可否认,《诗与直觉》有1186个字符的阅读量大,有比较生僻、深奥的专业文艺理论。按照答卷时间的理论分配,该大题只有16分钟的阅读、理解与作答时间,这些都对只有高中水平的考生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但必须明白,高考是一场选拔性考试,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命题者将所用文章与所命制的题目都变得浅易,取胜的根本之道还在于备考的过程中。提倡积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强化理解、筛选、判断、整合信息的能力,加强速度训练。只有如此,即使是面对更难理解的文章也可获得胜利。
  第四大题为选考内容,选用的文章均为外国的作品。一为内容上具有象征意味的小说《河的第三条岸》(以下简称《河》),一为科普类文章《绝妙的错误》(以下简称《绝》),考题均在考纲的范围内,题目不偏不怪,难度也不算太大。但考生得分实在不理想,创下了历史新低。其中原因很值得思考与总结。现在不妨先将两篇文章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在字数上,一篇1500字符,一篇1370个字符;在主题上,《河》具有象征意义较难理解,《绝》介绍科学知识容易理解;在語言上,《河》语意常带双关,《绝》通俗形象;在命题上,《河》从品味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解读考点上设题,《绝》从准确解读文本内容、分析语言特色、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考点上设题;在得分情况上,据评卷场的抽样数据,《河》平均得分6.6分(2人满分,1684人0分),《绝》平均得分6.11分(5人满分,3225人0分)(上述数据引自高考评卷总结会的抽样数据)……综合分析以上的情况可以发现,虽然每一道题都是依据考纲考点进行设置,但向考生提供的这两篇文章阅读难度并不一样,甚至可以说相差较大,学生得分也低。现在许多人将得分低的原因归咎选用的文本,认为文学类所用小说文章过长,字句意义及主题都不易把握,学生难以读懂;实用类文本虽然字面较浅,但属于大多数考生都没有重视甚至从来没有训练过的科普文,陌生的文本给了他们一个始料不及的心理阴影。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根本原因还在于学生本身的阅读水平上。要想做好不同文本不同难度的阅读理解,备考中要注意:一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强化不同文本的阅读训练;二要抓住重点,强化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三是要在文本备考中适当兼顾二类文本,做到每类文本中不同体裁的文章都有所训练,以便在出现预定的选考文本理解难度较大时可以灵活处理;四是要强化速度训练,高考决战中得速度者得天下!我们相信明年的阅读文本自然不会浅到哪里去,只有从高标准高要求上去做好备考复习工作,从拓宽阅读面、提高阅读水平上去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大题存在的问题。
  第五大题语言运用题共2个小题,就内容的概括与语言表达的鲜明、生动等考点进行考查,命题科学,难度适中。第22题是传统型的内容概括题,答题本不应存在太大的问题,但从得分的情况看并不理 想:平均得分是2.2分(得分率为36.66%,13053人满分,99992人0分)。我想其中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二是语用题训练中刻意求新,结果新的没猜中,旧的训练又不到位。第23题不单考查了考生对图画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考了想象能力和生活体验,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本题平均得分3.43分(得分率57.16%,18165人满分,43029人0分),得分比22题要好,但也不算高,说明了还应继续加强语用题的复习。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语用题当初设三道题的时候,一般有两道传统型题目,一道创新性题目。现在改为两道题,命题的思路变为一道传统型题目加一道创新性题目,都体现一种稳定与创新的命题精神。2009届备考,对传统语用题应有足够的重视,以保证学生的得分;对创新语用题的备考则要重在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训练上,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第六大题作文采用了标题作文的形式。与连续考了几年的话题作文相比,今年的命题迎合了人们求变的心理,命题思路的改变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与材料作文相比,命题作文审题难度较低,评卷的标准易于统一,更容易体现考试的公平性。今年题目命制得很有水平:一是可以做到人人有話可说,不偏不怪;二是“不”的内涵十分丰富,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它可以是人生面对困境下的不轻言放弃;可以是生活中即使努力千次也一无所获时绝不放弃的理性抉择;可以是某些情况下不得不说“不”时用好“不轻易说‘不’”的艺术与方法,它还可以是一种人生智慧、生活经历、社会前进的动力……只要紧抓住“不轻易”来结合社会、生活或者人生问题思考,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一般可以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今年的作文审题,特别强调考查思维能力。考生如果想套题,不那么容易得高分。没有灵变的、具有一定深度的思维能力,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体验,绝对写不好今年的高考作文。应该说,今年的作文题,是具有一定区分度的,能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生活积累的好题。另外,从今年作文平均得分来看,比去年的平均分高了一分左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今年作文题是一道不错的题目。今年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多年的天下,我们相信,一个好的开始一般不会昙花一现。明年的高考作文也必定会在求变中继续寻找更能解放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真情实感的作文命题形式。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然而,好的作文题目却不一定有样样都好的结果。今年的满分作文人数就不尽如人意,这正如语文科评卷组组长柯汉琳教授的话,“好写”不等于能“写好”。据评卷场的统计发现,全省满分作文总共才18篇,与去年的26、前年的50多篇相比有所下降;在文体的选择上,90%的考生用了议论性文章,记叙文只有5%,作文文体单一。另外,内容雷同,缺乏创意,这些都是今年考生作文难以脱颖而出获得高分原因。
  因此,如何加强审题与立意训练,从而使文章立意准确又新颖,能突显一种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高度;如何加强材料的选择与分析,使文章在结构安排与语言表达上具有一种品评历史、评点时事、展望未来的大气;如何依据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上的个性差异,引导其以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值得2009届广大学子好好思考。
  
  责任编校 彭 琳
其他文献
Ⅱ语言知识及应用  第一节完形填空  本文讲述的是英国下午茶的起源。  21. B。根据第一段的“sinking feeling”和第二段的 “the low period”可知,下午是一个人昏昏欲睡的时候。  22. A。因为下午茶的主要食物是蛋糕、甜品等,所以用sweet。  23. C。本文讲的是英国下午茶的来源,所以用tradition这个词,表示“传统”。  24. B。因为下午茶的主要
中国人民银行将从4月1日开始运行新的银行账户体系,7月1日开始运行新的非银行支付账户体系,以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支付需求。  从去年开始,央行加大了对银行账户以及支付账户分类管理力度,进一步推动支付体系便捷安全发展,落实账户实名制要求,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银行账户在现有个人账户基础上增设两类功能依次递减的账户,便于网上理财、日常小额支付需要。支付账户按照实名强度以及支付限额分为三
原本是为了修复草原生态系统而设置的围栏,如今却“画地为牢”,一点点蚕食着野生动物的领地,使这些“原住民”陷入了新的困境。  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风中,10多只鹅喉羚在一片草场的围栏里不停地打转,偶尔低下头,用纤细的蹄尖敲开覆盖着薄冰的雪层觅食。由于长时间找不到出口,这群疲惫的生灵只能在铁丝网围起的狭长地带徘徊、逡巡,3只幼羚因饥寒,瑟瑟发抖,随时可能死去。  眼下,类似的场景在冬季的准噶尔盆地极
2015年4月7日下午,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在微博中正式宣布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此消息一出,网络一片哗然,他再次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  出道以来,刘翔48次出征国内外大赛,豪取36金6银3铜,成为中国顶尖级运动员。他的退出,让网友有感慨有质疑,更多的是表达对偶像的理解和祝福。4月底,本刊特约记者独家采访到刘翔,听他诉说做出这一重大抉择的复杂心情和放下的释然……  巅峰过后,倔强的心为爱回归  在中国
“当前社会上技工的工资收入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社会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认可。这需要国家加大对人才政策结构的调整并加强舆论引导,让百姓认识到孩子上职业院校是很光荣的。”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大型专业化教育集团,拥有中国地质大学德阳校区、四川省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德阳市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德阳市旅
台湾作家李敖纵横文坛多年,在文化界算得上声名盖世,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他却谦虚地表示:“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无名之辈!”面对记者的惊讶,他笑着讲了两个真实的小故事。  有一次,李敖出门,在一家名字叫“金蛋糕”的地方吃饭。正当他吃得开心时,有一名女服务员忽然拿着纸和笔走过来,恭恭敬敬地请他签名。李敖没想到在这样的小地方,居然也能遇到自己的“追星族”,他大笔一挥,潇洒地写下
在唐彬的描述中,易宝这样的行业支付机构更像“幕后英雄”,尤其是在当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  曾有外媒报道,在中国主要城市里,几乎每个人都在用智能手机支付,啥都能买。  而这一切离不开支付宝、财富通(微信)和易宝支付等服务企业,作为易宝支付的联合创始人,唐彬14岁考入南京大学少年班,后留学美国,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曾被冠以“天才少年”。  非典那年,唐彬回国创办易宝支付,10多年过去了,公司
山东男孩张建安和女友大学毕业后到济南工作。在他们租住屋的对门,住着一位神秘的“哑巴妈妈”,其2岁多的女儿也不会说话,他们教这个孩子说话,但“哑巴妈妈”的身世和遭遇始终是个谜。  2015年夏,张建安的女友出国深造,不久传来她在英国订婚的消息。那个夜晚,他有了寻死的行动,勇敢的“哑巴妈妈”不仅救下了他,而且突然能说话了。那天晚上,为了拯救张建安,她讲出了自己隐秘的失语之痛,让失恋的张建安震惊而心痛…
这活儿得加钱  秋末,成都府。  时近三更,乌云遮住了皎洁的明月,狂风骤起,漆黑的夜空中传来轰隆隆的雷声,暴雨夾着冰雹倾盆而下。  一个身姿挺拔的少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街道上,淋得像个落汤鸡,手里的灯笼也早已被雨水浇灭。  在长街拐角处,有一个卖夜宵的摊子,几根竹竿支撑着一大块油毡布当篷子,陈旧的布幌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汤饼铺”三个大字。  此时的油布篷下,只有最里边的桌子旁坐着个瘦削的黑
高考,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考,并日趋成为举国关注、举国为之的一大盛事。每逢高考将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取得好成绩,争得好名次。不少地方党政部门把当年高考的成绩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政绩之一,也作为为民的“民心工程”。有的地方领导更是把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业绩的主要标准:好则欢呼雀跃,皆大欢喜,论功行赏;差则门可罗雀,愁云惨雾,罢官转岗。不少家长也把高考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