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欣赏是整个音乐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然而,在我们农村的音乐教学中往往忽视了音乐欣赏教学,导致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普遍较低。如何让学生更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引导他们主动投入音乐欣赏活动中,提高音乐欣赏的教学实效呢?本文结合《音乐课程标准》,依据音乐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对音乐学科欣赏教学效率的提高进行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精彩导入,审美联觉
  导入,是一扇美丽的门。作为音乐教师,无论上什么内容的课,都要有合理清晰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
  (1)情境导入。《天堂》是一首优美抒情的蒙古族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歌中时时透射出蒙古族人开阔的胸襟。这首歌曲采用五声调式,极具蒙古族牧歌风格。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蒙古草原图,伴随着悠长的音乐旋律带着学生走入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蔚蓝的天空、如茵的绿草、洁白的羊群、弯弯的河水无不尽收眼底。通过反复地听,学生们细细体会蒙古族人民质朴豪爽的性格和对美丽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心底无尽的遐思,激发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陶冶了他们的人格情操。
  (2)故事导入。例如:《口哨与小狗》是一首描写吹口哨的小男孩及他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的歌曲。欣赏这首歌曲时,我给学生讲述“口哨与小狗”的故事,许多学生听完故事后,音乐一响便情不自禁地跟着节拍摇头晃脑起来,有的学生在听到表示小狗的旋律时,便模仿起小狗的动作和叫声,整个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
  (3)谜语导入。例如导入《可爱的动物》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直接突出动物的特点,我采用了猜谜语的方法。如:猜“狮子”——草原上面它称王,披头散发真威猛,张开口来吼一声,吓得百兽发抖;猜“蜜蜂”——勤劳又勇敢,飞在百花园,采遍千朵花,酿成蜜更甜。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动听结合,抒发想象
  还以欣赏课《天堂》为例,我在上课伊始,出示教具筷子,向学生介绍:筷子不仅是生活用具,它还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可以作为道具用来跳舞。接着播放《天堂》伴奏带,带领学生表演一段极具蒙古族特点的筷子舞,使学生随着老师的翩翩起舞而进入意境,体验蒙古族音乐的美。让学生在观赏中激发起学习本课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接受与本课学习有关的文化,同时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让学生在亲身参加舞蹈性动作与表演中去直接感受音乐,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能增强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全体参与,不要求“动”得统一、优美,只需要与音乐情绪吻合,教师就应给予充分肯定。
  三、纵情音乐,熟悉主题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就是音乐的精华,它能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音乐欣赏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熟悉、背、唱音乐的主题或主题片段。在教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我总是想方设法把要教的谱子发给大家,学生们一目了然,在视听中,很快便熟悉了主题。例如:《快乐的诺苏》的主旋律是四二拍子,曲子简单而短小,学生反复聆听乐曲后,对乐曲的主旋律有了一定的熟悉,不知不觉中,学生对这首曲子有了深刻的印象。当再次聆听时,就可跟着旋律纵情歌唱。
  四、即兴创编,融入音乐
  完美的结尾往往会再次掀起学习的高潮,使整个教学结构紧凑完整、浑然一体,使学生因为快乐而忘记课的结束。“创造”能够发挥想象力和思维潜能,是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在创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积极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调动孩子的参与热情;鼓励他们大胆表现,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较好地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如为歌曲创编动作、改编歌词、编配伴奏、创编故事、为旋律配歌词、改编旋律、创作旋律等,还可以利用废旧易拉罐、筷子、塑料、勺子等材料自制打击乐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灵感,拓展创作空间,使学生想象力、表现力、创作力融为一体,“乐而忘返”“意犹未尽”。
  总而言之,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音乐教师要打破音乐欣赏的神秘面纱,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分析音乐的能力,最后使学生进入艺术审美欣赏的境界,实现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教学。
其他文献
纸造型不但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是基础艺术教学的一种手段,它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及材料美学为一体,对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创造意识及创新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同时开拓了学生在视觉语言、造型方法等方面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开放式授课,充分利用电脑技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其创造意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在这里就构成教学中的立体构成中,有关纸浮雕教学的内容,谈一些探索和体
摘?要:改革传统的考核内容和方式,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将对教学的质量提高及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深远影响。本文以合肥学院为例,介绍了N 2考核模式,包括其内涵与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及为了更好发挥其作用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改革;考核模式;N 2  课程考核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也是检查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学生成绩评价中仍采用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是先理论后实践,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一线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机电产品电气控制”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  关键词:电气控制;项目教学;教学设计  “机电产品电气控制”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先行课程是“电
Unit 3  Ⅰ. 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该单词的适当形式  1. At last, the fireman managed to rescue the little boy t in the burning house.  2. We are at your service. Dont h to turn to us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problems.  3
摘 要: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提问不科学,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
摘?要: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特点,缺少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课堂的驾驭能力和授课的方式等都亟须提高和改进。教学质量是决定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关键因素,作为学院应该积极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各种途径。为加强大连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我院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青年教师培训”,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民办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鉴赏诗词的前提是读懂诗词,而读懂诗词的关键是要读懂“诗家语”。那么,什么是“诗家语”呢?通俗地说,“诗家语”就是诗人的话语。诗词要求精炼、押韵,这决定了诗词的写作语言不能像小说、散文、戏曲那样直白、自由表达。“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对诗词的语言所做的一些变形处理。读懂“诗家语”,就是要求我们熟知、了解诗人是如何对诗词语言做变形处理的。  一、改变词性  诗人为了炼字、炼意
摘 要:目的:为了帮助中国实现幸福的城市化,检验小学教师对农民工子女是否有内隐歧视。方法:采用IAT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范式,考察小学教师对农民工子女的内隐刻板印象。采用2(男/女)×2(高年级教师/低年级教师)×2(相容任务/不相容任务)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小学教师对农民工与非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内隐态度上普遍存在显著差异,其性别和任教年级对这种差异没有影响。结论:上述差异反映了城里人对农村人的偏
摘 要:党的十八大之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壮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结构、提升党员整体素质的重要任务。为此,高校应根据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发展要求,以载体建设为依托,以创新形式为动力,为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关键词:创新;高校;学生党建  1.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学生
从中职学生认知的角度看,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非常单薄,对文本的内容缺乏敏感度,更少有在阅读过程中精神愉悦的经历。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散文教学需要一种新的特殊的阅读方式或策略,即开源导流,通过绿色阅读追寻对文本的感受。所谓绿色阅读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受阻、突破、洞悉本真的阅读过程;就是让学生凭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文字的丰富内涵进行多角度呈现的阅读;就是注意情智的生态平衡,为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基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