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2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路勘测设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探索全程在线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将课程跃升至深度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的新高度,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文章立足于教育信息化视角,构建“道路勘测设计”翻转教学模式,经过实践证明,“道路勘测设计”信息化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校企合作深度。
  关键词:信息化;道路勘测设计;慕课;网络教学
  0    引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是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满足现代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一门宽口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道路线形组合设计与综合选线的基本知识、综合决策能力与素养。由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对学生解决空间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道路勘测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1    信息化背景“道路勘测设计”改革的需求分析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有效的催生了在线教学平台的发展,网络教学模式成为支撑职业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式。“道路勘测設计”课程是以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方式教会学生动手操作和理解知识,枯燥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构建“道路勘测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构建精品在线课程的内在要求。申请国家精品在线课程是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职业院校为申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必须要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1]。其次,信息化教学模式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通过构建基于腾讯课堂的SPOC翻转教学模式,其利用腾讯课堂的在线开放功能能够整合国内外优质的道路勘测设计专业知识,为学生构建互动直播、课堂回顾、虚拟实训操作等功能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最后,信息化教学是适应道路勘测设计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道路勘测设计BIM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所以高职院校要依托信息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BIM技术操作能力。
  2    高职“道路勘测设计”信息化教学实践设计
  基于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构建“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是“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新形势下高职教学工作的新特点与新要求,本文依托慕课设计基于腾讯课堂SPOC的翻转教学模式,以此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基于腾讯课堂的慕课教学模式实施主要分为三步:课前准备、课中讲授以及课后强化跟踪。
  2.1  课前准备设计
  课前准备阶段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环节。该环节主要是做以下准备工作:(1)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SOPC是小规模在线课程,其主要是利用MOOC技术平台和教学手段,进行校内课程教学,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由于SPOC不仅具有MOOC课件的功能,例如测验、作业、谈论、考试以及数据统计等功能,而且其还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需要学生凭借个人账户密码登入网络教学系统。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需要职业院校要构建与在线教学模式相适应的网络环境,一方面要强化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提升校园网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强化对终端平台的监测,尤其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观看在线课程成效的分析,避免学生只管看不思考现象的发生。(2)设计课前预习问题。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利用在线课堂平台提前将预习问题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知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程的认知能力。(3)结合知识点制作微视频。例如针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绘图知识点比较烦琐,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课堂平台设计微视频,将平时中的难点、重点制作成微视频,以此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立体认知能力。
  2.2  课中讲授环节设计
  课中讲授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勘测设计技能的重要途径。针对课程专业性、实践能力突出的特点,充分发挥在线课堂的优势:一是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系统的“随机提问”功能,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习集中力不集中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实践性专业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提问”方式向学生进行提问,以此增强学生对提问知识的印象。二是利用在线互动功能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师生互动性。“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应突破教材的束缚,将课堂转变为答疑解惑、讨论、辩论的场所,学生提出自主学习时存在的疑问,教师根据普遍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基于学生提出的难点问题进行绘图训练,使学生动手绘图训练的过程称为知识内化的过程[2]。三是依托在线教学平台,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实现边学习、边实训的目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制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利用腾讯课堂的在线课堂功能,设计虚拟仿真实训模块。例如在道桥“纵断面设计”学习中,如果仅依靠教师枯燥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同样,依赖于学生实践动手则又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难以实践应用。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构建虚拟仿真实训模块达到边学习、边操作的目的。
  2.3  课后强化巩固设计
  课后强化巩固主要是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检验巩固,以此达到实践应用的目的。在线教学平台的强化巩固设计主要是从课后作业、课后评价等方面入手:(1)教师要结合道路勘测设计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设置课后作业。在课后作业设置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成绩好、专业知识掌握牢固的则要预留与实践性较强、内容深度的知识体系。二是对于学情差的学生则要以基础性知识作业为主。(2)利用在线讨论模式,加强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统计与反馈。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及时将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与反馈,并且针对学生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3)设置二维码,构建微信课堂。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要设置微信课堂。学生可以通过扫码微信二维码就可以学习到模块化的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道路勘测设计拓展知识。(4)完善在线课程评价体系。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在线教学模式的优势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方案就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30%)、实验成绩(30%)以及理论考试(4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自学成绩、课堂表现、在线测试作业成绩等组成。实验成绩则是由勘测实践、课程设计、论文答辩组成[3]。
  3.    “道路勘测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通过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学习效果的跟踪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信息化教学模式获得学生认可,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对信息化教学模式运行过程的监督,通过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传统授课模式要高30%左右,表明学生能够积极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能够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可。(2)信息化教学增强了专业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尤其是虚拟仿真实训模块为学生构建了实践操作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较高的学习自信心。例如,通过腾讯课堂学生获得了企业第一手资料,能够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主动调整学习策略,有效地缩短了与企业岗位之间的差距;(3)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为校企合作搭建良好平台。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依托互联网技术将国内外优质的道路勘测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弥补因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而产生的人才培养规格不高的问题。同时,依托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将企业融入在线课程建设中,增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但由于信息化教学模式需要完善的网络基础、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作为支撑,尤其是要求教师要具有制作微课件的制作能力,道桥专业教师在微课件制作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在线教学模式的实施。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在线教学中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操作各种在线教学平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孟德.高等院校智慧“云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2):60-61.
  [2]王莉,于颖.智慧职教平台MOOC学院在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0(2):103-104.
  [3]苑苗苗,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道路勘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9):195-196.
  (编辑 姚 鑫)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设备都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种设备的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些数据信息的作用与价值,就必须做好信息管理工作。如何对海量、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则是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信息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加强对各种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方面发挥着重
摘 要:新型基础设施(以下简称“新基建”)是指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体系,主要由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组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是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热点,是新基建的建设重点,5G产业及相关企业是新基建的重要驱动力量。  关键词:新基建;5G;信息产业;基础设施  1
摘 要:我国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随之增加,电力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也对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配网调度管理任务的主要目标是指挥协调配网运转,组织电网合理运行,直接关系到电网整体运行情况。文章分析了电力配网调度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工作内容,针对目前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技术策略。  关键词: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策略  0 引言  电力配网调度管理需要按照
摘 要:文章以计算机编程类C语言进行课程教学,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学生个性化需求与学习分析模型。模型通过发现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学习活动进程,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与学习能力为其量身设计个性多样化方式的学习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C语言;个性化学习;分析模型  1 个性化学习分析模型的研究  1.1 个性化学习分析  个性化的学习体现了学生不同阶段和层次之间的差别,以及促进学生自身个
摘 要:现代雷达可以设计成多种功能,如监视、跟踪和火灾控制。每个功能都要求雷达执行许多收发任务。这就出现了将雷达资源分配给不同任务的问题。具体而言,雷达资源管理(RRM)模块对这些任务的参数选择、优先级和调度进行决策,在超负荷情况下,RRM变得特别具有挑战性,有些任务可能需要延迟甚至放弃。随着多通道雷达变得越来越智能,大大提高了执行任务的能力,但它也使任务调度复杂化。之前的研究选择使用分支和约束(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中,学校教育理念也不断更新,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符合。因此现代化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活动。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很难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在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促使学生的思维观念以及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线阅读以及多元化信息获取途径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文章主要针对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支持下高职“数学”教学
烟支缺陷自动检测技术设计与开发涉及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研究课题。在烟支加工与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客观原因使烟支成品中出现各种残次品,例如烟支缺失、烟丝空陷等。为保证香烟产品质量,必须加强烟支成品检测,避免残次品流入市场。文章基于烟支质量为研究导向,利用机器视觉展开系统规划,对烟支缺陷自动监测系统进行简述,说明此系统的应用特征,并详细表述出机器视觉与烟支缺陷自动检测技术融合系统的设计方案。
摘 要:SPOC融合了MOOC和实体课堂两者的优势,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混合教学方式,该方式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把SPOC应用在高职课堂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和传统课堂教学互相融合,加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让学生获得多样性的教学服务模式,可以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效果。文章探讨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设计等相关问题,为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革新寻找了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