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再认识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进行了再认识。文章指出,我国的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很低,而且其空间和时间的分布极不均衡,以致“物博”的地区人员生存困难,“人多”的地区又缺乏有效生存空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多”却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因此,我们的基本国策应当是:节约能源,严格保护现有生存环境,倡导适度消费,控制人口。与此同时,还需在此基础上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
其他文献
<正> 全国高校第八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1994年9月21日至25日在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召开。来自全国45所大专院校和11个企业的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一、关于加强我国市场经济条 件下宏观调控的问题 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内容、目标和体系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 1.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客观依据 第一种意见认为,加强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存在自身不能克服的缺点,即所谓“市场失灵”,建立宏观调控体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阐释了1978—1991年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系,揭示了农村工业化在农村经济结构变动中的重要推动作用。文章的分析表明,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产值结构变动主要体现在农村工业与农业产值份额的对应变化上,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则集中表现为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但农村产值结构变动比劳动力结构变动更为剧烈,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反映了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要素配置失衡现象。
本文以股份公司中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中心,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多侧面、多视角地探讨了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性问题,据此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改制、改组过程中面临的若干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正> 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人学研究正在悄悄地"热"起来。已有人预言,人学将成为21世纪的显学。21世纪尚未到来,这一预言还有待于时间的验证,然而,临近世纪之交,人学研究逐步升温的趋势却已相当明显。在人学领域耕耘有年的韩庆祥同志新著《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一书的出版,就是一
<正> 刘扬忠的近著《诗与酒》,继鲁迅、王瑶之后,在文化心理的层面上梳理了诗与酒的内在联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该书从历时、共时两个维度,剖析了酒对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的浸染和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某种独特风貌。
本文通过对我国1993年和1994年实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货币调控的分析,论证了单以货币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效果并不理想。其基本原因,是由于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下不可能兼顾稳定汇率和控制货币供应这两个目标。为此,本文提出了中央银行在控制信贷规模的同时,必须针对开放经济下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政策手段,并进行适当的搭配,才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率。作者还就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情况下如何调控由此而引起的资本流动,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之所以十分缓慢,究其基本原因:一是市场机制未能发挥有效的调节功能;二是宏观经济政策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因此作者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是加快改革开放,包括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以提高市场机制调节的功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控制经济增长速度、调整投资重点、优化产业结构等。这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
<正> 公平分配被称之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围绕这一问题,人们发表了无数的议论,采取了许多行动,力求找到满意的理论解释和合理的解决方案。学者们的洋洋大作,政治家们的慷慨激昂,普通百姓的街巷议论,也都常常与这一问题有关。
<正> “黄土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曾经生气勃勃,创造了中国古代早熟的农业文明。直至13世纪的宋朝,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都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到了16、17、18世纪,也就是明朝的后期和清朝的前期,西欧各国相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国社会仍旧停留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结构中,中国落后了。换言之,“黄土”明显地板结了。“黄土”何时出现“板结”?我认为,从逻辑上说,“板结”当早于“中国落后”,大体在宋朝之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开始走下坡路之时可视为黄土出现板结之日。
本文依据大量的统计资料,从收入水平高增长和储蓄主体投资不足两个方面,揭示了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持续扩张的深层原因,考察了我国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分离的程度,进而从金融发展史和我国金融业独具的体制性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专业银行主导型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最后,文章基于风险分散化和配套改革的思路,提出了改革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和现行金融体系的一些初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