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制与企业专业化战略模式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三四十年来,新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创新,更是革命性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的发明使得信息的制作成本大为降低,而互联网的出现又使得信息的传输成本显著降低。信息制作和传输成本的降低,不仅大大降低了企業的运作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商业社会的运作规则。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与客户的互动和沟通出现了全新的形式,信息流的变化又影响了物流和资金流。传统企业的业务结构随着信息机制建设不断受到削弱,企业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加强在信息机制变化背景下企业战略经营模式的变革研究,对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应对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信息机制变革的回顾
  
  信息系统影响企业组织的经营模式与结构。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处理和交流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54年,全世界第一台商业计算机投入使用,标志着企业信息管理时代的到来。此前,企业信息机制仍是传统的人工处理和人工传播。计算机的投入使用,在企业中存在的诸如工资、账单和文书处理工作以及与资金和成本核算相关联的其它业务部门的信息处理等均有了更为便捷和标准化的处理手段。但在这一阶段,企业的信息机制更多体现为具体业务事项的集中数据处理,尤其是财务数据处理,而没有也不能提供关于组织当前活动的及时的业务信息。因此,表现在企业信息机制建设方面就是企业并没有独立的信息部门,计算机信息处理更多是为财务等部门服务,而附属于财务信息处理部门。
  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客户管理和生产供应体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导致企业各个部门,如采购、人事、市场、研究与开发、生产作业等产生了大量的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的经营数据。对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为了适应企业信息需求的变化,信息处理部门逐渐脱离财务部门而成为独立的信息部门。企业信息部门的独立以及对各个业务部门的支持作用,导致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围绕信息重组而进行调整。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分布式的信息系统的完善,各个计算终端之间形成了新型信息交流模式,即计算机终端之间的通讯和数据传输可以在管理信息网络内部进行,从而取代了过去企业内部各个员工和部门信息交流必须通过独立的集中信息部门来完成。信息机制的进一步变化导致了企业之间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巨大变革,从而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传输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导致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一步重组和优化。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是最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企业内部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传输机制,传统的垂直和水平信息流通逐渐转变为网络式的流通方式,从而导致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外部之间能实时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对内,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对外,供应链管理思想和客户关系管理重新塑造了产业价值链。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企业内外的信息交流机制将更加无缝衔接,必将进一步影响企业业务流程和企业经营模式。
  
  二、信息机制、信息网络类型与企业战略模式选择
  
  企业信息机制的发展路径实质上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在信息生成和信息传输中的作用深化过程。正是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逐步深入应用,大量杂乱无序和非标准化的信息才能以标准化的方式生成并以不同的类型进行传输和交流。卡洛塔·佩雷斯认为新“技术经济范式”包括重要两点:即通过技术手段每单位时间处理的数据数量的大量增加;通过技术手段每单位能够传送的数据数量的大量增加。数据处理和传输手段的变革增强了企业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企业可以更迅速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的运作思路,可以更快捷和周密地获取客户信息及改善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同时,跨时空的信息交换,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极大提高了管理者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的反应和应对能力,企业决策思维和决策能力得以变革和强化,最终导致企业在不同阶段和交流模式基础上选择了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
  Stephen·P·Robbins将组织间信息交流网络分为五种类型,即链型、Y型、轮型、环型和网络型。Robbins是在阐述企业组织内部信息交流时用这五种模型来说明人际沟通类型的,我们将其使用空间扩大到企业内外的信息交流,认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也分属这五种类型。企业的信息机制除了促进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外,还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的信息机制逐渐把企业外部的供应链、客户等的信息纳入进来,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企业内外的整体信息交流网络。
  在企业信息机制处于集中数据处理阶段和面向管理的数据处理阶段时期,计算机多在独立的业务部门使用,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各个部门自身的的信息处理需求,如企业财务信息处理和物料需求计划(MRP),而并没有进入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互相交流和沟通阶段。从信息交流网络类型图来看,这两个信息系统阶段更多的属于链型、Y型和轮型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围绕单个业务部门进行部门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信息交流,没有与其他部门进行信息交流的形式。在这两个阶段,企业信息机制的重点体现在某些部门数据和文件处理的数字化以及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方面,企业关注的是提高内部某项工作的效率或为了降低成本,其战略模式更多的是优化单项业务活动,没有考虑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随着分布式信息机制的形成,企业各个终端产生了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需求;同时,企业内部价值链各个环节,包括供应、生产、物流、分销和客户服务等基于业务流程的需要,对信息的交流需求日益迫切。传统的企业各个部门孤立地信息处理和传输机制逐渐被打破,贯穿于企业各个部门基于协同合作和内部业务流程重组的新型信息机制建立起来。这个阶段的信息机制进入到环型和网络型阶段,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可以依托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同时与企业外部合作伙伴或客户等的信息交流系统也得以完善,企业信息系统方面制造资源计划(ERP)和企业资源计划(ERP)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跨越了孤立的单个部门,覆盖了主要的业务流程,使得企业的战略重点过渡到对流程的优化方面,而不是单纯的业务单元的优化。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信息交流进入到网络型和智能型阶段,除了为企业内部员工和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了统一的共享的信息平台外,更重要的是为企业信息系统增加了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能力,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价值链,体现了企业为达到生存竞争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此阶段,企业的战略模式逐渐超越企业内部的单个业务流程的优化,而是在考虑整体外部供应链和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开始整合跨公司的业务活动,将过去分散的功能集中起来,将不具有核心能力的业务功能外包或虚拟运作,从而使企业成为专注核心能力和核心客户的具有高绩效的网络化组织。
  
  三、企业专业化战略模式分析
  
  信息机制和信息交流网络类型的不同,决定了企业战略模式的选择不同,对企业来说,在其内部和外部均产生了专业化战略发展的演化过程。
  1、内部专业化战略模式。企业内部的战略模式经过了三个连续的内部专业化阶段,即业务单元优化阶段、流程优化阶段和企业层面整体优化阶段。
  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功能实现克服了业务单元优化阶段的缺点,在信息机制建设方面企业可以对各部门的孤立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地集成,從而实现内部各部门之间数据和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共享,企业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利用系统进行管理活动。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有条件进行整体的考虑和设计,跨越从前孤立的业务部门,对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流程优化包括利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如“业务流程再造”(BPR),它包括一系列旨在优化业务运作流程、降低成本和提供更良好客户服务的业务系统解决方案如供应链管理(SC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
  虽然流程优化确实允许公司将某些业务活动集中到一个流程中心,但是仍未能改变传统的为特定客户群提供特定产品的业务单元孤岛现象。尤其是那些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企业集团,在产品和细分客户群体定位影响下,企业的各个业务单元由于核心业务或核心客户的不同而从事互相独立的业务,尽管其每一个业务单元都具有完善的流程,在信息机制的促进下也进行了流程的优化,但不可避免地由于多个业务单元之间存在部分功能的重叠最后导致资源的浪费。网络型的信息交流机制为企业跨业务活动的整合提供了可能。在内部专业化的最后阶段,企业开始整合跨公司的业务活动,以实现规模效益,将过去分散的业务功能集中在一起,如把采购、财务、IT和HR集中在一起为支持职能,将渠道整合、数据挖掘、跨部门销售等集中在一起为业务职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活动,企业因此变成为一个以绩效为中心信息共享为标志的网络化组织。
  2、外部专业化战略模式。外部专业化是专业化企业模式的另一方面。科斯曾经提出企业的产生是因为交易费用的缘故。专业化和分工合作是企业生产和交易的基本特征。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从外部购买原材料,通过外部分销渠道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众多客户,因此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交流至关重要。早期企业由于信息机制更多局限于内部,对外的信息机制建设不完善,随着信息机制几个阶段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信息交流机制逐渐超越内部需求,而将外部的信息交流系统纳入到企业整体信息机制设计中,从而完成对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最终改变了企业外部专业化发展路径。
  企业外部专业化发展过程也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的垂直一体化阶段;近期的“战略联盟合作”阶段。
  在外部专业化的早期阶段,企业信奉大而全的业务类型,力图将处于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业务一体化,将外部交易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在此阶段,企业的信息机制已经能保证企业与外部上下游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系统将产业链整合在一起,形成信息在产业链上的垂直流通。具有这样信息能力的企业力求参与行业中的每个领域并管理行业价值链的所有单元,在它们眼里,垂直一体化是得到可信赖的供应商和目标客户的最佳方法,而新型的信息机制能保证其对整个一体化组织结构的管理。但由于每个产业特性不一致,导致垂直一体化具有不同的效果。在开放和竞争激烈的行业,由于参与竞争者众多,经营知识和经验及资源的不可垄断性,以及客户数量众多和需求的多样化与可变性突出,试图控制整个产业链将不具有可行性和可能性。但在那些垄断部门或拥有特定资源行业,垂直一体化是一条可行的外部专业化途径。当前我国还有众多企业追求垂直一体化,如某些乳业企业介入零售行业,试图打造产销一体化联合体,某些钢铁企业进入汽车零部件等,但最终结果证明前者往往很难成功,后者因行业特殊性,形成稳固的产业链联盟关系甚至一体化是有可能成功的。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各个不同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迫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但大多数企业缺乏在所有市场满足所有客户需求的能力,加上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擅长领域而避免在整个产业链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为此,许多公司对“垂直一体化”战略进行调整,开始学习与少数精选的合作伙伴协作,利用网络平台的低成本交易与多个外部专家建立链接,把行业价值链上的一些功能外包给外部专家来完成,从而进入“战略联盟合作”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识别价值链中的专业化领域,辨别自身的优势和薄弱领域,关注核心业务活动,同时进行组织改造,以便在彼此协作的产业链系统中发挥作用。
  企业内外的专业化过程是企业随着信息机制的变革和信息交流网络的不同而出现的如何有效整合企业内外的相关资源、变革企业战略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过程。内外专业化过程的互相配合和支持,将使企业有效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复杂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商学院)
其他文献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投资型企业对项目公司实现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建立科学的适用于各项目公司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投资型企业是至关重要的,体系建立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体系分建设期考核与经营期考核,不同阶段的考核体系组成的考核内容是不相同的,考核体系的应用是体系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执行好坏直接决定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  目前,集团公司控股十几个分公司。从事各类投资项目已经非常普遍,各个投
哈尔滨华崴焊切成套设各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大型自动化焊接切割设备研究、制造、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现有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注册资金6330万元,总资产达
企业新会计准则的趋同并不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的相同,它是在考虑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实现了公允价值计价,在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是一致的。  下面笔者从“公允价值”出发谈谈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变化:    一、关于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在企业中一般是指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投资。原准则对证券投资采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困难企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作为一名困难企业的工会工作者,笔者认为在维护困难企业职工队伍稳定方面应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工会工作者应保持与职工的密切联系,培养与职工的深厚感情    作为一名工会工作者,首先应当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切实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观念,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当前应突出解决职工生活、就医、子女上学等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合并已成为一种有效的资本运营手段,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者迅速扩张的一种有效方式.购买与兼并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财务管理的一些观念和内容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以财产所有权为形式的财务资本,而且包括了可转换为财务资本的非物质形态的知识资本,即人的知识本身。因此,新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面临着从财务资本向知识资本扩展,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将发生新的变化,财务管理仍然由财务管理目标、财务关系、筹资、收益、分配財务指标的分析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专家最近研究发现,在50米高的秦始皇帝陵封土里面,埋藏着一栋30米的“高楼”。长期从事秦始皇帝陵考古研究的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段清波说:“近些年通过科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是公司制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企业通过引入专业的管理人员,弥补由于所有者自身企业经营能力的缺陷。但同时,在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股东无法对管理者进行完全的监督,使得管理者可以利用职权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按股东利益行事。代理成本的存在降低了公司价值,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作为一种解决办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资本结构与公司控制理论研究    资本交易不仅会引
期刊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三方通过权力机构、决策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形成了各自独立、权责明确而又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一法人治理结构需要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以其职业性、专业性和创业性,成为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者、修正者和执行者。  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特殊的人力资本,是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战略形成与实施的核心力量。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和观念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的战略选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