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小精灵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地广阔的海洋中,生活着各种颜色的海蜗牛,它们是潜水者最喜爱的动物。但是,你可知道,这种五彩斑斓的生物是如何利用它们体内的毒素来保护自己的吗?
  
  独特的防身术
  
  刚出生的海蜗牛就像是婴儿一样,看上去对外界毫无防备。海蜗牛的近亲是生活在海里的无脊椎动物,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它们从硬硬的外壳里挣脱出来,将自己的皮肤、肌肉和内脏全都暴露在外面,在海底爬来爬去,并且留下黏乎乎的足迹。
  海蜗牛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海洋里。浅浅的沙滩、岩礁和深达一千米的黑暗海底,都有它们的足迹。海蜗牛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无论在冰冷的海里还是在热水喷出口附近,它们都能生存。它们的身体只有我们的拇指那么大。虽然它们与海螺同属软体动物腹足纲,但它们没有旋壳,长在背上的穗状腮也露在外面。有时,它们会离开海底随着海水漂流,在海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显得非常悠闲。
  为什么这些几乎是“赤身裸体”而且动作缓慢的海蜗牛,能够在海洋里生存下来呢?
  其实,我们所知道的近三千种海蜗牛为了防身,都掌握了许多本领。它们那坚如海螺外壳的身体和凹凸不平的粗糙表皮,都是用来防身的武器。除此之外,它们还会释放毒素。毒素大部分来自于猎物体内。比如,它们在吃食了有毒的海绵之后,会将海绵身体内的刺激性物质转变成自己体内的物质并且贮存起来,当遇到敌人攻击时,它们就会将贮存在体内的毒素释放出来进行抵抗。
  
  顽强的生命力
  
  海蜗牛喜欢白天在有食物的地方集中捕食,它们的身体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变得色彩绚丽、姿态奇异,在绿色和棕色的岩礁衬托下显得非常扎眼。一些经验不足的捕食者会鲁莽地袭击它们,但下场是中毒而逃,这些捕食者以后见到鲜艳的色彩就会产生恐惧感。而一些本身没有毒素的海洋生物也往往通过模仿这样的颜色来伪装自己,让捕食者望而生畏,最后放弃攻击。
  一些习惯夜间活动的海蜗牛,活动范围不太大,经常可以看见它们将自己伪装成与海底周围的颜色非常接近的暗棕色,或一些浅淡的颜色,它们这样做是为了逃避捕食者的袭击和捕捉其他生物。它们大都有毒,令捕食者大伤脑筋。一些体长在30厘米以上的海蜗牛,也会趴在自己正在吃食的海绵表面,并且伪装成与之一样的颜色,让捕食者和猎物难以发现。
  海蜗牛是雌雄同体,这对它们的生存十分有利。海蜗牛每次产卵数量可达200万个。两个种类不同的海蜗牛相见,有时一方会将另一方吃掉。另外,有一些不怕海蜗牛毒素的生物会吃掉它们。在俄罗斯阿拉斯加海域的群岛和南美的智利等地,人们会将海蜗牛身上的产毒部位除掉后生吃或者烤着吃。
  随着科学的进步,海蜗牛开始为人类所利用。它们的神经系统被用来进行记忆结构的研究;它们用来防御攻击的毒素也是人类正在研究的课题。因为人类想知道,是否可以单独用海蜗牛体内的毒素来对心脏病、骨骼病和脑病等人类疾病进行治疗。
  还有,海蜗牛这种不可思议的生物还存在许多不解之谜。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的海蜗牛种类只是全部海蜗牛种类的一半,而且人类对于已经发现的海蜗牛还知之甚少。它们的生命通常只有一年,它们既无骨骼又无外壳,短小而色彩鲜艳的身体,全都会随着它们生命的结束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看来,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教学一直固化在以教为主要内容的模式上,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主动学习,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思维受传统模式禁锢,很难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考虑到这些问题,本文将就初中美术教学中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和训练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习策略;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 要: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来帮助他们学习,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60-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