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院校《音乐欣赏》课的知识与学习小议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亚历山大的框架显示,我们对知识与学习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课程实践。本文试图运用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点检讨综合院校《音乐赏析》(以下称《赏析》)的课程内容,采用情境式思想观点反思其传统教学,着力阐明该科有价值的知识和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以期在新的“知识与学习”观念指引下,进一步增强大学《赏析》课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关键词】知识 学习 建构 情境 互动
  一、关于知识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⒈ 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知识的本质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主要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检验的结果才叫知识,思想中尚无与自己的世界有关的事物“要通过观察去了解”。因此“自然科学是实证主义的基本模型”。按照这个观点,“最理想的教育是为学生提供大量机会让他们有条理地去体验各种现象,发展他们的观察和联想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事物之间的自然规律”。实用主义认为对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用的才叫知识。根据这一观点,数学成为人探究的一种调节工具。因此对实用主义者来说,人的思想被视为具有“主动衍生意念的能力,而这些意念可以用来解决环境给个体带来的问题”。依此,理想的教育“要能够把一般的理想跟真实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并强调这些理想的实际意义”。理性主义认为,符合理性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才叫知识。因此,数学作为“科学的典范”是理性主义传统认识中知识的典型代表,以至于数学教育成为柏拉图心中的理想教育,同时认识论也被哲学家们形容为“有条理、有逻辑地”分析知识”。
  2.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知识的本质问题。
  心理学的分类与哲学的分类有一致性,其中功能主义与实用主义相对应,强调知识的实际公用价值;行为主义与实质主义相对应,注重知识的“实在性”与“实践性”;理性主义又具有符号处理式思想观点的取向,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实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里,是个人的财产。而功能主义同情境式思想观点(Bredo,E.1994)相一致,认为知识并非实在的反照,它与行动有关,是社会性的,思考与行动有互动作用。
  3.由不同思想观点引申出对知识特性的不同认识。
  其一,知识客观性的观点:知识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而知识的建构具有主观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认识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和方法,形成各自的思想体系,填充自己的“知识”宝库,以“调适”自己对外部世界的适应能力,进而形成“互动”。 其二,知识与实在的关系:知识来源于客观的“实在”,尽管它可能不是客观“实在的反照”,或者说“原版反映”但它却可能正确反映客观实在,成为客观实在的“模拟反映”。因此,人类通过客观实在获得知识,反过来这些知识通过人脑的机能归纳、类比、组合、分析和组织后,又能更进一步的认识客观世界,进而帮助人们去改造主观世界。其三,知识在多大程度上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是以群体协作式进行的,从社群实践的角度看,学习并不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里,而是直接发生于群体共同参与的过程中。知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和资源。
  4.由不同的思想观点引申出关于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传统知识观点认为: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事物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现代汉语》)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知识是个体在学习中的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建构是情境中原知的激活,其不仅是一个人们建构的实体,更是人们求知的对象。从分类方面看,按教学对象可分为专家知识、教师知识和学生知识,按教学过程可分为概念知识和程序知识,按应用对象可分为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按对人的不同影响可分为品德知识和行为知识。
  5.本人对知识的认识。
  知识是不断建构的,知识的分类也在不断建构之中。知识来源于“实践”,人类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方可“获得”知识。在参与的过程中,人们的理解力和建基于知识的技能方能得到发展。人类的知识积累和建构过程既是一个内部不断地加工完善精确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与其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
  二、对《赏析》课中有价值的知识与学习问题的探讨
  1.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建构《赏析》课全新的知识观。
  在这里,学习者是在建构他们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建构自己所坚持的判断和信念,而不仅仅是记住别人研究出来、等待他们去占有的结论。学习者会对知识表现出更深的卷入和更高的批判性,知识的对与错会牵动他们的神经,而不是让他们感到无所谓、无动于衷。对知识的深刻的、真正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和探究能力。通过学习中不断的思考探索,基于他们事例的、结构化的、灵活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他们的思维和探究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总之,使学习者深刻地理解音乐的真谛,并不是要让他们学习更多、更难、更深的乐理,而是要提高学习的质量,使学习者形成真正的、有效的音乐素质。
  2. 以学生的需求为本,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这种教育既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又可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陶冶,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同时,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并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在美的感染中获得美的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加强音乐基础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包括对音乐、音响各要素极其细微变化的敏感性及对音乐作品,音乐形象的感知和把握等;二是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中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的同时又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性和成功感;三是培养鉴赏能力。因为音乐欣赏不能停留在感官愉悦的阶段.它还必须有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宽广的音乐视野;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
  3. 激励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积极培养创新能力。   一是利用音乐教材内容价值。创新能力是人脑高级心理机能的活动,其形式和发展都受到人脑生长发育水平及活动特点的影响。音乐是生命和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更主要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想象,使其成为情感厚实的现代人,使学生创新的“生命之树”常青。二是加强器乐进课堂教改试验的力度。人的左右半脑是有明显分工的。许多较高级的知识功能都集中于右半脑,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而根据大脑两半球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强左半脑的训练,使人的潜在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三是加强音乐创作教学。音乐课在律动、唱歌、作曲、节奏、训练等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由易到难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其次可充实教材中没有安排,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创作教学。如节奏例作、旋律改编。即兴歌舞等,充分发挥学生
  作者简介:唐榕 成都大学艺术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钢琴 音乐理论
  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充分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对于学生的各种创作,教师都应充分鼓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四是改革成绩评定的办法。《赏析》教学大纲成绩考核的办法,规定统一的项目,不利于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众多考核的项目中,应让学生自选有兴趣、有特长的项目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扬长避短,满足兴趣和表现欲望,发展特长。教师应用发展的观点来因才评价,让学生创新意识的明灯永不熄灭。五是加强音乐活动课教学。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创编歌、舞、音乐剧。特别注意把其他学科的内容,改编成音乐童话和话剧等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有效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4. 在情境与互动中焕发《赏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是通过发现并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在问题解决这种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中,学习者要不断地围绕当前的问题解决活动获取有关的信息,同时又要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来对当前问题作出分析和推论、综合和概括,同时新、旧经验的合理性又在问题解决中得到了检验。所以,在这种活动中,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充分展开,这为知识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途径。二是不断反思自己及他人的见解的合理性。看它们是否与自己的经验体系一致,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以及推论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等,因为建构性的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视和调节部分需要学习者去单独完成,同时也需要学习者小组来共同设计和控制,特别是当他们合作去完成某些任务的时候。三是在合作与沟通中进行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互动,而面对各种各样的观点,学习者要学会理清、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习者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建构主义的教师会对所有的学习者都抱以希望,给予鼓励,让每个学习者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参与探索和交流。四是学会运用多样的、情境性的信息与有力的建构工具。为了分析、思考某些问题(如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学习者可能要做实地调查采风,或者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资料,也可以通过电话、国际互联网络等直接访问有关专家。所有这些信息都可能对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课程和教材的含义被大大地扩展了。
  总之,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旨在使学习者真正地、深刻地理解并掌握音乐。为此,教师需要就学习内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推论、假设、检验等思维活动,来建构起与此相关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方法、以及见解的合理性等进行监视和调节。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与合作,教师自己要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情境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要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有力的建构工具来促进自己在音乐知识方面的建构活动。
  【参考文献】
  [1] 冯施钰珩、陈端树、陈垄/译 (2003) 《学习、课程与评估》 香港公开大学出版
  [2] 黄小虹《激励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创新》《音乐教育》2001年第3期
  [3] 吴 洁《音乐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上海教育研究》 2002年第5期
  [4] 贾一中《浅议音乐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音乐教育》2001年第6期
  [5] 冯施钰珩、陈端树、陈垄/译 (2003) 《学习者、学习与评估》 香港公开大学出版
  [6] 高岩 王群卫《论音乐教育中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2001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重要技法,是吸引读者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适时巧妙运用,就能很好吸引学生,增强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本文依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特点,做了较为有益的阐述,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注意。  【关键词】设置悬念 提高 历史教学 效益  所谓“悬念”,就是“甩包袱”,就是让你忍不住去想,去猜。本是文学艺术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能够使读者、观
我花了一个晚上阅完刚收到的2月合刊《浙商》杂志。《浙商》定位——让思想走得更远,非常准确!企业的转型首先一定是企业家思维的转型!读浙商十大风云人物、科技浙商、民营企
从举行国宴的西子宾馆到文艺晚会演出地点岳湖景区,一般车行需要5.7公里,而9月4日晚,习近平主席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选择乘船,不仅将路线化曲为直,更在西湖的美丽夜色中体会同舟共济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农村小学的教育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对农村小学中学困生的存在给予了高度关注。文章将探讨农村小学中学困生存在的原因,研究农村小学中学困生的辅导策略,为广大教师群体提供一些建议,以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困生;辅导策略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知识、技术等多个方面存在偏差,达不到平均水平。学困生在农
孙天义教授生于1931年.1949年参加革命。1948年-1952年在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学习.毕业后在交通部任翻译工作。1957年调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后兼任行政管理工作,1985年-19
为加强学科建设,推动科研工作快速发展,11月9日下午,我院邀请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何泽彪先生来院,就科研立项若干问题进行了学术辅导讲座。党委书记翟振东、副院长王宝
新课标的提出,也对体育教学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与研究,将体育教学的作用重新纳入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列。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出现了和社会发展需求格格不入的现象,有必要对体育教学
张岂之先生1927年生,江苏南通人。笔名栗子、谭心。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听过胡适、汤用彤、朱光潜、张颐、贺麟、容肇祖等著名教授的讲课,决心走学术研究的道路
特色文化型美丽乡村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永春大羽村是永春白鹤拳发源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白鹤拳武术文化,是我国特色文化型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将案例地选择作为特
【摘要】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过于强调让学生接受学习,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与活力,易产生厌学心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中也要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 “探究―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让学生在社会化的场景中自我探究、亲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