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助读资源”的价值分析与教学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fengt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助读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对于教师来说,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精选启发性、动态性的“助读资源”,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为学生深层学习提供“支架”。“助读资源”在语文课堂中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从“先学式助读”“策学式助读”“固学式助读”“励学式助读”等四个方面阐述其教学策略。
   关键词:助读资源;核心素养;教学价值;教学策略
   助读资源,是语文课堂上经常出示的辅助性的教学材料,包括图片、音像材料、文字等。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助读资源内容精彩纷呈,形式不拘一格。它可以是教师生动的讲述,可以是灵活的点拨,可以是方法的指引,可以是真挚的感悟。它从来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
   一、“助读资源”的价值分析
   学生阅读助读资源,再加上教师生动活泼的解说,就能了解文学常识,拓展阅读视野,深入文本阅读,从而培养民族精神。
   (一)了解文学常识
   对于文学常识,并不仅限于作家作品介绍,作家的生平经历也是文学常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的文章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对于鲁迅的了解也往往浮于表面。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文后助读资料提到鲁迅先生面临弃医从文的选择时内心十分矛盾,他急于改变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又不知从何下手。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最终决定创作数百万言,用震人心魄的文字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鲁迅先生身处旧中国,和学生所处的时代相距甚远,如果能适时引入“助读资料”,学生一定能对鲁迅的思想以及他的作品有更深刻的感悟。
   (二)拓展阅读视野
   学生在学习一些课内的文章时,可以向课外有机拓展。“助读资源”就为课外阅读指了一盏明灯。例如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后的“助读资源”中推荐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学生在课后阅读中进一步理解了冰心“爱的哲学”的内涵;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后的“助读资源”中推荐阅读《居里夫人传》,学生在课后阅读中设身处地感受了居里夫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九年级上册语文《创造宣言》后的“助读资源”推荐阅读《中国教育改造》,学生在课后阅读中能更深刻理解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可见,“助读资源”能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三)深入文本阅读
   助读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功效是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深入人物内心。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在感悟母亲的形象时,教师可以引入“助读资料”——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一文,朱德用动情的文字回顾了母亲平凡又劳苦的一生:母親甘愿为儿子付出一切,由于过度操劳,面黄肌瘦,眼神呆滞,满脸愁容。学生仔细评读这段文字,再朗读课文,就能产生情感共鸣,母亲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也就更立体了。
   (四)培育民族精神
   语文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的升华,是一个民族文化灵魂的集中体现。例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前助读资料提到了毛泽东同志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凌辱,拍案而起,宁死不屈。这一点正体现了他作为民主战士的铁骨铮铮。学生阅读文本,不仅仅是对字词的理解,更是对人物灵魂的深层拷问。只有这样,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才能走进学生的生命。可见,有了助读资源,它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助读资源”的教学策略
   “助读资源”在语文课堂中有重要的教学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利用呢?
   教师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仔细解读教材,然后具体分析每个“助读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为了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指引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升华情感,教师适时在各个环节引入“助读资源”,并将其与课外阅读、课后习作、作业评价有机结合,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一)先学式助读
   部编版语文教材有不少自读课文,而每篇自读课文后都有阅读提示,它是语文“助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中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昆明的雨》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提到了:“本文是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记忆中昆明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出来。它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并找到了生命中最温暖的存在。试着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圈点标注,并通过朗读细细品味。”它既点出了作品的美感,又提供了方法,指引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依据阅读提示设计“任务式学习单”。
   自读课文《昆明的雨》任务学习单:
   任务一:依据阅读提示,明确自读方向
   “我”最怀念昆明雨季的_____、_____、_____。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我们可用_____、_____等阅读方法,细细品读,感受_____、_____的昆明雨季。
   任务二:圈点勾画,细细品读
   (1)圈点:描写记忆中昆明雨季中最美的人、景、物的句子。
   (2)批注:确定美点,品析词句,点评内容。
   任务三:赏析美点,分享感悟
   (1)小组合作,每组选择值得品味的词语、句子、语段,分享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故事。
   (2)小组准备展示交流,分享感悟,一人朗读,一人评点。
   可以看到,阅读提示往往有着明确的阅读指向,如作品的语言特点、作家的写作背景,作品的主题等。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的要点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文本,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分享感悟。在教师、学生、文本的思想碰撞中,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二)策学式助读
   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的核心是“如何搭建好支架”,即教师以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和思维发展水平为立足点,以提出相关问题和知识点为基本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问题搭好支架,为学生思维品质以及能力的提升构建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这样的“支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助读资源”就是一种重要的支架,学生借助这种支架就能主动探究文本,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并对文本进行重新构建。
   1.于困惑处出示,别有洞天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有时候文本和学生的距离相隔甚远,学生缺乏自身体验;有时候文字过于深奥,学生难以理解。这就造成了思维困惑,如果在此时出示助读资料,就能引导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加深理解,獲得充分的情感体验。
   《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语言平实,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平常叙述中的细微情怀,不做仔细探究是很难品味的。夜赏西湖雪,奇行见奇景;亭中遇奇人,知音无须约。教师需要借助助读资料,引导学生探微钩沉,领略寻常字句中的艰涩情怀。
   【《湖心亭看雪》案例片段】
   师:我们还是先随着张岱去欣赏一下他所见到的雪景吧。(请一个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能把你找到的写景句子解说一下?
   生1:我找到的写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我觉得就是白茫茫一片的天地间,只见湖堤、湖心亭、小船和船上的几个人。
   师:句中“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逐渐缩小,有何用意?
   学生思索,一片沉寂。
   师:欣赏这幅图片,你有哪些特别的感受?
   生2:寂寞无声,给人特别清冷的感觉。
   生3:万籁俱寂,有一种无声的悲哀。
   生4:我觉得以大雪作背景,像简笔画一样简单勾勒出一条长横线、一个方块、交叉的两三条横线和几个点。
   ……
   师:再次朗读写景的文字。你能体会其中的深意吗?
   生5:张岱是远观吧,由大到小,极目远眺,就是这种感觉。和广袤的大自然相比,人显得多么渺小。
   生6:我想到了杜甫的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不知何来,不知何往。
   插图是语文助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插图,并以此作为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学生在与文本的思想碰撞中对张岱“特立独行、孤高自赏”的情怀有了深沉的感悟。
   2.于肤浅中出示,拨云见日
   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文本阅读障碍和自身的思维水平,不能进行深层次思考,对于文本的理解往往缺乏思维深度。如果教师能顺时利用助读资料,就能引导学生开拓思维,领略文本的深层内涵。
   【《大道之行也》案例片段】
   生:孔子提倡的“天下为公”是空想,在当时的环境下根本不可能实现。
   师:孔子一直坚守“人人平等,生活富足”的社会理想,并且为此默默努力着。请同学们阅读课后“助读资料”《苛政猛于虎》一文,分享你的感悟。
   生1:祖孙三代命丧虎口,实在让人心痛。为什么他们明知有虎,却久久不肯离去呢?
   生2:从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可见统治者比老虎还恐怖啊!
   生3:那震人心魄的哭诉和鲜活的生命是对执政者血的哭诉。
   生4: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他的付出得不到任何回报。
   师:既然梦想遥不可及,孔子为何又周游列国,而不像其他文人雅士那样归隐山林呢?
   生4:他心中永远有一个大同梦。
   生5:他一直心存善念,为梦想而努力。
   生6:这就是所说的“心忧天下”吧。
   师:同学们,两千多年来,“大同社会”的梦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
   它很遥远,也许将来会实现,也许永远也不会实现。但是孔子的善良、执着将一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里闪耀。
   对于孔子的形象,由于自身阅历所限,很多同学的理解还是表面的。他们只知道孔子是周游列国的书生,如果借助“助读资料”让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经历,孔子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鲜活了,孔子的“儒家大义”更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人。
   3.于动情中出示,余味无穷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美好的文本总能给人们带来含蓄、深刻的艺术享受和精神陶冶。如果在学生动情处能出示助读资料,就一定能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细胞,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春酒》案例片段】
   师:为什么琦君写春酒就是写家呢,念春酒就是念家呢,忆春酒就是忆家呢?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出示助读资料1)。
   师:谁来读一读?
   生1:琦君,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49年,移居台湾;1977年,留居美国;2001年,返回大陆参加“琦君文学馆”开馆仪式;2004年,回台湾定居;2006年6月7日,以90高龄搁笔辞世。
   师:如诗如画的江南哺育了单纯本色的琦君。究竟,故乡的酒,沉淀了她怎样的情思?
   生2:首先是对家乡的思念,还有对母亲、阿标叔等乡亲的思念。
   生3:离乡越远,家的味道只会越来越浓。
   生4:她后来去了台湾,去了美国,有落叶想归根的想法。
   生5:母爱的追思、乡亲的淳朴,还有浓浓的年味和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
   师:看来,这坛酒的味道越来越浓了。我们齐读琦君的《相思》(轻音乐伴乐起)(出示助读资料2)。
   “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琦君《烟愁》
   课堂的气氛瞬时浓重了,大家陷入了沉思,课堂上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愁绪。
   师:最是故园情至深,从来游子思乡切。我隐约看见,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子,走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徜徉其中。心中思量着:何时才能回家?下课。    琦君诗化的语言让童年和故乡的人与事笼罩了一层淡淡的美丽。课堂最后以轻音乐为伴,让流淌在散文文字的真善美调动了沉睡在学生心中的情感细胞。
   这一教学环节,教者多次出示了助读材料。琦君的生平资料引导学生触发乡愁,而琦君的散文则引导学生借助文字语言的力量品尝那淡淡的酒,回味那浓浓的愁。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阅读材料作为一种“告诉”呈现给学生,而要注意时机,作为一种思路点拨,作为一种思维的拓展,从而填补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空白。
   (三)固学式助读
   “助读资料”不仅能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架”,也能起到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课堂接近尾声时,助读资料在语文课堂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白杨礼赞》案例片段】
   师:由树及人。它的枝干是靠紧、团结、向上的。笔直的干暗含正直的品质,靠拢的枝预示着团结,向上的叶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其实在广阔的社会层面,它有更深刻的象征意义,请看课后“助读资源”茅盾先生写的小诗《题白杨图》。
   生1:白杨树与楠木截然不同,楠木委曲求全,白杨树傲然挺立。
   生2: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白杨树用钢铁般的意志筑起一座铁血长城。
   生3:白杨树永远力争上游,它们从不低头,从不妥协。这不就是伟大的抗日军民真实写照吗?
   师:好一株不平凡的白杨树,好一个守卫祖国的战士!
   最后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小诗,向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白杨树致敬。
   本设计将“助读资源”的内容与文本的主旨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学生在深情的诵读中感受白杨树深沉、挺拔、刚强的品质。学生的情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逐渐推向高潮,课虽尽,意却深远。
   (四)励学式助读
   优秀的助读资料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是“倡导低碳生活”,教材后的“资料夹”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低碳生活”的内涵,生动地论述了“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意义。学生参加“宣传低碳生活”的主题活动时,因为缺少必要的科学知识无从下手,或者因内容的单调提不起什么兴趣。而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助读资源”中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相配合,带有诗情画意的描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指明了路径。
   我们还可以利用“助读资源”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引起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背影》案例片段】
   师:《背影》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散文,朱自清的父亲也曾经读过儿子的文章,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助读资源”,说说你的感悟。(学生阅读)
   生1:年老的父亲行动不便,戴上老花镜,仍逐字逐句读着孩子写给他的文章,令人感动不已。
   生2:父亲挪动着身子,依靠在小窗上,手不停地颤抖,父母已老,而我才真正懂得感恩,无限伤感。
   生3:我拿到自己的作品之后,一口气奔上二楼卧室,多么地急切啊!父亲对我而言,永远是那么重要。
   师:一个背影,一份真情。每一个背影,都在“我”的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我们细细品读。
   这样的导入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营造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学习氛围。父与子之间真挚的情感立刻在学生心中引起了情感共鸣,整个课堂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学生的阅读期待在情感对话过程中提升了,他们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都能主动投入、积极探究,从而获得了真切的情感体验。
   小小的“助读资源”,有时却决定了一堂语文课的成败。适宜的“助读资源”教学策略,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从而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完成文本意义的重建。我们要带着一双语文的眼睛,立足文本,基于学生实际,有效挖掘,灵活使用,找到课堂教学与助读“资料”的结合点,就能充分發挥其重要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琳,钟菊莲.语文阅读教学助读资料筛选策略例谈[J].语文建设,2008(11).
   [2]李银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09(1).
   [3]徐小伟.让“作者简介”没那么简单: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资料助读”的建议[J].教师,2015(23).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疫情期间,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开展了网上教学活动,我省明确对小学一二年级的线上教学不作统一硬性要求。那么一年级小学生居家数学学习可以做什么?怎么做呢?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国家的综合国际地位正在逐年的提升,农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持产业,棉花是属于农业生产范畴的。本文主要研究农业棉花栽培方
乌龟的经济价值高,但乌龟的生长速度很慢,只有加快乌龟的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现将养龟快速增重的几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提高放养密度龟是爬行动物,用
2011年4月18日一大清早,湖南省星火科技“12396”衡阳市服务中心接到衡南县栗江镇栗江村刘经兵拨打的求助电话,称他承包的50多亩果园,近年出现板栗颗粒小、砂糖桔由甜变酸、李子
本文讨论组合证券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问题,给出计算最优投资比例系数的计算公式,等权投资为最优组合投资的条件以及组合投资风险下界的估计公式。
25年的一线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13年的省级学科教研和课程改革体验,让我对课程和教学改革以及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我的教育教学观1.课堂是课程和教学改革
<正>立夏后气温渐热,饮食应以养心为主,宜多食用具有补血养心、调气活血、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北方长夏暑湿之气容易侵扰人体,使人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身体
<正>立夏养生药膳——荷豆陈皮麻鸭汤(南方)食材:鲜荷叶5 g,白扁豆5 g,陈皮5 g,净麻鸭100 g,净鲜藕30 g,净金华火腿20 g。制作方法:1)麻鸭切块后用开水烫煮后捞起备用。2)鲜
开设计算机课是中职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单向灌输学生兴趣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计算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