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点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军事领域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军事思想博大精深,达到了军事理论和革命实践的有机统一。科学、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于学生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特点的粗浅认识,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同仁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毛泽东军事思想散见在高中历史教材的不同章节,没有集中的论述。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大革命时期就有萌芽。1926年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要求共产党员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作为共产党中央局书记的陈独秀主张妥协退让,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则坚决反对,这说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认识到共产党不能放弃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1927年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对于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的重要性;1930年前后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星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几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指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这说明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深深扎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中的。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制定的人民战争路线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对抗战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科学预测,提出了持久战的军事思想,指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战略思想,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这使毛泽东军事思想更加丰富;在1941年以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执行“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方针,积极开展反“扫荡”斗争,这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以弱胜强的军事主张;1945年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说明包括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内的毛泽东思想被全党所认同。人民解反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完善和成熟时期。1946年夏,面对军事力量强大的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是伟大的战略指导思想,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和勇气。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在1947年6月底,又抓住机会进行战略反攻,扭转了全国的战局。1948年秋,又抓住战机,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把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消灭了。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缔造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美援朝等战争,以及建设现代化国防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这是由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决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认真研究当时中国革命的客观环境,从中外反动势力强大、革命武装力量相对弱小这个客观事实出发,探索出中国革命的规律,制定了人民军队作战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战法、作战形式,注重军事理论联系战争实际,指引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不断走向胜利。
  与以往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军事思想相比,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1927年,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转向山区进军的途中,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实行在军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保证并实现党指挥枪。这样就可以避免在人民军队中出现宗派主义,防止出现像在国民大革命后期,国民党右派篡夺中国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的领导权,用“国民革命军”的枪来镇压和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保证枪杆子为人民服务,维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第二,调动人民的革命积极性,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革命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的革命积极性,以至后来兵源补给、战争物资补给都出现困难。所以,1864年天京被湘军包围,兵弱粮荒,最终导致失败。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虽然提出民生主义,但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参加革命的只有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倒戈的清政府训练的新军,没有一支真正强大的革命军队,最终导致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所以,中国共产党注意充分调动人民的革命积极性,打人民革命战争。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使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翻身农民踊跃参加工农红军,保卫革命根据地,保证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洛川会议,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在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调动了中国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民兵游击队武装不断壮大,由1937年的几万军队发展到1945年抗战结束时期的130万人,不但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积蓄了革命武装力量,而且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通过国民党统治区地下党的工作,通过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广大翻身农民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使蒋介石集团陷到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终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第三,长期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解决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斗争如何取得胜利的问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毛泽东、朱德等指挥红军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漂亮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捍卫了革命果实。在抗日战争时期,仍然是敌强我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开辟敌后战场,把日伪军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采取了“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实行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术,成效地打击了日伪军。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面对美式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军队,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指挥人民解放军,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第四,战术机动灵活,声东击西,打得敌人摸不到头脑。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老一辈军事家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剿计划,后来渡过金沙江,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把敌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经典战例。
  第五,抓住时机,积极进攻,加快战争胜利进程。抗日战争后期和人民解放战争后期的史实最能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投降,但是日本法西斯负隅顽抗,8月,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摧毁日本关东军。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的一切抗日武装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打败日本法西斯,这极大地加快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进程。1947年6月底,在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后,还没有来得及喘息,中共中央军委抓住时机,命令解放军从中原地区展开战略反攻,刘伯承、邓小平等三路大军像三把尖刀插到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迅速扭转了敌攻我守的战局。到1948年秋,由于国民党机动兵力的大大减少,企图收缩军队,实行重点防守。毛泽东等领导人抓住战机,主动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发动了举世瞩目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长江以北把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消灭了,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实践中诞生的,反过来,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中国革命没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成功不知要晚多少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错误指挥,导致红军失败;长征初期,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几乎把中国革命断送了。这从反面证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真确性。所以,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等老一辈军事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对我国今天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习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理论上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教学方式。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学习活
翻开人教版的三年级教材,从三位数乘一位数到四位数除以两位数,从两步应用题到四步应用题,粗略一算,约有80%的内容是计算和数量关系的逻辑推理。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感到计算之枯燥乏味。随着课改的进行,打破了以往的教材编排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然,任何的改革都不是要摒弃旧知识、旧教法、旧的一切,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课标中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句话使我感触颇深。新教材力求从
英语“单项选择”题的命题,往往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而这种语言环境在试题的设置上常常成为命题人设置选项制约答案的重要依据。利用隐含信息解题,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下面就通过对一些选择题的分析。让同学们从中找出一些解题的技巧。
宋代诗人曾公亮《宿甘露寺》云:“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意思是说,要看银山似的冲天巨浪,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这两句诗以排山倒海的气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