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生冲突的积极功能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pf443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师生交往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教育工作最基本最具体的表现,在于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从大量的教育事实来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上的互动关系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存在分歧、对抗、冲突的一面。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课堂问题行为的增多,师生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来,而对于师生之冲突的后果许多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倾向“唯负向功能论”,把冲突看做是一种反常的病态,是消极有害的,而没有看到其两面性,即既要看到师生冲突不利的一面,对其进行积极的防御和处理,同时,也要看到师生冲突积极的、有利的一面,对其进行积极的支持和利用。
  
  一、师生冲突的积极功能
  
  1.师生冲突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终身学习对教师而言尤具意义。但学习的涵义是广泛的,而不只是学历的提高或学科进修。交往、沟通和冲突管理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不过这方面的学习长期被忽视了。事实上,冲突对教师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待冲突的态度不仅反映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反映了教师对待自我的态度,是教师的人性观的体现。教师在对待师生冲突问题上的不成熟从根本上说是自我发展上的不成熟。在冲突中学会管理冲突,在冲突中学会与人合作,在冲突中成长,这对教师同样是适用的。
  
  2.师生冲突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应该看到,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全面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社会化的一种资源。在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中,有竞争、有合作,有和谐、有冲突。学会合作固然具有重要的社会化意义,但冲突对社会化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对冲突的正确认识,回避冲突,那么合作也难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讲中庸、讲恕道、讲和气而避冲突避矛盾,以牺牲个人不同声音为代价,将冲突掩盖起来,作为人际关系准则。这种心理定式反映到师生关系中来,表现为要么表面风平浪静,而实际上暗流湍急;要么师生紧张关系总爆发,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需要一种良好的外部交流机制和沟通环境。这种环境鼓励个人情感和意见的表达,鼓励个人声音的传播。反对以身份、地位和角色的眼光来约束和压制学生。总之,学生的情感、思想、尊严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心声有正常表达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正确地认识冲突、对待冲突,一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冲突成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这对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无疑是有益的。
  
  3.师生冲突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首先,冲突说明师生双方之间存在互动,彼此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存在。
  如果师生之间表面上没有冲突则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师生之间漠不关心,相互冷漠,教师无论提出什么要求,大家都无动于衷,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信号,说明学生对该教师已失去信心,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持消极、应付态度。另一种情况可能是教师靠制度权力强力控制班级,对于不同意见者一味训斥打击,学生为了自保,不愿发表不同意见,对教师的要求“全体拥护”。这样,表面看来一派和平景象,但课堂缺乏活力,死气沉沉。所以说,一定的冲突存在是正常的。没有冲突并不表明群体关系的强度和稳定性。相反,冲突被表达出来,则是这种关系有生命力的标志。一些轻度冲突,意味着班级群体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表明师生间保持着互动。
  其次,透过冲突,可以让师生了解到彼此真实的观点,并有利于产生新的思想和观点。
  在冲突中,双方传递的信息往往是不加伪装的,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会了解在其他渠道中了解不到的真实信息,这对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正确决策,更好地引导学生具有重大意义。在冲突的处理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有助于师生之间增进了解、交换意见,从而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
  此外,冲突引发师生激烈的思想和观点交锋,各种思想、观点以不同角度撞击,可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和理论观点。冲突中双方为了说服对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是正确的,往往会千方百计寻找论据,这样,真理越辩越明,有关冲突的观点与立场会越来越明白,这不仅有利于解决疑难问题,而且有利于纠正学生的不良认识。尤其是师生之间的价值冲突,是社会道德、个体道德生成、运动、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最后,师生冲突合理解决,会对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产生—种积极的保健作用。
  师生冲突必然会在师生之间产生敌对情绪,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禁止学生直接、自由地发表不满情绪,发表对人、对己、对事的看法,不允许冲突公开存在。其实,师生冲突合理解决,会对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产生一种积极的保健作用。具体地说,教师发现学生有情绪和行为问题时,通过关怀、耐心、理智的态度,双方经过谈话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通过适当地引导让学生理解自己思想、情绪与行为的不当之处,这样就能使学生将内心积郁的各种不愉快的情绪疏泄出来,减轻或消除内心压力,这样,师生的和谐关系得以恢复,进而促进彼此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去。
  
  二、师生冲突积极功能的发挥
  
  1.教师要转变传统冲突观,学会接纳冲突
  面对师生冲突,很多教师表现出焦虑、紧张、气愤或是无奈,这些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有的教师面对师生冲突表现出一脸的无奈,不敢正视冲突,总想回避冲突,听之任之,无计可施,这样的教师丧失了教育信心,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缺乏工作热情,教育教学效果不佳。上述状况的出现与教师们的冲突观不无关系。长期以来,受功能主义社会观的影响,人们的观念中一直将教育、学校教育视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单纯从正面功能的角度设定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厢情愿地认为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校对社会的作用永远是正面的,永远是积极的。于是,人们不愿看到、不能接受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数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认为,师生冲突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传统的师生观已经难以适应教育现实的要求,简单依靠消除、回避、控制等方法阻止师生冲突的发生,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无效的。面对冲突,教师不必紧张焦虑,不必愤怒压抑,要学会以一种接纳、自信的态度面对、平心静气,细心体会,用心研究,挖掘师生冲突的正面功能,并对其进行充分的、科学的认识,才会真正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冲突才会成为教育的有用资源。
  
  2.把握好师生冲突的“度”
  前面,我们己经谈到师生冲突既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也具有破坏性的作用。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不能片面夸大师生冲突建设性的一面,持一种盲目乐观的态度。师生冲突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即这种冲突始终都应限制在低强度、低烈度的范围内,否则,冲突的结果就将向坏的、消极的方向转化。因此,教师在故意激发师生间的建设性冲突时,必须把握好冲突的“度”,高强度的冲突一旦发生,要控制其发展方向,使其向有利的方向转化是很难的,其后果因此也很难预料。
  当然,要将冲突维持在一个怎样的恰当的水平,这个恰当的水平是无法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或者用量化的数字来表达,这个恰当的水平主要是靠教育者的直觉能力和领导艺术来调控,需要在实践当中去体验和提高。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冲突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而冲突水平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冲突建设性作用的发挥。
  
  三、掌握师生冲突的应对策略
  
  师生冲突之所以常常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多数时候是因为冲突处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冲突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冲突双方对待冲突的态度和冲突处理的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后果。教师面对冲突情境时,可采用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迂回策略:迂回策略是一种看似消极实质积极的冲突处理方式,教师在冲突发生时,应将自己置身于冲突之外,以忽视、沉默、拖延等办法回避冲突的存在,但又巧妙地利用时机化解冲突。
  合作策略:师生双方尊重差异,进行心灵的沟通,努力寻求整合的结果,这是一种最优策略,是最为理想的解决冲突的方案。
  妥协策略:当双方各有道理而目标相互排斥时,或学生有充分的理由时,教师选择的最好办法就是妥协。妥协只求部分满足各自的利益,却是一种最实际、最容易达成的解决方案,因为双方的基本立场是合作,有利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良性循环。
  当然,教育情境中,师生冲突千变万化,我们不可能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冲突应对策略,教师应因人因时因情而异,形成自己的冲突应对风格。
其他文献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是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阵地,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而高等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在统揽全局的同时把握重点,以重点的突破带动全局的发展。从目前高校的实际出发,要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
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高校扩招的决定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水平和能力,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对研究生进行“产业化”培养。近年来,研究生教育以30%的幅度递增。在这种状态下,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和规模迅速膨胀,但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并没有随之提高。一些高校专业的研究生质量呈现滑坡的趋势,这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不得不重视的问题。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教育规模、教育质量还是办学效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然而,在肯定我国农村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纵观其在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它与新农村建设对教育的要求仍有距离,农村教育中存有的问题也值得我们省思。    一、农村教育存有的问题省思    (一)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亟待提升  据
期刊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日益成为评价新时期创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标准。作为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使命的高等学校,积极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有效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对我国新时期的建设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效率,如何切实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我们每一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与中国经济飞速进步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中国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人力资源正在经受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处于市场最前线的销售业务人员的管理以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直接为这一目标服务的,承担着培养造就高层次的忠于党的事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    一、高职高专院校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    1.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相适应。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一、教师知识分享的含义    教师知识分享的研究始于企业界的知识管理,所谓知识管理,就是一种知识的获取、保存、分享、应用与创新的处理过程。知识分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与关键。P·亨得里克斯(P·Hendriks)曾经这样定义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是知识的拥有者和知识的接受者通过沟通,以共享事实、观念和态度的过程。参照这一定义,本文对教师的知识分享进行如下定义:教师的知识分享是指知识传播者的教师与知识重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