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教师教育r——从西北联大精神谈起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IRREL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联大创办于民族危亡时刻,是中国知识分子谋求民族复兴的教育壮举.“爱国主义、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兴学强国”的西北联大精神,是中国教育史中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迁精神依旧是激励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精神力量.“十四五”期间,我国制定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而要发展高质量教育,就离不开各级各类教师,更需要培养优秀教师的教师教育.新时代的教师教育虽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但国家对发展高质量教师教育的目标远大,人民群众充满期待.新时代教师教育应当传承西北联大精神,立足时代变局和社会发展,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更多优秀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其他文献
自1994年芬兰创业教育系统性地在各级教育中全面铺开,以及2009年《创业教育指南》的颁布,芬兰的创业教育就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立了明确的创业教育核心理念和实践战略。在这些理论指导下,芬兰针对国内各阶段教育制定了不同的创业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并辅以众多机构或组织对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支持,形成了系统的、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对芬兰各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摘 要:将计量学方法应用于第五代第六代电影的研究中,可以把风格的代际转移进行一定程度的可视化呈现。第五代电影风格更统一,青睐宏大叙事与深刻主题,表现的人物或异于常人充满英雄色彩,或是帝王将相,整体节奏也较快。相较于第五代,第六代电影风格更加多元,很难用简洁确切的语言进行概括。然而,生活化叙事、较长的镜头以及平凡甚至边缘的人物可以概括大多数第六代导演的作品特点。  关键词:计量电影学;第五代导演;第
摘 要:对主旋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评论总体上存在重内容轻形式的失衡现象,脱离了形式分析的价值判断极易导致主观随意性。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在对该剧的场面类型与场面数量进行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将其与《纸牌屋》的场面处理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该剧在场面处理上的鲜明特色与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从纵向看,超越了我国传统“影戏说”主导下舞台化场面的时空局限;从横向看,超越了平行蒙太奇手法,创造性地拆分一个故事场
摘 要: 短短数月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暴露出世界范围内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的不足,我国在生物安全法律体系构建上同样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在该领域还存在因立法滞后而难以调控各项生物安全法律关系、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未同步现代技术、行政机构和人力配置不精细等现实问题,通过借鉴分立立法的美国模式和统一立法的澳大利亚模式中的优秀做法,总结我国生物安全的应有之义和立法使命,严格遵循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经历了恢复与重建、探索与发展、调整与改革、深化与革新、成熟与完善五个阶段。五个阶段始终紧扣时代主题,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不断追求意识形态教育的科学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优化、完善,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分析环境规制、制造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2006—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调节与门槛效应模型,分别以环境规制和制造业集聚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及二者相互调节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集聚能有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均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同时减弱了其对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间的负向调节效应;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抑制了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且其在环
摘 要: 经济法体系化理论和经济法体系化研究历程表明,经济法的体系化标准存在“政府”标准和“政府”标准两种类型。受计划经济体制、凯恩斯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理论研究影响,基于“政府”的经济法体系强调政府的干预主体地位、市场的干预对象地位,容易导致政府与市场的二元对立。基于“市场”标准的经济法体系可以克服以上不足,使经济法学理论研究更趋于成熟和完善,促使经济法的定位转变。经济法体系化的“市场”标准由市场主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我国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想影响下的学校体育教学特征,探索其对当今体育教学发展的启示意义,以期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发现:军国民主导的教学思想、兵操为主的教学内容、奇缺劣质的教学师资是当时学校体育教学的典型特征;指导思想立本求实、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师资队伍提质增量是当今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追求。  关键词:军国民;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教育思想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主要指国家和高校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教师分类聘任、分类流动、分类进修、分类薪酬、分类考核、分类退出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则规范体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分类聘任呈现出从“人”到“岗”的变化;分类流动显示出从“计划调剂”到“市场引导”的变化;分类进修体现出从“获得型”到“发展型”的变化;分类薪酬发生了从“身份属性”到“业绩属性”的变化;分类考核有着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分类退出则表现出“行政决定”到“契约管理”的变化。新时期优化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就是
摘 要: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 “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不再是所谓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而成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物化意识)。以伯恩施坦为首的修正的马克思主义和以考茨基为首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放弃无产阶级革命,选择和平长入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方法论上,直接忽略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陷入资本主义实证的经验事实之中,强调其“科学性”的一面,丧失了认识上的总体性范畴,是庸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阶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