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要按规律办事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听课中节录了某次《湖心亭看雪》的教学片段:
  教师先带学生疏通文意——先让学生自己翻译,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教师不断追问:还有问题吗?直至学生不再应答。然后教师带学生赏析人物,理解文意——脱下“文言”的外衣,“文言文”也就成了白话文,因而第二阶段就进入“文”的学习。
  反思一:“言”与“文”是什么关系?
  其实这是很多教师文言文教学的设计思路。表面看来,板块清晰,积累扎实,细细想来,却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1.不符合人们阅读学习的规律。扪心自问,有谁的阅读,是不分青红皂白先“疏通文意”,再言及其他?在疏通文意中,有无感受、疑问?这些感受疑问是不是因为要“继续疏通”,完成任务,而弃置一旁?事实上,人们在阅读时,是边疏通边赏析的,这两项活动并不一定是有先有后,而是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的——最起码不会是翻译完全文,再回头理解赏析课文。
  再者,按照学习规律,人对知识的学习掌握绝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它应该是一个复杂的螺旋式渐进过程、反复过程。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对文言知识的学习,就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把所有字词知识一概讲清、讲透,再赏析课文。特别是一些虚词和生僻的实词,更不适合这样学习。即使是一些相对浅易,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也在高密度、大容量、脱离语言环境的背景下,“泯然众人”而得不到应有的强化。
  再次,人们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的,任何一个语句一旦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不但容易被曲解、浅解,而且变得索然无味。譬如《愚公移山》中的一个句子:“甚矣,汝之不惠!”教师先拎出它,然后逐字讲解疏通,最后指出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仅此而已。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内容,语言形式的变化必然引起内容的变化。至于这个句子为什么要倒装,又富含怎样的情味,就全部令人遗憾地丢弃了!这样看来,所谓的“积累扎实”不如说是“积累全面” ——面面俱到,等于未到。所谓的“板块清晰”,实际是对人们阅读的武断切割。“我为什么非得要翻译它?”学生或许就会这样想,因为这是一种教师“教”的思路,而非学生“学”的思路。
  2.使课堂教学琐碎、冗杂,缺乏整体感、整体美。教学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超越时空、文本,整合多种手段,只要这个手段是为了语文;“神不散”的“神”,既是文本的“神”,又是課堂的“神”。这样的教学,又像小说,情节集中,扣人心弦。
  “文言”和“文”的分离,违背了学习规律,破坏了文本之美,破坏了课堂之美。
  反思二:怎样处理“言”和“文”的关系?
  那就是问题引领,穿插跟进。即由教师提出一个个关涉课文理解的问题,学生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不得不”或“不自觉”地去疏通文意,积累知识;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再进行穿插:明确、比较、强化、纠正等。譬如,钱梦龙老师执教《愚公移山》,导入中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毛主席要在“七大”闭幕词中引用这个故事?然后要求学生用15分钟自学课文。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自然就能有的放矢。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钱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那小孩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爸爸同意吗?这两个问题,是考查对“龀”和“孀妻”的理解,学生在思考后恍然大悟。多次引领,多次穿插,螺旋跟进,渐入佳境。文言知识和课文理解相互交融、彼此促进,而且情趣盎然。再譬如“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句子,教师可以把它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对话的语境中去理解。比如可以问,这句话中智叟是怎样强调自己的态度的?学生就说,不但把“甚矣”置前,而且加一“之”字予以强调。这样就把句式表达和文意理解结合起来,而不至于表达是表达,文意是文意。
  又如,在教学《江雪》的深化拓展环节,在引导学生背诵全诗之后,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假设时光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了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认他为知己吗?
  这个问题问得巧妙!“会”与“不会”,都是一次对重点的再认识。但事与愿违,学生的回答竟然不着边际。
  反思三:精心设计为什么不能巧妙生成?
  对上述问题,听听学生的回答便会明白,学生对柳宗元在诗中体现的情感,有想当然的猜测成分。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学生不知道柳宗元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不解背景,自然只能望文生义了。这道题隔着一道弯,其实并不简单。
  学生可以不知道,教师自己可要清楚得很。不然,好端端一处设计,就在轻描淡写中浪费了。
  互动评课时,主持人提出一个问题:
  很多老师习惯这样说:“我们先来扫除字词障碍。”这字词是不是阅读的“障碍”?“扫除障碍”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对汉字的损害?字词教学很重要,但我们能不能探讨一条立体的、鲜活的、动态的方法?
  反思四: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汉字?
  汉字是一种文化,是文化的根基。
  但是语文教师说 “扫除字词障碍”,似乎又是稀松平常的事。细细想来,罪过可不小。一是把字词当作阅读的分外事;二是浓厚的贬义色彩,似乎这些汉字是来捣乱的,把它剔除了,铲掉了,才松口气。这对汉字何止是“损害”?
  立体、鲜活、动态地识字,是最好的办法。李卫东老师讲《黔之驴》,遇到“慭”字,李老师问,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个字记住?一个学生说:“‘来’了一条‘犬’,吓得我‘心’里怦怦跳。”学习《卖油翁》,遇到“睨”字,我问:“右边是这个字的声音,左边为什么是‘目’字旁?”学生说:“因为和眼睛有关。”我说:“那你们就‘睨’我一下。”于是全班同学都歪着头,斜着眼睛看我。我说:“如果你们真的这样看我,心里怎么想?”学生说:“轻视、看不起呗!”学习《木兰诗》,遇到“辔”字,我说:“谁能想个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说:“两根绳子拉着车,绳子系在牲口嘴里。”真了不起!连字形加字义都在里面了。汉字虽小,热量无限。这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学生岂能不喜欢汉字?喜欢了汉字也就喜欢了语文。音形义三结合,这不就是立体、鲜活、动态地识字?
  接着我又说了自己的困惑。假如在课上教师领着识字,好像是扎实了,其实,却有三大缺点:
  首先,教师一般采用齐读的方法,这样只关注了读音,忽略了字形、字义,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这是不完整的识字。
  其次,学生极少出错,那么字词教学是不是在做无用功?检查的必要性何在?
  再次,课上安排字词教学,学生大多课前就不再预习,因为反正老师课上要讲。
  但是,如果教师不在课上带领识字,采用“遇错纠错”的办法,寄希望于学生预习,虽有了针对性,但也有不少缺憾:
  第一,学生不够扎实,课后听写往往一塌糊涂。这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极为不利。
  第二,遇到错误,偶然性强,往往不带有普遍性。
  所以我们应当扬长避短,积极探索文言文教学的规律。按规律办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练、推理严谨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推敲不同的读法,可以提高阅读自学能力;深入推敲语言背后的寓意,又可以培养质疑与反思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推敲,则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和灵活性;而由此及彼推敲,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同时推敲活动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能发挥出数学本身的教育功能和数学语言的魅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推敲与发掘
张中行著《负暄琐话》中有一篇名为《熊十力》的文章,提到废名(冯文炳)和熊十力的故事。二人都治佛学,又都相信自己最正确,于是引起争论。张中行写道:“熊先生说自己的意见最
本文针对学生作文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从作文的题目、题材的选择、细节描写等方面入手,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This article aims at some p
五十年前,在课堂上,听略有白发的历史老师,讲到了马踏匈奴——她的眼里一下子闪出了光芒。第一次知道马踏匈奴我也猛然回过神来——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马踏匈奴。直觉告诉我他
A combin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CNTs) and titanium (Ti) modified with TiO2 nanotubes (TiO2 NTs) was fulfilled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bioactivity of Ti imp
(接上期)三、真君庙碑是打开相关历史问题的金钥匙(一)可以佐证相关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位名人说过,要检验一个考证结论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能够合理地验证和
美好,是一个抽象到发丝里的词,但我幼时总能找出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比如,在一大片草地边发现一群正在沉浸于劳动中的蚂蚁,它们那么小,但我仍然惊叹于它们油亮的铠甲和劳动的
本文收集整理了昆明地区70项工程资料,统计分析后得到粘性土、软土、粉土和粉细砂地基承载力f0及压缩模量Es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qc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昆明地区的经验公式。 In this pa
在我的记忆中,自己从未过过像点样的生日,更不用说有谁送过我生日礼物。如今,儿子懂事了,懂事的儿子从他每年都过得不含糊的生日中似乎悟出点什么,今年执意要为我举办生日晚
<正> 众所周知,我国的公有制企业实际上是在政府的外部控制和企业的内部管理双重制约关系下营运的。因此,要使公有制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就要同时对这两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