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对于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可以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和释放,在紧急关头、关键时刻则会爆发出磅礴伟力。抗美援朝战争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锻造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抗美援朝精神。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铮铮铁骨的生动写照。70年前,战火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燃起。这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党没有选择忍辱退让,而是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这种气魄和胆略来源于为和平而战、为正义而战、为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而战的强大决心,来源于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坚定意志。在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得到锻造和升华。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品格的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品格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精神资源,千百年来一直滋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7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因为他们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敬德保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了祖国安宁、人民幸福,广大志愿军将士舍身成仁、捐躯赴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铸就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 抗美援朝老战士雷树华向学生们展示荣誉勋章并讲述当年的经历。光明图片 夏晨希/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风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民族智慧在战争中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锤炼与升华,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深刻理解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稳步成长,更能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凝聚升华。抗美援朝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深远的启迪意义。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面对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局面,中国人民志愿军只有坚决出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才能粉碎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为了祖国,志愿军将士义无反顾,血染沙场;为了祖国,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为了祖国,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這场正义战争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成为创造战争奇迹的力量之源。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充分彰显广大志愿军将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壮举比比皆是: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辟通道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烈火焚烧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熔铸了志愿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锻造的伟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抗美援朝战争中,广大志愿军将士用铁脚板跑过了敌人的车轮子,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意志的力量战胜了钢铁,靠的就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正是靠着敢于向强敌“亮剑”的自信,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对党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祖国和人民面前是无比忠诚的战士,“党指到哪里,就冲到哪里”“为人民利益赴汤蹈火,心甘情愿”。在长津湖战役中,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他们身上那不辱使命的坚定理想信念、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成为革命忠诚精神的生动写照。
  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在这场正义之战中,志愿军将士前仆后继,舍生忘死,19.7万余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昭示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广大志愿军将士以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和高昂士气,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我党我军历史上,越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大关头、关键时期,越需要发挥伟大精神的激励作用,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民族风骨是一个民族的气节,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越是国家多难之秋、民族危亡之际,越是大敌压境、危机重重之时,越能激发中华儿女的钢铁斗志,彰显永不屈服的民族风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华优秀儿女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新时代,我们必须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敢于战胜任何困难和风险。
  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新时代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凝聚汇集14亿中国人民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不断书写中華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新时代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引导广大官兵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激发广大官兵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成为官兵的精神魂魄,更好展现强军胜战的新气象新作为。
  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历次大灾大难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个重要原因是善于总结运用民族智慧。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面对陌生的战场、陌生的敌人,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兵学智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必须靠科技创新抢占未来世界的高地。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要保持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力,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民族智慧,同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胆创新,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闯别人没闯过的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杀出一条血路”。
  (摘自11月3日《人民日报》。执笔:王强 刘光明)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第三届进博会上,“新发展格局”也成为外企高管口中的一个热词。  “中国内需潜力巨大,利好政策频出,国内大循环孕育的市场潜力为外企在華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外企高管们普遍认为新发展格局给在华外企带来了很多新机遇,都在思考如何适应新形势,把新机遇抓得更牢。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许多在华外企早已深深融入
我曾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工作多年,具体负责北京市大型群众活动的组织工作,多次有机会与周恩来总理接触,直接向他请示、汇报工作,聆听他的谆谆教导,感到十分荣幸。现把我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纪实如下,以表达对周总理的缅怀之情。    批示同意外国在华留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会开幕式    周总理国事繁忙,日理万机,但对小事仍非常重视,能以点见面,以小见大。记得1972年秋,国家体委在北京举行一次重要的国际体
点开支付宝,看一看自己每天贡献的碳减排量,再去好友的“森林”里逛上一圈,“偷”几个“绿色能量球”,已经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  当蚂蚁森林的“能量积分”达到一定标准之后,便可以解锁不同的树种,在生态脆弱地区种下一棵真正的树苗。而少用一个一次性纸杯,则能为植树造林贡献一分钱善款;多几公里“以步代车”,就可以为防风固沙一线的小树苗多浇一次水……  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蚂蚁森林带起了数亿用户
《流氓的盛宴》出版后,朱大可在自己的博客上不无欣慰地写道,“这部著述的出版,历经3年,走了将近60家出版社,最后才在作者对书稿充分自阉之后,由新星出版社接纳,获得出生证。”但是朱大可先生的这种欣慰好像也是太早了些,《流氓的盛宴》出版的时间正值2006年年末,各大图书媒体正忙于整理、评点和举办2006年十大好书、2006年十佳或百佳图书,甚至2006年十大被忽略的好书之类的活动。评论界更是好像提前通
日本职场一向是个不讲情面的大熔炉。职员从考入企业那天起,就自动变成一块小黑炭,入门即入土,燃烧即生存。20多岁进公司,打杂、背锅、下跪都过一趟,一熬熬到四十几,运气不好就被打发到角落,彻底边缘化,上司不爱、下属不听,人称“等裁员的窗边族”。  职场太苦了,于是日本电视人总爱给大众打造一些美梦——看这些年的职场剧,哪部不是爽到底 现实“996”,就有了《我要准时下班》,女主雷打不动6点回家;外包员工
上海出台户籍新政,持有居住证的常住人口如果符合若干条件,有机会获得上海户籍。此举被一些学者誉为“冰融”。户籍新政出台之前,不仅440万在沪持证人士翘首以待,中国其他地区也十分关注。最后公布的方案与一些人的期望还是有落差的,“几家欢乐几家愁”,肯定与非议兼而有之。  平心而论, “一步到位”是一种思路,“得寸进寸”也是一种思路,如果“一步到位”不太可能,“得寸进寸”也算得上一种进步。改比不改要好。改
郑永年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校长讲座教授  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中国政策丛书》主编  他是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85) 、法学硕士(198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1992) 、博士(1995) 。1995至1997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中美关系、中国内部轉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  历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
叶嘉莹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9月10日,96岁的她例行给南开大学新生讲开学第一课。坐在轮椅上,她中气十足,调侃自己的头发竟变黑了一些。  她习惯站着讲课,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但现在,她从家里的沙发上起身都需要保姆搀扶。她说自己“生命已在旦夕之间”,但仍要努力做到杜甫说的“盖棺事则已”那一刻。她每天手写论文、指导学生整理超过2000个小时的讲课录音。  哈佛、耶鲁等上百所高校都留下过她讲课的身影。刚回
1995年9月,第四届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下文简称“95世妇会”)在北京举行,这场延续10天的会议,在之后的25年間,不断被社会回顾和纪念。  世界妇女大会(World Women Conference)又称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迄今举办了四届。首届大会于1975年在墨西哥举办,1980年在哥本哈根、1985年在内罗毕分别召开。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
人类学家是什么人 在很多人第一印象中是这样一群人:前半辈子躲在非洲深处或者南太平洋上的偏僻小岛,埋头融入某个部落族群的生活,体察当地风俗与宗教仪式,从日常田猎婚丧到比较奇异的“割礼”之类;然后,用下半生写出一本书——这类书往往在专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却很少受到大众关注。  当然,这只是关于人类学家的刻板印象。人类学家有不同的定位,并不是所有人类学家都需要进行这样长期的人类学实验。尤其,当都市生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