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流氓”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ingkaoy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氓的盛宴》出版后,朱大可在自己的博客上不无欣慰地写道,“这部著述的出版,历经3年,走了将近60家出版社,最后才在作者对书稿充分自阉之后,由新星出版社接纳,获得出生证。”但是朱大可先生的这种欣慰好像也是太早了些,《流氓的盛宴》出版的时间正值2006年年末,各大图书媒体正忙于整理、评点和举办2006年十大好书、2006年十佳或百佳图书,甚至2006年十大被忽略的好书之类的活动。评论界更是好像提前通了气似的,对这本书保持了众口一词的缄默。朱大可曾说《流氓的盛宴》出版的经历本身“就是文化体制的一个镜像”,这句话更像一种谶语,预言了评论界面对这本书的失语。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因为本身被媒体忽略的原因,在我眼里它成为2006年最被忽略的好书。
  我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誉和偏爱,这种过誉之辞源于朱大可用“流氓”重写中国的文本历史以及对现代中国话语之境的深刻洞见,更源于那种强悍无比令人眼花缭乱,具有形式主义所谓的极度“陌生化”的书写文体。在我看来,朱大可是以对历史的文本性或者说历史的虚构性的怀疑和反思来进行自己“流氓学”书写的:即为什么一个看上去是被儒家学说全面掌控的国家却最终丧失了礼仪的特征?为什么痞子精神和痞子话语正在主宰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什么暴力美学日益支配着我们的文化?这一连串焦虑且饥渴的发问像一把嗜血之剑吞噬着每一个有着良知的思考者的内心,对这些问题的重视而不是忽视区分了一个个学者的良莠不齐。也正是这样的发问激发了朱大可对“流氓学”的深入探究。他最先的研究成果并非是《流氓的盛宴》,而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传诵一时被许多学人引用并模仿的《流氓的精神分析》。之所以提到这篇文稿不只因为朱大可在《流氓的盛宴》中以附录的形式收录此文——可见此文在朱氏心目中的地位——更是因为这篇文稿中已经初步具备了流氓学研究的历史全貌。大禹作为最初的失去家园者,是作为第一代的流氓出现的,这种惊骇世俗的论断给流氓继续的“正名”提供了历史的根基。而在《流氓的盛宴》中,当朱大可最终把“流氓”定义为“丧失了身份的离乡者,他持续地流走,并且保持了一个精神焦虑的容貌和社会反叛的立场”的时候,那种历史上被误读千年,被我们一直遗弃并且保持道德上的憎恶情感的流氓形象才日趋淡化出我们的心灵乃至精神视野。
  我们始终误读了那一个个流氓,那个我们一直看作是罪犯和道德沦丧者的流氓。而对流氓进行谱系学的梳理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所谓的“流氓”不过是那些丧失了家园、国家乃至最后的身份的“流亡者”。原来“流氓”的精神一直在我们的血脉中汩汩流淌。
  朱大可曾经说要把此书献给我们这个时代,我理解意义中的这个时代是指韦伯所谓的世界除魅,上帝隐退,一切本为神圣的东西都逐渐瓦解的时代。这也是哲人施特劳斯所谓“我和你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不能信仰,我必须寻找在一个不能信仰的时代中如何生存下去的可能性”的时代。在我看来,朱大可先生“流氓”身上的重重迷雾,给一直被误读的“流氓”正名正是为了给自己如何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继续生活的可能。
  对“流氓学”意义的重大分析我只能管中窥豹探究到此。事实上,我觉得《流氓的盛宴》中最具独创性的有两部分:其一是在第三章中对“流氓话语”作出细致而新颖的区分,指出现今的流氓是借用色语、酷语和秽语进行自己的“话语狂欢”和“话语盛宴”;其二是用“流氓”这个新颖的角度对中国的文学史、美学史、建筑史、绘画史、音乐史等领域进行颠覆性的书写。虽然限于篇幅和个人视野的有限性,几乎每个领域都是浅尝辄止,但是暴露出的那种囊括整个中国各个领域历史的野心,让这本《流氓的盛宴》走出了以往学者著书专业化、狭隘化和千篇一律化的研究视野,焕发出与众不同的犀利而睿智的光彩。
其他文献
政 治  16日 人民日报报道: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17日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广东,背靠南岭,面朝南海,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之一,长期以来得风气之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这片热土见证了中华民族追赶时代、迈向富强的壮阔历程,也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创新、开拓新路的执政奇迹。  深圳经济特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篇杰作。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这里,发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动员令。  2018年10月,在庆祝改革开
→ 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發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摄→ 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大会。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
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召开前,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名义敬献花篮仪式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丹东抗美援朝纪念塔和朝鲜平壤中朝友谊塔、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等四地隆重举行。  23日上午8时45分,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敬献花篮仪式正式开始。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名义敬献的花篮摆放在烈士纪念碑正前方。花篮红
如果我们相信这本书就是张爱玲的自传的话,那么我们就能从书中了解到一个男人的无情和一个女人的多情将会蜕变成怎样苍凉的悲剧。    “九莉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张爱玲《小团圆》的开头,雨下在九莉的天空,也下在张爱玲的心头。虽然张爱玲口口声声说自己写《小团圆》是为了讲一个“热情故事”,可是从故事叙述的笔调来看,依旧是张爱玲最拿手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历久弥新。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今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仍旧以雄赳赳、气昂昂的精神状态,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经过前两届的成功举办,进博会正成为在全球广受欢迎的贸易盛会。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饱受冲击,全球贸易期待复苏契机,中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在此情形下,第三届进博会如期召开,是中国所需,更是世界之盼。“四大平台”作用凸显  第三届进博会是中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进博会可谓意义特殊、作用重大。
今年以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第三届进博会上,“新发展格局”也成为外企高管口中的一个热词。  “中国内需潜力巨大,利好政策频出,国内大循环孕育的市场潜力为外企在華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外企高管们普遍认为新发展格局给在华外企带来了很多新机遇,都在思考如何适应新形势,把新机遇抓得更牢。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许多在华外企早已深深融入
我曾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工作多年,具体负责北京市大型群众活动的组织工作,多次有机会与周恩来总理接触,直接向他请示、汇报工作,聆听他的谆谆教导,感到十分荣幸。现把我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纪实如下,以表达对周总理的缅怀之情。    批示同意外国在华留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会开幕式    周总理国事繁忙,日理万机,但对小事仍非常重视,能以点见面,以小见大。记得1972年秋,国家体委在北京举行一次重要的国际体
点开支付宝,看一看自己每天贡献的碳减排量,再去好友的“森林”里逛上一圈,“偷”几个“绿色能量球”,已经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  当蚂蚁森林的“能量积分”达到一定标准之后,便可以解锁不同的树种,在生态脆弱地区种下一棵真正的树苗。而少用一个一次性纸杯,则能为植树造林贡献一分钱善款;多几公里“以步代车”,就可以为防风固沙一线的小树苗多浇一次水……  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蚂蚁森林带起了数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