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临时展览优化方向分析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catca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丽水市博物馆为例,探讨如何优化提高博物馆临时展览举办水平,从多方面分析临时展览可优化方向,以期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临时展览;优化
  博物馆的主要内容即是展览,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主要是通过陈列展览完成的,作为向公众展示的最主要、最重要部分,不断精进此方面工作方式是文博工作的必然要求。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都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博物馆临时展览的水平不断提高,展览数量也多有增长,许多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形成共存、共发展的良好格局。
  1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意义与作用
  博物馆除了突出本馆特色、本地内容的固定展览外,为了完善补充固定陈列,求新求变吸引观众还常设临时展览。临时展览在博物馆工作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基本陈列,临时展览选题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能有效辅助基本陈列,在深度和广度上帮助博物馆拓宽边界,激发观众参观欲望,某些效果是基本陈列无法代替的。①
  1.1 丰富陈列内容,辅助基本陈列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展览工作的根基,通常多年不会更改。博物馆作为直接面向公众的文化部门,若展览内容长久没有改变和更新,参观过的观众不会多次重复参观,观众就会越来越少,只有不断展示新内容,才能有效维持对公众的吸引力。临时展览形式多样,选题不受限制,内容五花八门,一些极珍贵的实物资料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在基本陈列中长期展示,但是又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通过临时展览便能实现文物保护和文化宣传的统一。
  1.2 紧跟时代脉搏,发挥教育职能
  博物馆陈列人类和自然的重要文化遗产,是集艺术性、教育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公共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展览教育人、鼓舞人。临时展览灵活性强、选题自由、形式多样、容易更换、无时间限制,这些特点使临时展览能更贴近社会,从更多角度弘扬民族文化,也更适合反映时代热点,弘扬主旋律,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3 增加业务实践,提高展览水平
  陈列展览是一个博物馆的主业,展览水平的高低代表了整个博物馆发展水平的高低。每一个临時展览都是一次展览工作的全流程实践,能带动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展开和进步,促进各部门间的团结协作,不断磨合提升,共同发展,为业务创新和发展提供坚实土壤,形成良性循环。
  1.4 增进交流合作,博采众家之长
  举办临时展览,博物馆应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与其他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不拘一格地实现文物资源的再整合、再表现。通过临时展览将一些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物组成专题展览,这样不仅能提高人气,还能为人们重新认识中国古老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②例如,2016年丽水市博物馆与保利艺术博物馆、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合作,分别于5月20日、11月18日在北京和丽水举办“远山晚翠—龙泉窑精品展”; 2017年9月18日,与浙江省博物馆、桐庐博物馆合作举办“刀与笔—姚思铨与浙江抗日救亡”展览。以上临时展览的成功举办,对博物馆馆际藏品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优秀展览的推广与引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临时展览优化方向分析
  2.1 精选展览主题
  临时展览主题灵活可变,在选题时要注重发挥这一优势,关注时事和热点,关注人民群众的喜好和关切,提升展览主题的受众面和关注度,也为整个展览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例如,2015年10月15日,丽水市博物馆在新馆开馆当天与保利艺术博物馆合作举办“圆明园国宝暨南北朝石刻佛像展”,在15天的展期里吸引了10万余群众前来参观,期间辅以各路媒体宣传,为新馆造势的同时,让当地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一睹圆明园兽首的风采。与此同时,立足地方文化、贴近百姓生活的展览也广受群众欢迎。2016年10月,丽水市博物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片展—浙西南抗日战争人物影像展”陆续送入各个社区;2018年9月14日,举办“丽水抗美援朝老战士捐赠文物展”。这些临时展览从普通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出发,贴近群众生活,紧跟社会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之余,也大力弘扬了正能量和主旋律。
  2.2 把握时间节点
  除了选题之外,推出展览的时间也是需要重视的因素,尤其是一些突出纪念意义的展览,只有在适当的时间节点推出才能借势发力,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为此需要梳理工作流程,反推筹备时间,分解细化各部门工作,团结协作按期完成各项工作内容,使精心准备的临时展览能够在适当的时间节点和广大观众见面。例如,201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丽水市博物馆与丽水市档案局、丽水军分区、浙西南革命纪念馆、丽水市侵华日军细菌受害者史料研究会等单位合作,于8月1日同时举办“瓯括烽火—丽水‘建军90周年·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文物展”“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百名将军书法展”两个展览。此外,寒暑假是发挥博物馆作为青少年儿童课外教育基地的社会职能的重要时间段,2016年8月19日,丽水市博物馆与浙江自然博物院合作举办“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展”;2018年6月29日,与中国湿地博物馆合作举办“‘湿地精灵·蝶影缤纷’蝴蝶文化展”。这些展览充分照顾了青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辅以配套的社会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参观人数众多,评价普遍较高。
  2.3 筛选高质量展品
  临时展览的核心还是展品,展品的质量高低影响展览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筛选临时展览的展品时,尽量选取较珍稀、有代表性、文化艺术性高的展品。例如,2016年12月30日,丽水市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合作举办“礼乐之邦—河南夏商周文物展”,精选河南出土的夏商周时期105件(套)文物,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向老百姓展示了这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2017年12月29日,与随州市华夏博物馆合作举办“探妙天工有奇术—中国历代玉器·骨器专题展”,精选历代玉器、骨器精品384件(组),带领老百姓走近中国古代玉器、骨器发展广袤而深邃的历史与艺术空间中,较高的展品品味和质量,受到群众和业内人士一致好评。
  2.4 匹配展览规模创新展览形式
  临时展览经过前期确定选题、筛选展品等展览内容方面的工作,还需在展览形式上下功夫,如展品来源、资金投入、展览规模和展览形式的设计,尽量做到展览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为此,举办临时展览时博物馆不仅可以与其他博物馆合作,必要时也可以与民间资源合作办展,给参观者更全面、更新颖的参观学习体验。2020年6月13日,丽水市博物馆与本地民间私人收藏家吴健合作举办了“丝路瑰宝 吉金鉴古—‘一带一路’中古铜器特展”。该临时展览是丽水市博物馆首次与民间收藏家合作,由丽水市博物馆负责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并提供展览场地,由藏家提供精品铜器作为展品,共计近200件的铜器囊括了宗庙祭祀、文人赏玩、府学供器及民间陈设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次利用民间藏品为博物馆临时展览助力的成功尝试。
  2.5 加强宣传工作
  临时展览最重要的特点和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临时”,针对性、时效性极强。在有限的展览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群众知道展览且对展览感兴趣,宣传工作尤为重要,若展览本身质量优秀,但却因为宣传不到位,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对博物馆和观众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宣传方式和手段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除为每场临时展览设计制作相应的宣传折页、海报外,丽水市博物馆在利用新媒体进行线上宣传方面持续发力,如在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介绍近期展览,同时也在线上加强展览与观众群体的互动,提升展览的交互性。展览宣传是单方面的输出,还应注意收集观众的反馈并及时做好交流互动,让整个宣传工作立体全面,从侧面丰富宣传效果。①
  当然,临时展览能够成功举办,其影响因素是很多的,每一个博物馆工作者都为此尽心尽力、孜孜以求,除上述分析的几个方面外,上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乃至普通民众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为把各式各样跨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传承下去,在新时代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博物馆需要不断探索,完善临时展览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博物馆馆藏资源保护的“活化”利用理念成为新时代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八大山人纪念馆馆藏资源的“活化”利用,从馆藏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出发,分析国内外博物馆馆藏资源“活化”利用发展现状,明确核心概念,提出“活化”利用对策,有助于八大山人纪念馆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馆藏资源;活化利用;对策  1 八大山人纪念馆综述  八大山人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青
期刊
摘 要:棠樾古民居是皖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规模宏大且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对研究该地区历史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棠樾古民居的实地调研,结合现有保护技术,对棠樾古民居的整体保护进行探讨。  关键词:棠樾;古民居;规划;整体保护  古民居保护是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古民居凭借独特的建筑风貌、重要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古韵氛围成
期刊
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我国纸币的历史由来已久,它萌芽于唐末,开始于宋朝,盛行于金元,发展于明清。文章通过梳理历代纸币发展沿革,采用对比分析法进一步探析明代纸币大明通行宝钞和清代纸币大清宝钞与户部官票的产生背景、特点和流通使用及其价值。  关键词:大明宝钞;大清宝钞;户部官票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纸币的国家。我国古代纸币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它萌芽于唐末的飞钱,产生
期刊
摘 要:娘寨的保护修缮,采取“修旧如旧”原则,重点修缮现存建筑,部分已失去原状有充分依据的可以实施适当修复。在做好娘寨安全维护的前提下,积极向公众开放,让娘寨走近百姓。娘寨保护修缮后,社会效益明显,村民发自内心地认同这里,认识到娘寨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要保护利用好它,要对它有敬畏之心。  关键词:保护修缮;活化利用,社会效益体现  娘寨坐落于福建省闽清县璜镇良寨村,建于清代,相传为一妇女所建,故
期刊
摘 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成为中国革命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86年10月,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之前,党中央国务院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甘肃会宁建设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会师园)和10多处战斗遗址纪念地,促进了甘肃会宁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而甘肃会宁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宣传,形成了互为补充、宣传和渗透关系。文章以会宁红色旅游为例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各博物馆在展陈形式设计方面发展迅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对馆内藏品的研究。科学准确地把握好博物馆展陈方向的定位,在系统梳理馆藏特征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优势展陈主题,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藏品蕴藏的历史文化基因选择好展陈重点和内容,预先规划好易于实现观众与文物对话交流的展陈形式设计思路,能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坚实的文本基础和专业知识保障,并最终策划出优秀的展览,实现博物馆自身的价值。
期刊
摘 要:时代在变化,目前长城防御功能已经消失,人们和长城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将更多具有现代感、时尚感的元素融入到历史文化遗迹当中去,并且将现实生活当中丰富的元素和历史遗迹进行整合,才可以让长城这种历史文化性遗迹展现出新的面貌。文章以山西长城段为例,对古建筑的活化利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山西;长城;活化利用  2006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对长城的开发利用行为加以规范,明确了
期刊
摘 要:龙凤纹是一种典型的装饰纹样,多描绘龙与凤相对飞舞的画面。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都是祥瑞之物。龙凤相配便呈吉祥,习称“龙凤呈祥纹”。蜀锦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织锦之一,龙凤纹样是其常见纹样之一,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纹样。从唐代开始,蜀锦上的龙凤纹样随着人们的文化及审美变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人们不断丰富变化龙凤图案样式,并赋予其不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蜀锦;龙凤纹;装饰
期刊
摘 要:明代万历后期,版画作品的创作越来越多地向文人意趣靠拢,明末这一现象更为显著。文章以明末湖州的刻书家凌濛初为例,通过分析其家族背景及生平活动,并结合其他刻书家的相关信息,来探究明末刻书家的多重身份;同时从刻书家具体的出版活动入手,分析该群体的职能以及对版画发展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刻书家;凌濛初;明末  1 刻书家凌濛初  凌濛初(1580—1644),公讳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
期刊
摘 要:研学旅行是将校内外课程资源有效相互衔接、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的新途径,目的是让孩子们拓展思维、开阔眼界,走出学校的大门,走上社会,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博物馆资源;开发;研学项目  天水市博物馆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博物馆资源开发教育项目,让学生们在研学旅行体验中深度学习,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亮点之一。研学旅行是将校内外课程资源有效相互衔接、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的新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