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程千帆、吴新雷先生的《两宋文学史》——兼谈文学史编写的若干问题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下上面的标题之后,我首先想起的是1985年在洛阳唐代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上,千帆先生对中青年学人大意如次的一段谈话。先生就当时学界“新思潮”与传统方法的论争提出两点意见:一是要尽可能详尽地占有资料,尽可能深入地研究文本;二是要加强外语学习,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种种新思潮的实质,丰富研究的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走出新的路子来。
其他文献
当前,中华文化元典《诗经》已成为世界汉学研究的热点,各国译本和相关研究的名家名著辈出.了解和研究中华人文学术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从17世纪西方学者以拉丁文《诗经》译本向欧洲译介开始,三百年来,我们对于国外《诗经》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为此,本丛书旨在选择国外传播最早、最广的《诗经》译本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这是蔡仪先生的遗著《新美学》(修改稿)第三卷中的一章,在论述艺术的表现中涉及了不少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和绘画的创作问题,对古代文学研究亦很有启发。本刊在发表时,稍有删节。
民族的文学气质是民族的基本人生态度、价值尺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审美理想等在文学上的表现,是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土壤孕育的结果。中国古典文学的气质大体说有如下四点:一是作家儒道互补的人生态度;二是文学观念上重安邦治国的文以载道意识;三是讲究韵味意境的抒情风格;四是故事性艺术中的历史意识、类型化人物及对圆满结局的追求。其中前两点指贯穿于大多数古典作品中的思想主线;第三点是古典文学共有的美学风格,但在诗歌性体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第四点为作家在故事性体裁中处理内容和内形式时常用的思维模式。
第二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6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枣庄举行。《金瓶梅》一书早已流传海外。日本于十八世纪末,欧洲于十九世纪中即已有人研究和评介,至今它已有了日、英、法、德、俄等十三种译本,成为中国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参加会议的近一百三十位中外学者中,除了我国著名的吴晓铃教授、王利器教授等老专家外,即包括了法文本译者雷威安教授和德文本译者已故祁拔兄弟的后裔维伯夫人和伯尔纳夫人。
一 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第四章附《读莺莺传》,是论元稹《莺莺传》的。读了陈先生的《读莺莺传》,有点疑问,想提出来讨论一下。
翻开有关文集和辞书查阅嵇康的生平,都能看到以下简介:“嵇康,字叔夜。谯郡钰人,与魏宗室通婚,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从古至今,这已成为一个定论了。然而,我们追根寻源地去探索这个问题时,却发现了大量的疑窦。
李白集有《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詹镁《李白诗文系年》谓当作于天宝初未入翰林时。稗山《李白两入长安辨》一文提出,李白在开元二十六年夏至开元二十八年春曾游过一次长安,认为赠卫尉张卿诗应作于此期间,但未考此张卿是谁(见《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1962年出版)。
一部《水浒传》,最令人感到困惑的人物,莫过于天王晁盖了。没有哪条史料提到,在宋江之前,起义军中尚有一位开山领袖存在。宋江本人是三十六位好汉的总头目,大概也便是这支队伍的创始人。至于晁盖,正所谓“名不见经传”者也。那么“晁盖是《水浒》作者凭空虚构的文学人物吗?也不象。小说家为什么要在一部以歌颂宋江为主的英雄传奇中,虚构出一位创业开基的领袖,压在主人公头上呢?
卓人月,字珂月,别号蕊渊,明末仁和(今杭州)人,戏曲家、曲论家、诗人。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创作了杂剧《花舫缘》(今存《盛明杂剧》本),悲剧结尾的传奇《新西厢》(已佚,仅存自序);诗词曲文作品汇为《蕊渊集》十二卷、《蟾台集》四卷、《卓子创调》、《卓珂月遗集》等(后两种今未见);又与徐士俊合辑《古今词统》十六卷附《徐卓晤歌》一卷(今存崇祯癸酉刻本),西陵山水,孕育出一位文学奇才。
今年是西安易俗社成立8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市艺术研究所、西安市戏剧研究所发起的第四次全国近代戏曲文学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7月3日至7日在古都西安举行。来自各省、市的专家学者50余人就近代戏曲改良运动及易俗社的功绩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