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如何激发并保持孩子的学习热情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教育这么多年,你若问我最珍视的学生品质是什么,我会说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的主动性从哪里来?是与生俱来的,好奇与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很多不当的教育手段都会让孩子丧失这些天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家长们也越来越会看重一些外显性的指标,当然包括分数,这种认识正在给所有的教育参与者施压,包括教师、校长、学生和家长自己,整个教育都处在一种高压的状态下。凡事都要求快和高效,不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让他们先产生兴趣,剥夺现实学习生活与他们梦想的联系,这样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很难再维持。
  陕西宝鸡高新一中虽地处城乡接合部,也不可避免地处于这种社会压力下,如何在这种急于求成的压力下更多地保持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慢下来,尽可能地向老师、家长倡导广义上的学习。学习是什么呢?处于成长中的学生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人类生活中的很多基本能力、技术、经验等,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统统都可以称为学习。然而,在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心中,学习一词只接近于学校教育中的学习了,即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如练习、反复体验)等手段获得课程标准上要求(或者说考试要求)的那些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不少人硬是把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当成了孩子的唯一任务,再加上功利化、简单化、冷漠化的压迫式学习方法,学习被大大窄化了,尤其是在当前这种高压的社会环境下,所谓学习无非就是做题、做作业、考试答卷,连做实验、做活动这些让知识来得更慢些的“低效”方式都不能算做是学习了。在学习内容上,有的教师更是喜欢把学习简单化为对知识点的高效掌握,记下了、能做题了就过了。这种意识和观念带来的一个恶果就是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也越来越不宽容了,一些老师和家长都看不惯孩子“不学习”的状态,孩子们玩耍,聊天,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做一些感兴趣的事、做家务好像都是在浪费时间。我常常会在各种场合向成年人普及大学习的意识,尤其是家长必须有这根弦,孩子们做的“闲篇儿”很多时候都会对他们人生有价值,但我们现在看不出来。比如,就我的教育经历,从来就不参加群体玩耍的孩子,其人际交往能力一定会非常差,成年后就很有可能无法正常融入工作团队,其生活中的情商也一定会成问题,所以每天都要给他们一些自由时光,供他们自由学习任何知识、技能,或者只是玩耍。
  多元评价意识。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校方的评价左右着师生的观念。教育要有包容意识,也要有多元评价。我们一直都在坚持学科本身没有主副之分,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意义,所以对每门课的评价都有同等的价值。这里不是要求孩子每一学科都要优秀,正相反,只要有一科还不错的孩子,就一定要对其进行表彰和肯定,尤其是所谓的副科成绩好的孩子,社会对他们的肯定不足,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多给予一些肯定。正面鼓励和肯定是孩子保有学习热情的原因,对孩子某一方面符合实际、真实的肯定,很可能会带来孩子全方位的进步,为孩子提供丰富发展的可能。就现行开设的课程中,所有各科成绩都差的孩子有,但很少,只要真正做到不搞课程歧视,给“副科”优秀的孩子多一些肯定,就能让不少孩子保
  持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学校生源状况复杂,学生程度差异巨大。包容多元的评价思想让我们找到了评价的根本,这就是看动态、看变化、看增量、找优点。
  尽可能丰富,提供他们想要的。仅仅是国家课程还不足以展现所有孩子的优势和特长,我们鼓励教师以自己的能力开设更多的校本课程,这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同时也给多元评价体系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开设了如下的延展性课程:语文的文化研修、美文欣赏,数学的趣味与技巧、微课制作与运用,英语的演讲与朗诵、原版英语电影赏析、英语故事会,理化生学科的无土栽培、宇宙探索,政史地学科的中国旅游地理、宝鸡历史人物、法律在我身边等;也开设了如下的兴趣特长课:播音与主持、用镜头看生活、校园电视台、舞蹈、声乐合唱、钢琴、篮球、足球、乒乓球、举重、田径、散打、跆拳道、美术素描、书法国画等课程……每门课程都有严格的评价体系,这样几乎可以让所有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点,他们做得好,我们也就有了表扬他们的理由,他们也就有了成长的落脚点。
  简单重复学习危害很大。重复学习是兴趣的敌人,也是对好奇心的打击。我想强调的是作业,作业要讲究智慧有效,要呼应课堂,但绝不能简单重复课堂。学生每天用于写作业的时间极其有限,只有2小时,好的作业一定是那种有研究价值的作业,让孩子感到新鲜,让他们能思索。当然,有些课程要求课下作业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多次练习,熟练了才能达到课程要求,但不是简单重复,内容或方式一定要有所区别,有新的角度和趣味。
  没有书香的校园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努力构建书香校园,设立了13个开放式“悦读吧”,让书遍布在学生课余生活的每个地方,每个班都设有书柜。我们经常开展学生间的书籍交流活动,班级中有一个读书委员专门负责此事。每个年级都有图书志愿者,轮流值班整理图书、推荐好书、维护阅读现场。学校规定,语文教研组是校园阅读的主要推动者,课堂上要渗透一些读书体会,推荐好书要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书香校园就是要影响孩子,让他们成为自觉的学习者。有时候你苦口婆心地去劝学,效果不一定好,但身边这么多的读书者都是最好的榜样,身边还有这么多包罗万象的书,说不準哪一本就能打开一个孩子求知的心门,让孩子升起一种主动探索的热情。
  因材施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就是在保护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我们已经开展了选层走班和选课走班的实验,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可以按照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堂听课,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有特长的学生也可以自愿参加适合自己特长的社团,参加自己喜欢的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只要孩子心中一直都有“我要学”的想法,一切教育活动都会变得简单。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近几年动词是高考中的热门,而动词的时态与语态也是常考的范围。俗话说:“哪里痒,挠哪里”。因此对于时间宝贵的高三学生来讲,针对性复习尤其重要。下面针对高三语法复习阶段再设计被动语态教学。  被动语态是动词语态的一种形式,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在考题当中以三种形式出现:1、选择题;2、改错题;3、科技文阅读理解中。  一、针对选择题,出题人的切入点会涉及两大块:A、各种时态下的被动语态;B、主动形式
高职学生入学分数普遍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导致他们在踏进校门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学习态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显特点。从教20余年,对高职班的班主任工作,做出了一些探究和努力,现呈现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用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爱护学生。针对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外部环境的特殊性,我在第一堂班会课就对学生强调:安全第一;健康第二;学习第三。  让学生体会到:
自家网成立以来,一直都有川渝黔滇宗亲的身影,算起来有六七个年头,但西南寻宗之旅,一直未能成行。这次趁送家人到成都夏令营之际,特约子明本家一起,开始了久想成行的西南寻宗之旅。其间一点一滴、各人各景,都难以一一道来,只能随心发挥。  成都汪杰——救灾先锋 家族砥柱  泸州汪氏的活动,一直以来,印象深刻。象每次的清明会都盛况空前,湖南卫视的汪涵也主持过。很早都组建了助学等公益基金,2004年也进行了续谱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明确地说过:“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到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这段话将读与写的实质揭示得非常清楚,说明读与写是相通的,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语文课标》中也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读写结合作为语文教学策略,指导语文教学全过程。”这里所说的读写结
各位嘉宾、各位宗亲:早上好!  我受威信县汪氏宗亲联谊会筹备组的委托,就下面三个方面的认识与大家交谈,不当或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宗亲批评指正,并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建议。  一、汪氏——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人们常说:本固根粗,源远流长。追溯历史,自轩辕黄帝至得姓始祖颖川侯知,我们是黄帝之后裔,我汪氏属百家大姓之一,枝繁叶茂,人丁浩繁,早已遍布全国大江南北东西和海外,至今大约有五百多
在我国,估算引入数学教材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便明确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标准》对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在第一、二学段中分别提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刘华)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习近平欢迎阿祖莱总干事首次访华。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相联。人类文明是多元并存的。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我们一方面坚持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提高文明素质,一方面秉持“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传统理念,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尊重,交流互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学生识字,要对所学的字进行多次反复读写练习,才能牢固掌握。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学龄小、思维和概括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另外,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要让学生把意义不同的字区分清楚,使用正确,写得正确,不经过多次反复和课外识字巩固的指导是不行的。每堂语文课只有40分钟,儿童的集中精力20分钟左
一年级学生,都是刚从爱唱、爱跳、说玩中跨进校门。他们的天真活泼,爱说爱动,自己的行为约束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题上,有时要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我们对他们的这些行为应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时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延误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