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73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是图书馆联盟的一种特殊模式,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是该类型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市北仑区政府共建的北仑图书馆采取“统分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在“统分结合、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下,探索了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跨系统合作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同时,对北仑图书馆5年的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地方政府; 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馆联盟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6-0099-05
   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本着联合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合作共建的图书馆。”[1]国内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实践主要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这种新型实体是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的学习中心、文献信息中心和文化休闲中心。[2]有学者指出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模式有三类,即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各自管理、各自运营;统一管理、各自运营。其中统一管理、各自运营模式更容易实现和操作。[3]然而,这种跨系统的合作模式在实际融合管理运作中出现了体制机制不健全、运作资金不足、服务意识落后等问题,因此创新和完善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模式,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4]本文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市北仑区政府共建共享的北仑图书馆为例,通过5年来合作运行管理的实际经验,探讨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运行管理模式、困惑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北仑图书馆概况
   (一)校地共建图书馆的缘起
   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于1998年,共建新馆前图书馆临时搬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教学楼内,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设备设施较为陈旧。原北仑区图书馆建于1988年,由英籍华人、已故顾宗瑞先生(香港泰昌祥集团创始人)爱子顾国华、顾国和兄弟捐资兴建,馆舍位于宁波市北仑城区星中路4号,命名为“北仑区宗瑞图书馆”,建筑面积为2050平方米。[5]随着北仑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外来人口逐年增加,2006年,公安部门登记的暂住人口320328人,户籍人口与外来暂住人口之比为1:0.9,已成为辖区人口发展的主要增长点。[6]人民群众的文化信息需求日益突出,原有的北仑区图书馆已无法满足区域居民的文化需求。同时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服务的呼声日益高涨。2005年7月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上,讨论通过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该宣言指出:“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打开高校围墙,实现最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是高校图书馆追求的崇高目标[7]”。在此背景下,2009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人大代表在北仑区人民代表大会期间递交了共建现代化北仑图书馆的提案。
   (二)北仑图书馆管理模式
   2010年北仑图书馆工程正式启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仑区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北仑图书馆管理工作委员会,共同协商北仑图书馆办馆模式、运作机制和发展规划,指导北仑图书馆开展工作。2013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仑区文体局签订了《图书馆资源共享项目合作协议》,明确了区域性跨系统资源共享的建设目标,为北仑图书馆建设和顺利运作奠定了基础。合建后的图书馆保持原有两馆在人员编制不变、领导班子不变,在经费和资产归各自图书馆所有的前提下进行合作。有学者指出这是一种松散融合型的校地共建图书馆管理模式,没有进行实质性重组。[8]
   北仑图书馆管理委员会负责任命北仑图书馆总馆长,并对重大事务进行决策。总馆长负责协调两馆日常合作工作,副馆长分别负责各自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北仑区图书馆以科普少儿类文献为主,建立了众多的图书流动站和农家书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专业学术类文献为主,在地方企业建立了科技情报站,开展文献传递和专题服务。两馆文献资源互为补充,同时面向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和北仑区居民服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参与两馆图书整理、文化宣传、资源推广等工作,对北仑图书馆顺利运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北仑图书馆机构设置如图1。
   (三)北侖图书馆建设情况
   北仑图书馆位于北仑城区中心地带,馆舍外观建设一体化设计,建筑考虑了功能与形式的内在逻辑性、阅读使用者行为与建筑空间互动性等内容,使北仑图书馆外观和内部设计既有两馆共享的公共区域,又有两馆相对独立的空间[9]。功能布局兼顾了文化部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教育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标体系》等规范和标准。同时配备4台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1个少年儿童图书馆、9个街道乡镇分馆、70家基层图书流通站、205家农家书屋、9家科技情报站。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图书馆,给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和北仑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学习氛围。
   二、统分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市北仑区政府共建的北仑图书馆,采取“统分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从顶层设计、资源建设、运行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探索了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跨系统合作的有效途径,具体如表1所示。
   三、共建共享社会成效
   (一)合作共建,节约经费
   校地融合型图书馆一般由当地市财政和区财政共同出资建设,如北仑图书馆由北仑区人民政府出资1.6亿元、宁波市教育局出资1亿元共同兴建。这种投资建设模式解决了高校图书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新馆场所、文献资源、设备设施可以共同服务于高校师生读者和区域市民读者,提高了文献资源和设备设施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复建设问题。    (二)服务惠民,效益倍增
   北仑图书馆自2014年2月开放后,到馆读者人数大幅度提高,图书借阅量迅速上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向北仑区居民开放,对区域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北仑区图书馆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丰富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及其子女的娱乐休闲生活,两馆合作实现了1+1>2的目标。北仑图书馆共建共享前后数据对比如表2。
   (三)弘扬文化,提升品味
   北仑图书馆根据各类型读者的特点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如惠民送书、知识竞猜、经典诵读、读书征文、小朋友讲故事比赛、书香家园、宁职艺韵、真人图书馆等。为了进一步丰富广大读者的文化生活,提升读者的文化修养,北仑图书馆举办了各种学术讲座、科普讲座、书画展、科技展览、音乐会等。例如,以“九峰讲坛”为平台,邀请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著名学者、专家等来“九峰讲坛”开展高层次讲座,以“宁职艺韵”为桥梁邀请国内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来开演奏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市民走进图书馆。图书流动站、农家书屋、科技情报站数量不断增加,文献资源和阅读服务通达城乡,对提升区域市民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一)校地融合程度较低
   由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北仑区图书馆在共建共享后,原有的领导班子不变,图书馆经费来源各自独立,人员编制不变,资产划分明确,因此“共建共享”主要表现在馆舍共建共用、文献资源协调采购、物业统一托管等方面。北仑图书馆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管理委员会,北仑图书馆馆长汇报总馆年度工作情况,并对重大事项进行协商。实际上两馆日常运作相对独立,相当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向区域市民开放,服务地方,同时北仑区图书馆向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开放,服务高校师生读者。校地融合程度较低,缺乏常规的、稳定的协调管理和监督机制,校地融合共建共享的作用发挥不足。
   (二)经费无法统一运作
   北仑图书馆除了在馆舍建设上经费来源统一,新馆建成后两馆的建设经费和资源采购经费各自独立,文献资源、家具设备等资产归各馆所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每年仍然按照《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标体系》的要求向学校争取图书馆运行经费。北仑区图书馆则根据公共事业发展需要向北仑区文体局争取每年的运行经费。北仑图书馆总馆长对于两馆主要经费使用均没有审批权。因此,从整体上来讲,该模式在共建共享后续发展中并没有节省各自图书馆的经费,无法统筹所有经费推进北仑图书馆整体发展战略。
   (三)基层馆员合作问题
   北仑图书馆在合作过程中,虽然能够逐步理顺合作方式和工作流程,但是两馆基层工作人员由于缺乏集中培训、缺少交流互动,对顶层设计、共建共享理念理解不足,在最初的合作中出现抵触心理,造成基层合作不顺畅,后期得到逐步改善。另外,两馆的合作造成部分员工工作量增加,馆员的收入并不会因为工作量的增加而得到利益补偿。同时,由于人员编制和薪水来源各自独立,因此无法建立统一的员工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馆员工作的积极性。[10]此外,还出现了北仑区图书馆馆员专业学科知识欠缺,为高校师生提供专业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面对形态各异和特殊群体的社会读者,在服务方式方法等方面经验不足的问题。
   五、共建共享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不断完善管理模式
   在北仑图书馆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北仑图书馆理事会,负责确定北仑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根据决策权力机构、管理执行机构、监督约束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和精干高效的原则,明确图书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促进图书馆与高校、政府、社会公众等的沟通。同时成立北仑图书馆共建共享工作小组作为理事会下属机构,并从两馆员工中选择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专业能力较强者担任工作小组成员,负责商讨北仑图书馆工作计划,协调两馆共建共享工作,促进馆员交流和合作,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并与北仑图书馆理事会保持良好的沟通。
   (二)合理统筹经费支出
   两馆每年的建设和发展经费分别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仑区地方政府拨款,经费较为稳定、充足,在此基础上北仑图书馆应向宁波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等,积极争取图书馆共建共享后续资金的投入。同时,由北仑图书馆总馆长根据总馆战略发展需要,协调两馆年度文献资源采购经费,合理利用共建共享后续经費,理事会负责监督图书馆资金有效使用情况。
   (三)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除了加强馆领导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外,应该为两馆基层馆员的交流和沟通创造条件,做好两馆馆员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对彼此工作的了解,开展必要的文体活动,为馆员服务理念转变和精诚合作创造条件。通过年度总结大会等形式,对年度优秀工作者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应当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图书馆专业队伍,做到活动品牌化、服务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王雪燕. 校地共建图书馆实施对策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2011(8):94-96.
  [2] 周燕,魏莉. 国内外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分析[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9(03):99-102.
  [3] 付莉莉,孙海双,张智英. 校地共建图书馆运行管理模式探析[J]. 图书馆建设,2013(05):84-87.
  [4] 邬莹莹. 校地融合型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思考[D]. 宁波:宁波大学,2017.
  [5] 宁波市北仑区图书馆[EB/OL]. [2018-11-09]. http://www.zjwh.gov.cn/fwxx/tswh/1nbs/30002.htm.
  [6] 北仑区. 百度百科[EB/OL]. [2018-11-0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B%91%E5%8C%BA#4_1.   [7] 刘艳红.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现状比较与启示[J]. 图书与情报,2011(02):102-105.
  [8] 张晋鹤. 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管理机制的调查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02):14-19.
  [9] 方华,彭荣斌. 走进阅读的立方体——宁波北仑区图书馆创作[J]. 华中建筑,2011,29(07):75-77.
  [10] 许慧颖. 美澳英中校地共建图书馆案例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1):124-128.
  Abstract: The joint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resource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is a special mode of Library alliance. The Beilun Library, jointly established by the Beilun District Government of Ningbo City and the Ningbo Polytechnic, adopts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of “un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breaking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principle of “unification, resource sharing, cooperation and win-wi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the effective ways of co-constructing and sharing library-based cross-system cooperation have been explored, and good socia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actice of 5 years, th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eilun Library were considered, and the issu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 discussed.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regional government;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resource; library consortia
  (責任编辑:刘彩珍)
其他文献
摘 要: 分析了四川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中高职衔接策略,包括:分层贯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主体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纵横深展制定课程衔接,统筹培养中高职教师,协同开发教学资源,培訓更新教学方法,多元贯通制定评价体系,注重培养数字化世界能力。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 以人为本;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 外语类课程本身存在的环境需要思政因素的导入,国家的政策导向大环境也决定了它需要思政因素的导入。外语类专业国家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质量标准也作出了相应的限定。以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为例,将思政要素纳入该课程的所有环节,包括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更改和学习评价与考核的细化等,能够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改革经验,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外语类专
期刊
摘 要: “课程思政”是要实现课程的“大思政”,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将课程与思政教育相加,而是渗透,并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接受和消化。大学语文课程因其独特的人文性,在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课程思政”的理念,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大学语文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索,包括学校探索、教师探索、课程探索三个方面。希望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如何融入“课程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学生社团数量的不断增多,学生社团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造空间。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等。从“5T”引导路径入手,以相关调研数据为一手资料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学生社团与实践教学的有机对接方式方法,为提升学生社团质量、深化社团育人作用提供参考
期刊
摘 要: 职业教育开展的本质所在就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在此过程中,校企合作项目成为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最佳选择。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相结合、课程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实训基地双师队伍的组建、工学交替项目的设计与应用、基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等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期刊
摘 要: 教育现代化需要针对当代学生的新需求,利用信息技术赋能传统教学,改變传统教学模式,适应当代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科学方式,有助于培养适应行业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Team-based learning(TBL)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小组互助学习,积极探究新知识、新技能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工作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努力解决传统灌输式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当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第一课堂”应用相对广泛,但在“第二课堂”教学领域仍处于尝试推进阶段。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开设现状,以“无人机操控技术”课程为例,就如何更好地运用“理实一体”推进“第二课堂”教学创新提
期刊
摘 要: 三学期制有利于培养新零售时代市场营销专才。分析了实施三学期制度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在借鉴相关院校经验的基础上,从系统规划与动态调整、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赢培养机制、树立过程质量观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推行三学期制的建议。  关键词: 市场营销专业; 三学期制;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6
期刊
摘 要: 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2017秋、2018春、2018秋三个学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分析了这些大学生的党建知识及思想状况,以期了解他们在入党动机、入党条件、入党程序、模范效果、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等方面真实情况,特别是结合实习期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开展,如何深度延续。在调查分析结果上,提出了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以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创
期刊
摘 要: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当中的重要因素,十九大报告当中也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革命根据地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革命根据地文化教学活动,对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