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80后”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Feurnout)一词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ee)1974年在《职业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学者马勒诗(Maslach)等人也在1981年提出了职业倦怠具有广泛时代特征的三个核心部分,即精神衰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
  大学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工作在第一线的、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的专职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素质和状态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如今,我国"80后”的学生辅导员已占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半数以上,他们有着与老一代学生工作者完全不同的生存体验和独到的工作方式。面对如此高比例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整体状态尤其是与年龄不相称的职业倦怠现象应引起特别关注。否则,教师个体、教育事业以及整个社会都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辅导员群体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体力透支,缺乏工作兴趣和创新能力;工作不思进取、效率低下,无成就感,对事业没有信心,得过且过;情绪上焦虑、紧张、暴躁、冷漠、抱怨等。
  
  二、高校“80后”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在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对该群体中年轻教师的关注更少。因此,探讨他们职业倦怠的成因既是保证广大学生工作者安心岗位、乐于奉献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保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向坚定发展的迫切要求。
  
  1 高校“80后”学生辅导员的职业压力
  一些众所周知的实际问题,如辅导员与学生数量比的“错位”现象,对辅导员的政策在实际落实中的“倒挂”现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撞车”现象,对辅导员重视程度因事而异的“震荡”现象等矛盾,扼杀了许多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把原来激情满怀的“80后”辅导员推进了尴尬迷茫的工作夹缝中,是“80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衍生地”。
  (1)高校对辅导员工作性质的具体要求还没有达成共识。长期以来,各高校在辅导员选拔、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等方面的安排比起专业教师或行政干部来,尚未有统一规范的体例,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多见。尽管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都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果抱有较高的期待,然而辅导员能用以满足这种期待的资源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年轻辅导员在与同龄人和同行人的横向比较中经常出现思想不稳定、信念不坚定、工作兴趣衰减等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2)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具体内容不十分明确。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职责,既要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完成大量千头万绪的事务性工作。特别是二十多岁的年轻辅导员们,经常会疲于应对各类随机性强又与本职工作关系不大的“边缘性工作”,结果不仅降低了本职工作的效率,而且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投入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方面。
  (3)年轻辅导员成长发展的外延机会受限。2004年中央出台的16号文件和2006年教育部24号令明确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也使得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范性被提上了议程。然而,这些措施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80后”辅导员失去了曾经的“职业安全感”和向专业教师转行等“出路”。加上辅导员们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尚处于现实的竞争劣势,较大工作时间的投入和较低收入状况的矛盾、较大工作强度和难以短时评估效绩的矛盾等纵向失衡,难免造成“80后”辅导员产生对职业的抱怨乃至发生非正常流动。
  2 高校“80后”学生辅导员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1)角色冲突造成的心理压力。《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是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神圣、深刻、复杂的职业角色定位,这就要求年轻辅导员们要学会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随时调整自己作为家长、兄长、教师、学长、朋友等不同角色需要具备的思维习惯、行为态度和表达方式。“80后”辅导员虽然年龄与学生差距不大,容易进行思想融通,但是如果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做学生心理工作时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和调节,就可能因为年轻辅导员不适时的压力释放或角色缺失造成“事倍功半”的消极后果。当然这种心理状态的塑造绝不是一日之功,离不开丰富社会经验的历练,不能予以过早苛求。
  (2)陈旧的社会观念造成的心理迷茫。高校教师本应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受人尊敬的行业,但由于工作方式并非实际授课,社会上很多人便认为辅导员根本不是老师,是“打杂”的工种。久而久之,造成辅导员自己也觉得在高校里的地位低人一等,前途黯淡。虽然现在此种情况有所改观,但每当谈到辅导员工作,依然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这个岗位没什么大不了的,是谁都可以做得来的。而这种思维惯性延续到校园内,使和学生相关的许多事情发生后、各部门不是找学生直接沟通,而是马上要辅导员出面,动辄指责“你的学生怎么怎么样”,“你是怎么管的”;学生对辅导员的尊重程度也不如对专业老师;类似让“80后”辅导员特别尴尬的事情不胜枚举。作为一个在基层做具体执行工作的角色,却每天背负着学生、家长、同事等方方面面的重压.心理情绪在患得患失中浮沉,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对职业的倦怠感。
  (3)个体成长环境造成的心理不成熟。2004年后各类中央文件已经对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创新素质、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近几年来选拔进学生辅导员队伍的“80后”青年都是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他们与当代高校大学生同样生长于改革开放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较多,与30岁以上的辅导员相比,他们自我意识更突出、个性色彩更强烈、思维活跃性更强。这些特点体现在工作中却令人喜忧参半,喜在与学生心理年龄和经历的相似使他们容易开展工作,而且接受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工作方法灵活多样;忧在他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界限比较分明,不太情愿牺牲个人时间给工作,协同和配合意识不强,工作分工中“你的是你的,我不管;我的就是我的,我不给”;抗挫折能力较差,重表扬和奖励,不愿意接受批评。这些不成熟的心理表现 在日常工作中确实让人担忧。
  另外,在当今这样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如果工作内容的重复性太强,年轻人就会有一种被别的同龄人落下的恐慌。虽然有很多辅导员实际上很适合这份工作,但“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辅导员所从事的大部分事务性工作,创新空间确实很小,甚至做了几年后“闭着眼睛都能完成”。久而久之因为缺乏挑战而衍生出衰颓情绪,感到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产生心理倦怠就在所难免。
  
  3 教育对象特点的影响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得学生数量倍增,伴随的是生源质量相对下降,增大了教育的难度,这种现状与国家对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系统培养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之间的冲突逐渐凸显。
  当代大学生更向往随心所欲的生活,对生活没有太高尚的追求;期盼建立自我内心价值体系,甚至认同平庸;不期望皈依于某一种理性信仰,个人很少再为国家、社会和民族焦虑,政治参与热情趋于平淡甚至表现冷漠,把维护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置于很高的地位。而社会观念的本身的多元化使学校、家庭、学生个体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期望产生分歧成为理所当然的孪生品。在多方关注下,高校辅导员难以在职业操守探求和社会心理需求中寻找平衡,加剧了职业动荡的筹码。所以,现在高校辅导员工作比起以往的辅导员工作更容易令人疲惫不堪。
  
  三、从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思考和解决“80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
  
  1 突出“三追求”
  (1)追求科学的职业定位。信念和理想是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药。当代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学科发展取得的优秀研究成果已经惠及社会各个领域,心理测试和系统培训等应用性实践也使得人格类型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成为可操作性的科学体系。因此,“80后”高校辅导员有条件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例如是否存在“职业错位”,还是天生的人格类型与工作需要有冲突等等,必要时也不妨求助于专家,进行有意识的心理调节,帮助自己在出现职业倦怠方面的问题时,学会换角度思考;遇到困难时能够适时进行自我安慰,不盲目否定自己。对于以往有把工作当跳板想法的辅导员来说,则要彻底转变观念,调整自我的职业心态和人生规划,端正做辅导员的态度,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工作的理念融入自己的终生实践。
  (2)追求乐观的职业目标。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从不以高薪厚禄为荣,而是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终生的职业目标,以“桃李满天下”为最大乐趣。投身辅导员工作的人更能体会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才是自己无以计数的财富,更能带来难以割舍的愉快。正是这种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不懈追求,使教师承载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和无数敬仰。新形势下高校年轻辅导员如果能以此目标为职业追求,将大大增加工作兴趣,避免好高骛远和无意义攀比造成的心理失落。
  (3)追求高远的人生价值。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深远浩大的系统工程,而这个工程往往又是由春风化雨般的点滴小事铸就的,其有效的教育成果不是肤浅的、短暂的,而是一种内在的肯定和持久强劲的内化力量,是在多少年之后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这种价值的延续是科学职业目标的体现,更是辅导员工作的最高境界。
  
  2 加强“三交流”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拓展沟通渠道。交流是理解和尊重的基石,辅导员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够使工作事半功倍。新形势下“80后”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前应主动思考交流对象、交流场合、交流方式的特点,抛弃“等靠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懒惰思想,才能建立工作预见性,不为工作所累。例如:什么事情适合群体交流,什么情况应当个体交流;什么工作应当在办公室交流,什么情况下在寝室或食堂更合适;哪些时候应当用鼓励方式交流,哪些时候可以以批评为主。另外,“80后”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的优势随着现代通信方式如手机、互联网等的运用也有所增长。一些辅导员在该方面已经做了积极探索并初见成效,如:建立班级QQ群、互通E-MAIL、网络通信、组建校内网等,都能帮助辅导员全方位了解学生心态,科学规划工作。此外,“80后”辅导员应多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强健身体,保持充沛精力;另一方面可以释放心理压力,达到心态平衡。特别是有适当文体特长的辅导员容易在这些活动中和学生打成一片,有利于工作的推进。
  (2)加强辅导员系统内部的交流,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失去自我的工作才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有相当一部分“80后”年轻辅导员由于疲于对事务的处理,忽视了自我能力的提高,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因此,“80后”辅导员们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才能找出教育对象的规律和特点,成为专家型学生工作者,大大提高事业的成就感和职业魅力。辅导员老师通过相互的经验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感悟、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刷新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在工作中把握主动。
  (3)加强与不同行业间的交流,深化职业培训。就业前科学、真实、系统的职业培训能够使从业者对未来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建立合理期望,避免入职后倦怠感的产生,这是消除职业倦怠的前提。目前,我国各高校对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一般是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开展,时间也相对短暂,基本上集中在几天或十几天就进行完毕,缺乏一定的深入性。加上辅导员工作本身的“中国特色”,没有太多国外经验可以借鉴,从体例上就束缚了工作本身的横向延展。事实上,一些国内外优秀公司企业培训员工的成熟经验是可供借鉴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职业倦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隐性的“能力恐慌”,只有不断地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为自己充电,才能够具有适应各种压力、打“有准备之仗”的能力。因此,“80后”辅导员工作过程中要采取“请进去,走出来”的方式建立社会交流网络,既能拓展工作视野,也对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和支援氛围大有裨益。
  
  3 实现“三和谐”
  任何社会问题的出现和解决都是矛盾从不和谐到和谐的过程。对“80后”高校辅导员群体职业倦怠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归根到底要紧紧围绕着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如何一切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培养”这一中轴线展开。国家和社会从组织上要应尽可能地给辅导员工作建立更加科学的定位,建立更加科学的选聘和淘汰机制并且落到实处,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给“80后”辅导员更大的自由度与更多的自主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情境,对他们的工作成绩持合理的期望,使他们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学生情况时,能够从实际上得到更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当他们面临着层层考核和种种量化指标时,也能够体会到更多科学务实的肯定和激励。
  相信在社会强大的支持认同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必然趋势必将成为现实。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将不仅把担任辅导员当成一种谋生手段,更当成一门感兴趣、有能力做好的学问,当成体现生命价值、受人尊崇的崇高事业。在社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互动以及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共进,终将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和谐、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和谐以及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和谐。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已成为一项极其重要又十分紧迫的任务;与此同时,高校德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极好的发展机遇,尤其对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师德修养越来越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重构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师德规范体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师德修养,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高校
期刊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出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培养素质全面的教师。教育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本。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面对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学生促进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双师”型导
期刊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政治修养和品德情操。在高校进行廉洁教育,在全球已达成共识。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干部的后备军。把廉洁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反腐战略的一个重大决策,是
期刊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新时期取得的长足进展,面对研究生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哪些调整,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目前的情况如何,做了哪些应对措施,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为了深入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对1994年以来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脉络进行了梳理。所有这些文献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研究生思想
期刊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关注和讨论,一直是教育基本理论一个不老的话题。近来阅读了何小陆和肖卫东同志发表在《教育导刊》(2006年第6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我国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反思》一文(以下简称“何文”)。作者的阐述旁征博引,有理有据,但是仔细推敲,从首段“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到对自由的“标榜”再到最后提出几种关于保证“自由人”得以实现的措施或对策,笔者颇有不
期刊
本科生的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实习经费是确保该环节实施的必要保证。多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实习经费的管理一直采取学校统筹监督,学院自行控制的方法。近几年,随着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多,学生实习项目也相应增多。但是,实习经费的增长幅度却很小,为了保证实习项目的正常进行和实习经费的使用到位,我们必须研究出一套紧跟形势的既能节约开支、又能提高实习质量的经费管理办法。    一、高
期刊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为学求进的意思,说的是学习的几个递进阶段。古为今用,从领导科学的角度思考,可以发现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既要教书育人,又有行政职务在身的大学校长,更是值得探索。    一、博学    博学有两层意思,一是修见识。作为一个大学校长,面对的是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要让人信服,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尊敬有加,要驾驭好自己所扮演的领导者和教师的双重角色。首先应该具备
期刊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导致社会各方面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科教育必须适合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开拓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特征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共性,又要具有个性,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进一步抓好本科教育,
期刊
地方高师是省、地属高等师范院校的简称,是指除国家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外的其余各省、地的师范院校。过去它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主体,承担了为我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培养教师的重要职责。但近年来,由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地方高师遭遇全国性范围内的强大冲击和挑战。首先,面对建国以来速度最快、涉及面最广、对实践的影响最为深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方高师缺乏应对的有效措施。其次,1999年颁布的《中共
期刊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写照    现实中,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人群出现道德滑坡,不道德行为屡见不鲜,这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社会现实,我们不能仅仅从社会道德教育或者家庭道德教育身上去找原因,我们应该直面学校道德教育低效的现实,要拿出有效的措施。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是典型的知识教育,其逻辑起点在于只要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就能形成道德行为,存在着严重的“去情境化”的倾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