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的理念和素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导致社会各方面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科教育必须适合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开拓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特征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共性,又要具有个性,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进一步抓好本科教育,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要做好本科教育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高校教师要在两个方面多加注意。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很重要,因为它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取得优质教学效果的第一保障。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树立以下几种理念。
  
  1 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
  质量工程关系到国家的命脉,民族的强盛,也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和个人的发展前途。笔者认为这一理念的确立是所有理念的灵魂,只有确立这一理念,才会制定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案和策略;才能科学构建课程体系,选定优质的教学内容;才会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才会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做好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
  
  2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历来的教育家都提倡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校而言就是以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充分扩展他们的个人发展空间。大学应该具有尊重知识、尊重学生,有利于学生发展、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教师应该具有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的博大胸怀及学术自由的教学思想。我们知道物有不同,人有所长,因此,要尊重每个学生,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尽量发挥和培养各人的长处及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使他们记住三个“尊”: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保持尊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他们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各尽其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人民的希望和国家的需要。
  
  3 树立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
  大学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外向型、复合型、开发型、应用型人才正是当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第一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开拓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特征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共性,又要具有个性,并且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
  
  4 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经济活动全球化,人才竞争国际化,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即便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以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主,但仍然要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因为他们将要就业的企业正在走向国际化,所有商务活动都正在走向国际化,他们面临的将是国际化的经营环境和国际化的商务活动,必须具有熟练处理和应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因素。国际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要靠教育,教育需要教师。可以这样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会拥有复合型和创造性人才,谁就能在未来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如果我们培养不出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管理等各类人才,国家就要落后。要占领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增强综合国力,就必须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5 树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念
  教学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是笫一位的,是人类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重视教学是天经地义的,是每所高校和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仅抓教学而不搞科研的本科教育必定使大学生缺乏创新力、活力和竞争力。如果仅搞科研而忽视教学,就会使最新学术成果得不到传承和发展,使一大批大,学生失去接触新知识的机会,教师自身也会失去与人交流的许多机会,不利于科研思维的拓宽和创新。科研与教学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通过从事科研工作能够发现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课题,可以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丰富许多仅停留在理论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科研中所培养的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当教师的教育与科研交融在一起,教师的教学与反思有机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成行动时,教师的教学才具有了教育哲学的意义,教师的行为也才更富有理性的内涵。教师才真正成为“教育家”。理想的大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既懂得教书又会搞科研的“学者型”的人民教师。俄国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要想把教书变成一种有趣的、有收获的劳动,而不是一种负担,教师就应当拥有相当渊博的知识并具有相当强的教学研究能力。这样,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时代要求我们教师不应该是教书匠,也不应该是蜡烛,而应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不仅要求我们是教学骨干,更应该是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归类、总结上升为理论的研究者;要求我们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舒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 树立交叉学科的理念
  毫无疑问,每一个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过分地或者片面地夸大所教学科的作用,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许多科研成果特别是原创性科研成果,都是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取得的,许多获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也是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产生的。所以,教师要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单纯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尽可能多地掌握多门类学科的相关知识。
  
  二、提高自身素质
  
  在高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人们对处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给予了诸多期望。这些期望综合起来构成教师角色应有的内涵,而它们大都与教育的社会功能相关。高校教师作为使学生实现社会化的关键角色,在使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高级专门人才的过 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教师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成为新的技术革命的主力军,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有的还将成为党和政府各个部门的领导人和决策人。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和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从素质教育实践来看,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所以,当代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艰巨,教师自身的素质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责任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1 良好的教师素质有利于教师完成本科教育的任务
  高校教师所担负的工作“是一桩最困难的工作”,在最后的结果上说,可能是责任最重大的工作——要求培养出的大学生不仅要勤奋努力,,而且要有极大的能力和才干。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a因此,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离不开教师良好的素质。这是因为:教师在施加教育影响、运用教育手段时,自己首先要掌握教育的学问,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才能把真理传授给学生,使之发挥教育作用。另外,教师要对教育影响或教育手段进行选择和加工,选取最能体现社会性质、方向和发展水平的内容,并采取最有效的方式、途径传授于大学生。这也离不开教师良好的素质。
  2 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本科教育的水平
  教师只有在具有较高素质水平的基础上,才会精心选择教材内容,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才会本着“注重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才会有高超的教育艺术,把科技新知识、新信息带进课堂。把科学探究方法和探究风气带给学生,使学生受益终身。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进行学习和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掌握具有科学性、广博性及前沿性的文化知识和教学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3 良好的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本科教育的效果
  有些教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素质越来越差了。教师苦口婆心,竭尽全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学生要么我行我素,要么阳奉阴违,根本不听老师的话。这里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师素质不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素质良好加上教育教学水平高,自然会使学生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大学时代是大多数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的积极引导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和伦理规范,同时还要热爱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及其未来发展。杨福家先生曾说过:大学不但要有大师,还要有大爱。高素质的大学教师要具备“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的博大胸怀,而且也要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良好风格。
  
  4 教师素质能够加强榜样示范的力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素质直接受教师素质的影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水平越高,其榜样示范的力度就越强。
  教师对学生一般都具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如果这种影响力仅仅建立在教师的身份所赋予的权威、权力的基础上,是极不稳固的。这种影响力会随着学生对教师的逐渐了解而发生变化,或是增强,或是下降乃至丧失。教师要获得真正可靠的影响力,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就要运用自己的品格、学识、智慧去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影响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教育威力。这正如加里宁所指出的那样:“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部学生。这一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教师的劳动就是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品德和智慧,通过言语、行为等对学生施加影响。可见,教师素质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师素质作为重要的教育影响或教育手段,在塑造大学生灵魂进程的中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是其他教育手段难以替代的。教师的人格、言行等,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的教育影响,也是一种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它不仅更易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且直接证明着教师言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教师的道德品行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学生随时随地都在用那双敏锐的眼睛观察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逃不过学生的眼睛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必将更新、更高,教师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教师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高校扩大招生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在质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发展,高等教育招生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由国家统一招生,而是采取教育成本分担,奉行“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因此,各学校,尤其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为了提高学校学费收入,招收了一些分数低、综合素质差的学生。但由于多交了学费,学生、家长不会因为个人素质的降低,而降低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期望值。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为提
期刊
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因此,双语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计算机专业具有知识更新速度快、大量信息资料以英文为主等特点,为了能紧跟世界计算机新技术发展的步伐,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计算机专业成为了双语教学实施的重点。    双语教学的目标    双语教
期刊
青年教师是教育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知识结构合理,处于专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青年时期的发展。如果能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与合理激励,使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激情得以保持,使其水平的提高与经验的积累长期处于上升状态,将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长效作用。  然而,目前青年教师的水平提高和工作成效,在现行的评价机制中,不易得到肯定和激励。职称评定的教龄
期刊
进入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已成为一项极其重要又十分紧迫的任务;与此同时,高校德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极好的发展机遇,尤其对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师德修养越来越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重构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师德规范体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师德修养,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高校
期刊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出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培养素质全面的教师。教育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本。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面对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学生促进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双师”型导
期刊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政治修养和品德情操。在高校进行廉洁教育,在全球已达成共识。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干部的后备军。把廉洁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反腐战略的一个重大决策,是
期刊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新时期取得的长足进展,面对研究生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哪些调整,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目前的情况如何,做了哪些应对措施,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为了深入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对1994年以来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脉络进行了梳理。所有这些文献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研究生思想
期刊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关注和讨论,一直是教育基本理论一个不老的话题。近来阅读了何小陆和肖卫东同志发表在《教育导刊》(2006年第6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我国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反思》一文(以下简称“何文”)。作者的阐述旁征博引,有理有据,但是仔细推敲,从首段“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到对自由的“标榜”再到最后提出几种关于保证“自由人”得以实现的措施或对策,笔者颇有不
期刊
本科生的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实习经费是确保该环节实施的必要保证。多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实习经费的管理一直采取学校统筹监督,学院自行控制的方法。近几年,随着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多,学生实习项目也相应增多。但是,实习经费的增长幅度却很小,为了保证实习项目的正常进行和实习经费的使用到位,我们必须研究出一套紧跟形势的既能节约开支、又能提高实习质量的经费管理办法。    一、高
期刊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为学求进的意思,说的是学习的几个递进阶段。古为今用,从领导科学的角度思考,可以发现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既要教书育人,又有行政职务在身的大学校长,更是值得探索。    一、博学    博学有两层意思,一是修见识。作为一个大学校长,面对的是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要让人信服,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尊敬有加,要驾驭好自己所扮演的领导者和教师的双重角色。首先应该具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