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景观生态学这个学科是源自于生态学所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概念和原理可以用于园林规划涉及工作當中,并且具有相当高的实用度,城市的发展和自然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是现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风景园林的营建是一个可行的对策。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之后结合其优势总结了一些应用要点,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原理;园林规划设计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和生态两门儿科学的交叉学科,其中包括了生态系统原理的应用方法、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转化,针对景观格局进行不断美化和整合,所以不难发现,其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现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未来,其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当中起到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1 景观生态学概念解析
将景观设计与生态学概念进行融合性考虑是为将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生态组成资源等设计规划上合理性得到精确展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是让空间格局上的设计少些认为侵略性,多些自然属性,让这些景观可以更为自然的融入到生态圈中。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之间势必产生交互,因此一个更为自然考虑的设计方案可将人类活动的破坏性降到最小。所以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可以让人们的景观设计活动更具科学性,并帮助人们理解、评价环境变化与时空尺度上的概念发展,让技术与设计理念上的进步展现在自然界中。
2 景观生态学的特点
景观生态学中的自然生态因素与规律被引入到规划技术体系中后可以对生态学上的内容进行补充与量化,同时对设计师的感官经验与主观设计意识进行修正。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和发展,景观生态学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2.1 整体性特性
景观生态学将地理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在地理学中,重视自然现象和空间的相互作用,起研究的是水平途径;而生态学是从垂直途径研究问题,起可以提出很多低级生物组织无法解决的研究课题并加以解决。
2.2 将生态学和人类活动结合起来
景观生态学也将人类以及人类活动全部在生态学当中加以研究,并且研究全部原始状态的景观,重视生态学和人类之间的交流关系,这也给园林规划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3 景观生态学理论下的园林规划原理
3.1 自然优先
园林规划离不开自然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如果破坏自然,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么做必然是不可取的。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对资源造成打扰,这也已经成为园林规划过程中的第一原则。
3.2 整体优化
生态系统本身就有着一定的生物结构,而景观也是一系列生态系统所组合形成的一个整体,所以需要我们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在整体优化的条件下,整体的状态达到最佳,才能达到应有的设计效果。
3.3 景观个性
景观设计也要就被一定的个性化,每个景观也要存在和其他景观完全不同的特点,让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色、经由起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多种功能。
3.4 生态关系协调性
生态关系协调包含的概念非常广泛,不仅有人与自然的协调,也包括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上述原则都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园林规划涉及当中,也可以给其理论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是园林设计的原理和侧重点不同,其自身的结果也一定有所区别。
4 景观生态学对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4.1 园林规划设计将更具整体把握性
引入景观生态学将使我国的园林规划设计更具整体把握性,持续性更强。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建设,城市环境恶化,工业化污染,为了美化环境,相关部门提出了美化城市,兴建公园,风景大道,各种公园,广场,就这样逐渐打破了原有的节奏,打破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和社会网络,不注重天然的有机存在,而是机械的添加,破坏,只顾眼前利益的错误表现,使自然与生态工程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城市规划中的这项失误需要正确的理论来引导,走出误区,需要从人类整体生态学的理论出发。景观生态学注重生物系统整体性、有机性,是一种可持续的规划,与传统相比,它更注重保护自然,整体把握性,自然协调性,这些无疑都是景观生态学所具有的、而其他规划所没有的优势,景观生态学的整体把握性将解决一系列难题。
4.2 园林规划设计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引入景观生态学将有助于园林规划设计更趋于理性化、科学化,传统的规划只注重外表美化,却忽视了内在的需求,它们之所以会被忽视,是因为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体系,以往的景观评价标准旨在满足人们的普遍审美,强调人对风景的作用。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无法从生态角度对景观做出评价,强调了视觉意义上的重要性,缺乏理性标准,其实景观最重要的是其内部的生态效应,现在景观生态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景观要素的演化过程。因此,引入景观生态学提供了新的评判景观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化的标准,当前的景观建设中,自然科学的含量较低,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是环境破坏,引入景观生态学后,景观规划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4.3 园林规划设计中人的行为将更具协调性
引入景观生态学使人类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以往不论是农耕社会,还是工业社会,由于人类都未能从整体角度把握人与自然,景观设计都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一种主动或被动的对抗性。农耕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自然的对抗过程,而工业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其自身创造的工业化景观的对抗过程。而以信息社会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则要求人类对整体景观的元素进行主动安排和协调。它是一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过程。在景观生态设计中,人开始以一种较为谦卑的姿态面对自然,即人是景观要素中的一部分,而非主宰,其主要目的并非实现部分人意志化,而是自然生态的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化发展。这种态度的转变对人类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历史已不断证明,凌驾于自然之上最终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景观生态学如此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对我们的园林规划设计非常有利,对我们人类生活中其他方面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5 结束语
经过前文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在城市内风景园林规划工作中,积极引进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可以给现阶段的园林规划涉及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应当遵循自然规律,适当活动,避免反而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生态学和园林规划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想要做好城市园林规划工作,必然离不开生态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合理地开展园林规划工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于冰沁,田舒,车生泉.从麦克哈格到斯坦尼兹——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风景园林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嬗变[J].中国园林,2013(4):67-72.
[2]王梅松.从景观生态学探讨风景园林的规划理论及方式[J].现代园艺,2015(22):112-112.
[3]吴小菊.试论桥梁上的风景园林艺术-景观生态学在桥梁上的应用[J].农家科技旬刊,2015(6).
[4]刘书影.园林生态学研究进展——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技服务,2016,33(5):248-248.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原理;园林规划设计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和生态两门儿科学的交叉学科,其中包括了生态系统原理的应用方法、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转化,针对景观格局进行不断美化和整合,所以不难发现,其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现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未来,其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当中起到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1 景观生态学概念解析
将景观设计与生态学概念进行融合性考虑是为将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生态组成资源等设计规划上合理性得到精确展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是让空间格局上的设计少些认为侵略性,多些自然属性,让这些景观可以更为自然的融入到生态圈中。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之间势必产生交互,因此一个更为自然考虑的设计方案可将人类活动的破坏性降到最小。所以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可以让人们的景观设计活动更具科学性,并帮助人们理解、评价环境变化与时空尺度上的概念发展,让技术与设计理念上的进步展现在自然界中。
2 景观生态学的特点
景观生态学中的自然生态因素与规律被引入到规划技术体系中后可以对生态学上的内容进行补充与量化,同时对设计师的感官经验与主观设计意识进行修正。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和发展,景观生态学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2.1 整体性特性
景观生态学将地理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在地理学中,重视自然现象和空间的相互作用,起研究的是水平途径;而生态学是从垂直途径研究问题,起可以提出很多低级生物组织无法解决的研究课题并加以解决。
2.2 将生态学和人类活动结合起来
景观生态学也将人类以及人类活动全部在生态学当中加以研究,并且研究全部原始状态的景观,重视生态学和人类之间的交流关系,这也给园林规划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3 景观生态学理论下的园林规划原理
3.1 自然优先
园林规划离不开自然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如果破坏自然,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么做必然是不可取的。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对资源造成打扰,这也已经成为园林规划过程中的第一原则。
3.2 整体优化
生态系统本身就有着一定的生物结构,而景观也是一系列生态系统所组合形成的一个整体,所以需要我们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在整体优化的条件下,整体的状态达到最佳,才能达到应有的设计效果。
3.3 景观个性
景观设计也要就被一定的个性化,每个景观也要存在和其他景观完全不同的特点,让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色、经由起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多种功能。
3.4 生态关系协调性
生态关系协调包含的概念非常广泛,不仅有人与自然的协调,也包括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上述原则都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园林规划涉及当中,也可以给其理论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是园林设计的原理和侧重点不同,其自身的结果也一定有所区别。
4 景观生态学对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4.1 园林规划设计将更具整体把握性
引入景观生态学将使我国的园林规划设计更具整体把握性,持续性更强。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建设,城市环境恶化,工业化污染,为了美化环境,相关部门提出了美化城市,兴建公园,风景大道,各种公园,广场,就这样逐渐打破了原有的节奏,打破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和社会网络,不注重天然的有机存在,而是机械的添加,破坏,只顾眼前利益的错误表现,使自然与生态工程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城市规划中的这项失误需要正确的理论来引导,走出误区,需要从人类整体生态学的理论出发。景观生态学注重生物系统整体性、有机性,是一种可持续的规划,与传统相比,它更注重保护自然,整体把握性,自然协调性,这些无疑都是景观生态学所具有的、而其他规划所没有的优势,景观生态学的整体把握性将解决一系列难题。
4.2 园林规划设计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引入景观生态学将有助于园林规划设计更趋于理性化、科学化,传统的规划只注重外表美化,却忽视了内在的需求,它们之所以会被忽视,是因为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体系,以往的景观评价标准旨在满足人们的普遍审美,强调人对风景的作用。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无法从生态角度对景观做出评价,强调了视觉意义上的重要性,缺乏理性标准,其实景观最重要的是其内部的生态效应,现在景观生态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景观要素的演化过程。因此,引入景观生态学提供了新的评判景观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化的标准,当前的景观建设中,自然科学的含量较低,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是环境破坏,引入景观生态学后,景观规划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4.3 园林规划设计中人的行为将更具协调性
引入景观生态学使人类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以往不论是农耕社会,还是工业社会,由于人类都未能从整体角度把握人与自然,景观设计都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一种主动或被动的对抗性。农耕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自然的对抗过程,而工业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其自身创造的工业化景观的对抗过程。而以信息社会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则要求人类对整体景观的元素进行主动安排和协调。它是一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过程。在景观生态设计中,人开始以一种较为谦卑的姿态面对自然,即人是景观要素中的一部分,而非主宰,其主要目的并非实现部分人意志化,而是自然生态的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化发展。这种态度的转变对人类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历史已不断证明,凌驾于自然之上最终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景观生态学如此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对我们的园林规划设计非常有利,对我们人类生活中其他方面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5 结束语
经过前文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在城市内风景园林规划工作中,积极引进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可以给现阶段的园林规划涉及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应当遵循自然规律,适当活动,避免反而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生态学和园林规划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想要做好城市园林规划工作,必然离不开生态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合理地开展园林规划工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于冰沁,田舒,车生泉.从麦克哈格到斯坦尼兹——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风景园林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嬗变[J].中国园林,2013(4):67-72.
[2]王梅松.从景观生态学探讨风景园林的规划理论及方式[J].现代园艺,2015(22):112-112.
[3]吴小菊.试论桥梁上的风景园林艺术-景观生态学在桥梁上的应用[J].农家科技旬刊,2015(6).
[4]刘书影.园林生态学研究进展——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技服务,2016,33(5):24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