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健身思想的特征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社会不停地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紧,而健康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就提出了“仁者寿”、“过犹不及”、“无忧无怨”、“张驰有度”、“劳逸结合”、“动静平衡”等的健身思想。而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他的健身思想。
  健身是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个人生活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辅之卫生与营养等,以追求身心健康并参与改造世界为目的的一项实践活动。
  纵览陶行知献身教育的一生,他健身思想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他曾用一系列相近的概念来表述自己的健身观,如健康、康健、厚生、体健、保健、健全、身心两健、健全之身躯、锻炼体魄、养生而不杀生、建立健康之堡垒、造成健全的民族,等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据此,我们在研究陶行知健身思想时,把它放到与生活教育理论、与运动锻炼、卫生营养等广泛的联系中加以分析,进而探讨和把握陶行知健身思想的实质。
  
  二、陶行知健身思想的主要特征
  
  通览陶行知的宏论十卷,纵览其整个教育生涯,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的健身思想具有以下4个主要特征:
  (一)健身主体具有终身性
  陶行知主张包括健身在内的生活教育,是“积日为年,积年为终身”的,是“与生同来,与死同去”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不是短命的教育”。陶行知所说的整个寿命的教育,也是对他健身主体终身性的恰当表述,因为生存和健身总是与人生始终的。他曾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的首要要素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而残废的——他的身体有了缺欠,他当然不能算是整个的人”。而健身的任务就是塑造“健全的人——既无疾病,又不残废”。这个任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为不仅不健全的人需要健身,而且由于人的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往往会造成人身体的不均衡发展,给本来健全的人带来某种意义上的不健全,必须要用长期的健身运动矫正之。陶行知认为,“矫正不规范动作的练习是通过体育进行的”。正如毛泽东所说“善其身无过于体育”,因此,健身无疑将伴随人终生。
  (二)健身的主体具有全员性
  陶行知强调应该“把儿童健康当做幼稚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幼稚园教师应当做健康之神”,同时不能“把教师的健康忽略了”,并提出全民性的健康健身要求,他说,“要保持每个分子生理与心理之健康”。做到“把国民的康健立一个稳固的基础,叫个个国民都有血钯,有生气,有精神,都能抵抗疾病,扫除障碍,战胜困难”。可见,陶行知所谈的健身主体,从幼稚园儿童到成人,从学校师生到社会上的每个分子,个个国民,具有大众性、全员性。
  (三)健身对象具有恒久性
  陶行知比马寅初早20多年提出少生、优生、优育的主张。无论是健身主体的终身性还是全员性,都是与个体生命共始终的,因而是暂的、有限的。而人种是对人生的超越,这就使健身问题与全人类联系起来了,使健身主体由有限进入无限,使健身对象具有了恒久性。
  (四)健身实施的可行性
  健身不仅在知,更在于行。陶行知健身思想的特点之一,正在于他自身具有知行统一性,即实施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
  1.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陶行知指出,“体健是人生的一个最要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最要目的”,“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但他所主张的健身目的远不止只为个人健康,纵观他不同时期对健身的种种论述,陶行知健身主张具有更重要的社会目的。大体可归纳为:一是造成健康的民族。二是培养普遍的军事能力,保卫国家。三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可见陶行知倡扬健身,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健康,而且与整个民族的兴衰和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2.创造条件,因陋就简,量力而行
  健身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但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陶行知曾在《败家子的体操》中写道:“进城考学堂,学会拍网球,洋人发大财,老子叹气卖老牛”。批评了不顾客观条件的做法。他主张健身应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因陋就简,他提倡学生选择一些不一定花很多钱,实用性强的健身项目,如游泳、爬竹竿、跳远、游戏等,甚至“走来走去练习脚步也于康健有益”,这就根本不用花钱也能健身了。
  3.掌握规律,讲究方法,订立标准
  健身运动也有规律可循,它是目标与方法的辩证统一。陶行知在 实践中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别具特色的方法,诸如成立各种形式的体育组织,完善各项运动设施,选择形式多样的运动项目,“建立健康的堡垒”,推广卫生运动,施行“学校卫生计划”,制定“育才卫生教育二十九事”,引导师生“每日四问”,进餐实行分食制等。此外,他还总结介绍国内有关人体测定标准、身体检查标准及运动测量标准,以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健身实践。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陶行知的健身思想是丰富的。从渊源看,陶行知健身思想是伴随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并成为他整个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倡扬健身的目的,是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目的。他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锻炼、卫生预防、营养、休息、养护等多种途径予以实施。锻炼、养护和医治结合是陶行知健身方法之精要。
  陶行知健身思想有对象的普遍性、作用的基础性、实施的可行性和思想的开放性等基本特征。研究和借鉴他的健身思想,对我们深化教育、体育改革,坚持从国情出发,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1~10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周志俊.陶行知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4(4)
  [3]胡小明.陶行知与体育.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9(4)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玉州区苗园中学)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龙山煤矿媒与瓦斯突出问题,研究了煤层瓦斯赋存规律.通过对突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探索,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快速消除煤层的突出危险性,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
上良煤业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已成为制约生产及安全的主要因素.测定了煤层瓦斯含量,根据分源预测法计算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分析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及构成;针对邻近层瓦斯涌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了思品课程应具有实践性的性质。即“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可见,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那么,在思品教学中究竟该如何体现生活化?带着这个问题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扭转效应的具体措施,即在建筑物外围尽可能均匀、对称布置抗侧力结构,减小裙房与主楼上下刚度偏心,防止小高层建筑结构平面过平狭
在学习《琵琶行》一文、分析琵琶女这个经典人物形象时,教师往往按照教参分析说“琵卺女是一个才貌双全。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她通过自述,对自己的凄凉遭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但不少学生对此质疑。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是一个典型的失去“粉丝”后的怨天尤人的女艺人形象
半自动车钩是北京地铁5号线车辆关键部件之一,其在列车连挂及正线救援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地铁5号线所用车钩均由瑞典丹纳公司生产及维修。文中介绍了车钩的技术参数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萌芽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理论以及西方政治理论,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与创新。重温毛泽
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来源于2006-06~2007~03作者单位住院患者88例,其中男56例、女32例,年龄65~88岁[平均(67.4±5.6)岁],平均病程(2.8±2.5)年。入选条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
中学体育课是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任务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以达到增
针对目前国内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尴尬现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高职公共英语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教材选择、课程设置、学生正确英语观形成和“双师型”教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