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2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三学生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之把兴趣转化成乐趣,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长时间的求知欲。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
  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本校实际,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二.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化学知识。
  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包括“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举行化学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三.帮助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强化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熔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日积月累。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熔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作者通联:331409江西省峡江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进行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衡量素质教育能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化学学科本身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我们可以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质量守恒定
期刊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简单地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科不仅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工具,也是工作与学习的基础。因此,要学习好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下面,谈谈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之方。  一.引发语文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
期刊
新教材对初中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的目标是: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其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
期刊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首先创设教学情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其次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
期刊
【摘要】柔性管理已成为时代管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我们现代管理的重要方面。而柔性管理在校园管理中的应用对校园管理的优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两个方面。  【关键词】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 校园管理 教师管理 学生管理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管理的实际操作方面,人们也一直在追寻一种能够将管理的效果发挥到最优的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走进了课堂,霎时间,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但是,细细回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期刊
现阶段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例如作文难写,古文难读,阅读理解难做等。诚然,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认识偏差,都是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教学观念传统,缺乏新意,未能领悟语文人文美的内涵,所以使得语文课教学的路子走不宽。如何打破这一沉闷局面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陶渊明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突出了采菊人的心境——乐我。保持心境之
期刊
新课标的实施,为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教师不能不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转变教育观念,革新教法,摒弃过去的“抄写式”“机械式”“工厂化”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我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从而能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因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记忆、掌握,还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由于学生缺乏直接经验,加之历史教材所表述的很多都远离现代生活,难以被观察到,这为学生的感知增添了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材的可视性,为学生感观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素材。所以在教学中将历史图片引入课堂,是非常有利于历史教育教学的。图片具有传达历史信息的功能,而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接受要比
期刊
小学数学考试要突破过于注重“双基”的传统评价模式,从单一的笔试,引入口试、实践性测试、操作性测试等多种形式。试卷命题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双基”考查关注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很大的分量。对数学“双基”的考查要注重结合有关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