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学案设计与评价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ongying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学案作示例,从6个方面进行评析,以阐明设计高中化学学案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学案设计;评价学案;食醋总酸含量;中学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2-004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设计思想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是高中《实验化学》(苏教版)关于“物质的定量分析”专题研究的开始,将学生带入定量研究学习状态尤为重要。为此,学案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学案导学诱思,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入定量实验探究活动。
  2、学案设计
  研究课题:食醋中总酸含量测定
  学习目标: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某品牌食醋是否合格.
  复习之窗:醋酸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
  参考答案: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②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
  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⑤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⑥酯化反应
  信息提示:
  问题思考:
  [问题1]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属于物质的定量检验,设计此类化学实验方案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依据物质的性质,特别有赖于化学性质。
  [问题2]为准确地测定食醋中酸的含量,你能设计出哪些实验方案?
  解答说明:是开放性的问题,依据醋酸的化学性质,可以设计多种方案。通过评价择优选取合理方案。
  [问题3]为了测定食醋中酸的含量,某学习小组依托醋酸的化学性质设计了以下3个方案,请抓住实验设计原理思考相关问题。
  方案1:利用醋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测H:体积确定醋酸含量。
  ①现有活泼金属Na、K、MgAl、zn、Fe、sn等,你认为选择Mg、Al、zn最合适,理由是这三种金属活泼性适中,与酸反应速率适中可控制,反应进行的比较彻底。
  ②为了准确测出H2体积,该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装置,你认为较理想的是图3装置,选择的理由是,图3装置不会因为分液漏斗中的溶液进入体系而引起实验误差,量气管也易操作。
  方案2:利用醋酸与碳酸盐反应,测CO2的量确定醋酸含量。
  ①现有足量的CaCO3、Na2CO3、NaHCO3等,你认为最好的选择是CaCO3,理由是反应速率适中,可控制。
  ②关于CO2的测定,该小组出现了两种做法:
  一是,测出CO2体积后进行计算,请你帮助该小组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
  解答说明: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迁移上述测量H2体积设计多种方案。
  二是,利用图4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测定CO2的质量,请关注设计意图并回答问题。
  ①此设计中A、C、D装置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A把生成的C0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C吸收CO2以测定其质量;D装置是防止空气中的CO2等杂质进入C中而引起实验误差。
  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c、d(填标号)。
  a.在加入醋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醋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③有人认为不必测定装置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吸收CO2前后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醋酸的质量。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B中的水蒸气等进入装置C中。
  方案3:利用醋酸与NaOH反应,用中和滴定法确定醋酸含量
  课外活动:
  酸碱中和滴定是我们熟知的定量实验,请记录课堂实验过程,课外完成两项任务。
  ①建立“知识卡片”:根据提示查阅资料,整理相关知识以备课堂学习之用。
  ②处理实验数据:完成下列表格,并判断该食醋是否合格。
  问题4:上述3套方案中,你认为哪个最理想?能否通过测定溶液的pH来确定酸的总含量?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用中和滴定法最好,操作简单,实验误差较小;不能,因为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
  问题5:只测定总酸的含量能准确地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吗?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不能,因为测定只能确定H的浓度,不能确定CH3COO的浓度,也不能排除其他酸性杂质干扰。
  互拟作业:根据相关内容,请为其他同学设计3道课外作业题。
  3、学案评价
  学案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载体,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追溯学案的起源,是人们在极力主张进一步提升主体地位、强化调动学习内驱力的背景下而诞生的。理所当然,学案的根本任务是用来帮助学生当好学习主体,促进学习方式的“生本”化。本学案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1 学习目标设计
  胸中有目标,践行当自然。尽管用学案呈现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究方向,但要突出关键,教师并不需要将欲达成的所有学习目标都罗列出来,否则会导致学生分不清主次而失去目标。此学案将“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某品牌食醋是否合格”确定为学习目标,直截了当,清晰明了。
  3.2 学案容量设计
  学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案,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设置学案容量理应符合课堂教学要求,要帮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目的、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该学案围绕食醋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有较多量地思维活动,贴近课时教学。
  3.3 学习问题设计
  “问题化”学案能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究点,便于借助设疑、质疑、释疑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学案设置的5个问题具有逻辑关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问题串”,能够产生强烈地磁性,诱导学生去探究、讨论和总结。
  3.4 学案栏目设计
  学案中的多样化栏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本学案设置了“复习之窗”、“信息提示”、“问题思考”、“课外活动”、“互拟作业”等栏目,条理清晰,活动一波三折,逐步把学生引入了学习胜景。
  3.5 处理教材设计
  不可能有“人人适应”的教材,也不可能有“适应人人”的教材,完美无缺的教材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一定没有。所以,编制学案应在考虑适合教师教学风格及兼顾多数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必要地补充和完善。《实验化学》教材只介绍了中和滴定法,如完全依托教材,只能是简单地重复已学知识与技能,就会失去“探究”的支点,限制学生思维。此学案摆脱了教材束缚,创设了多个思维活动的切入点,扩充了思维容量,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3.6 反思评价设计
  从不同角度去反思实验设计、筛选实验方案,利于学生在表达与交流过程中,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学案中设计了实验药品的择取、装置的筛选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等问题,让学生感悟到“如何想?怎样做?发展了探究能力;通过“课外活动”栏目,巩固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培育科学素养,建立“知识卡片”促进学生反思学习活动,可获取自主学习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镀锌铁皮镀锌层厚度测定实验”凭肉眼观察易发生判断错误并造成实验结果误差较大的弊病,对实验做了改进。将镀锌铁片与盐酸的反应置于密闭的集气瓶中进行,采用压强传感器监测反应开始后集气瓶内氢气压强的变化,同时配合肉眼观察,当气体压强在短时间内(15~25秒)基本不变时定为锌层反应结束的依据。计算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可显著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关键词:铁皮镀锌层;厚度测定;压强传感器;化学实验改进
徐凯里老师以“探索周期律·构建周期表”为题的《元素周期律》说课在2010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中好评如潮,荣获了说课类一等奖。这节说课特点颇多,对此深入分
与近几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相比较,总结出2013年上海化学试卷的一些变化和特点。结合教学实际,针对上海化学高考的教学和复习提出建议。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案例分析,从四个方面阐述以化学教材为本创设问题融入课堂的意义、过程及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材;创设问题;课堂教学;学习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1-0019-03 中图分类号:C.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教学中,如何把教材内容创设成“问题”融人课堂,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呢?笔者以人教版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为例,尝试了如下做法。  1
文章以化学阻燃剂实验的开发为例,阐明了应用型化学教学实验的功能以及该类物质体系的选择、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等问题。
摘要:结合案例说明优化教学设计要做到:新课的导入,必须先声夺人;实验的安排,围绕重难点;课件的运用,恰到好处;板书的设计,追求画龙点睛;教学的语言,力争生动形象;主体的地位,必须着力突显。  关键词:优化;教学设计;高效课堂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2-002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考察了盐关井盐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其进行了化学原理的解读,揭示了其蕴含的科技文化价值,为进一步加大这一历史遗产的保护力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教师如何踏实认真把完成基础实验,从而提高实验技能,为以后综合能力的提升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教师;提高实验能力;化学教师成长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0-002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对于新教师来讲,认真完成和反思基础实验,对于提高实验技能有莫大的帮助,可为以后的创新实验的设计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认为需要从以下三
摘要:以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2012年人教版)上册与红磷相关的三个实验为例,分析了与红磷相关实验演示成功的关键,探讨和优化了这三个实验的具体操作与实施技巧,取得了明显的实验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关红磷的实验;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演示技巧;实验改进 本文为全
摘要:指出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学会取舍,力争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探究;舍弃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7-002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曾读过一本书,书名叫《有一种收获叫舍弃》,书中告诉我们:“舍弃不是绝望。在身心疲惫时,我们暂时放下,让心情得到放松,就犹如大地的冬眠,等待春风吹过,便是万物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