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88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逻辑思维能力是在思维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优质潜能,数学思维是在学习数学学科的基础上,通过认知方法、掌握定律规律达到的一种问题解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长期的固定化数学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范围。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需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解决。
  数学思维是一种理性化的思维状态,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需要在数学课堂实施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运用更加合理的方法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达到数学教学中的知行统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数学思维,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达到一定程度,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认知存在单一性,所以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能将所学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或者进行一定的延伸扩展,对于好多计算方法的掌握比较死板,不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很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新时代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和积累,就拓宽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策略分析如下。
  一、设定目标
  要实现拓宽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目标,首先要保证一堂课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任务,只有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才能实施拓宽学生数学思维的步骤。由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解题方法的实践性较强,任何一个计算方法和运算法则的掌握,都需要以引导学生学会运算方法为基本目标。从设计理念上,首先要考虑到递进的方式和目标梯度,将拓宽学生数学思维的目标放在最高层面,不要求全部达到最高目标,但一定要作为一个让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和实现的教学目标。如四年级《数学广角——优化》这节内容,总体而言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但是经过仔细梳理会发现,其实让大多数学生掌握“优化”的抽象概念的教学目标还是能够达到的,因为优化本身就是学生数学思维拓宽的一次有效实践。
  二、开展思维拓展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定律和法则都属于理论性的知识,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实践训练,每小节内容讲述完成之后的课堂训练,无疑为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提供了实践的基地。一般情况下,课堂练习都是在课堂上按时完成的,学生对于基础的课堂练习习题的完成,都是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但是问题稍微加以延伸以后,学生马上会陷入思索中。这时教师就要结合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散,进而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彻底发挥想象,加以一定的解析探索训练,顺利完成数学问题,达到解题实践应用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双提升。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其本身就是由两位数乘一位数拓宽演变而来,让学生学完相关乘法运算时,可以在课堂训练环节相应地增加难度,可以拓展延伸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三位数……在练习实践训练中有效拓展其运算思维。
  三、设置必要的思维假设
  逆向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模式,也正是由于有了逆向假设,才让好多疑难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了。五年级上册中的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内容中,就包含了种种假设和预设思维。对可能性的分析,离不开思维的预料结果和思维假设,假设的过程,既包含对可能性的分析,又包括对不可能性的排除与舍弃。如生活中常用的投掷硬币决定次序的方法,硬币投掷出去,一般都只能出现两种结果,但是思维敏捷的学生必然会想到第三种结果,虽然出现“既不是带花的图案朝上,也不是带字的图案朝上”这样第三种结果的概率很小,但是这种思维假设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所以,正是由于數学思维的严谨性,也让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有可能存在,那么这种思维假设也是成立的。
  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趣味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当然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如鸡兔同笼问题、图形面积问题、行程问题、勾股定律问题、圆周率问题等,都是围绕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来开展教学的,都有相关的运算法则。其实践性和生活性的特点,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增添了生活化元素,但是不管思维如何拓宽,都不能脱离一定的运算法则,鸡兔同笼无非是对偶数问题的理解思考。图形面积的掌握,在小学阶段主要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为主。生活中的趣味数学主要围绕这些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来进行问题的有效解决。如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长方形的长为a米,宽为b米,当长方形的长要增加2米时,那么它对应的面积就是(a 2)×b,周长就是(a b 2)×2,都是在遵循运算法则的情况下开展的思维拓宽教学实践,不会脱离数学法则和定律的轨道。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的每一环节都会出现,拓宽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还是以学生在参与数学课堂实践基础上解决数学问题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并通过不断地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完成课堂设置的相应目标,达到知识目标与思维目标同步推进,以数学思维目标构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小学教育内容以形象为主,小学生的思维也更接近形象思维。而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相对抽象的学科,容易成为小学生的困难学科。鉴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以及对学生长远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极为关心的问题。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运用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现阶段网络资源已经逐渐渗透到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工具,因此学习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需要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而学习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本文就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出几点
许多学生对剪纸艺术并不陌生,他们或多或少从家人、朋友处听说过剪纸,对剪纸充满了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人对某事物表现出兴趣,就会主动实践、探索和求知,在实践、探索、求知中产生愉快体验和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课程特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发趣味教学资源,提高剪纸教学活力,让学生充满兴趣地主动参与剪纸学习。  剪纸艺术在历史长河的推进中不断发展,蕴含着我国劳动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快速更新换代并获得广泛应用。学校教学也由最初的纯板书手写式教学转变为多媒体投影,再到现在白板的广泛应用,教学手段跟随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希沃白板是一种全新的综合式教学辅助软件,在小学众多学科中均有应用,本文主要分析希沃白板5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趣味结合。  一、希沃白板5的教学实用性  希沃白板5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软件,在这个软件中,教师可以进行大部分需要的操作,如P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概念的学科,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教育不仅要教授小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更要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升华为小学生的内在的良好学习品
趣味教学法尊重学生兴趣发展,鼓励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建设。本文从趣味教学法的含义介绍入手,结合小学语文阅读的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基于趣味教学法开展阅读课程的策略。  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以高效模式和趣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乐于接受课堂内容,并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是趣味教学法的主要内涵。为了深入贯彻趣味教学法,教师需对班级内部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能够从其发展程度和
随着“互联网 ”与教育行业的融合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和手段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教育部“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并要求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在此理念指导下,本文就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小学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  高效课堂以学生终身成长的教育理念和特定的教育目标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学”和“想学”转型,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
一、心理学家的支架理论  支架的概念源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学习理论。他将认知的发展分成实际的发展层次以及潜在的发展层次,将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支架的功能就是帮助处于实际发展层次的学习者跨越最近发展区,进而达到潜在的发展层次。支架在建筑过程中起到临时性、过渡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起到这个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学习责任一点点淡化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师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
游戏中蕴含着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做一些和学生个性以及教材相吻合的游戏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教学中指引学生通过游戏自主思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讲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游戏,让充满趣味的游戏成为数学课堂的引子,串联起整堂数学课,用游戏活跃数学课堂气氛。教
空间思维想象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并且已深入教学各个环节。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好地开展数学乃至空间观念教学,是长期的工作主题。笔者通过实践发现,针对空间观念知识特点,基于互联网对学生开展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应当从互联网资源、信息化技术等方面进行辅助,将互联网优势融入常规教学中,更加利于学生该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