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教学体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成长的主体,教师通过建立制度、重塑课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法引导、展示平台和精神赞赏,是赋予他们“阳光空气”的导航者。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内容。本文针对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教学体系做出以下见解。
  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學体系;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024-2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内容。它在追求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自主的发展,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多元的互动,使师生不断地开发潜能,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旧平衡的打破
  如今学生的生活环境普遍较好,多数缺乏对苦难的实际感受,“苦读方能出人头地”的思想已不再有大的推动力,加之青春期的敏感叛逆、价值观不稳定等因素,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了疲于应付、懒惰、投机的劣习,学习热情急剧消退,自主学习成为空谈。
  可能很多数学教师擅长讲解,但在这样一个开放式、多渠道、自主与合作兼容的时代里,若依旧采取单调的灌输式讲授,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就算事倍功半地坚持,在后期的综合运用中,面对变化多样的数学题型,学生必然毫无灵活应变之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教学设备、学习平台层出不穷,使得我们对知识的认识、储存与运用的侧重发生了倾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多年践行在教育一线的课程改革,也给予了“先学后教”的明确导向。
  以往数学课堂的生态平衡已经被打破,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灌输,学生接纳”的教学模式,转变强势和弱势的师生关系,将传统教学转变为真正顺应时代需求、遵循生命发展的生本教学,构建出“以学导教”的“生态课堂”。
  二、新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教学体系时,教师主要遵循“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由教师传递型课堂向教师导学型、问题导学型以及学生自我导学型课堂转型,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在数学生态课堂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经历“探索—发现—运用—反思—新的探索”的生态成长,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思考—调整方向—反馈成效—启发思路—新的思考”的助力。学生是成长的主体,教师通过建立制度、重塑课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法引导、展示平台和精神赞赏,是赋予“阳光空气”的导航者。
  1.从管理制度上搭建数学生态课堂教学体系
  (1)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对班级进行分组,建立个人和小组加减分制度,通过“观测点”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进行打分。以作业为例,可分为“优秀 2分、完成 1分、缺交-2分”,此外还可设置课堂回答问题、小组展示、周测等观测点。以周为单位,量化学生的个人分数,每一阶段评选出优秀个人与小组,予以奖励。以制度促使良好学风的形成,为生态课堂的建立奠定基础。
  (2)教学活动形式。构建生态教学的核心是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实现自主学习、自发学习。为此,教师可创设师徒结队、竞争对手、挑战机制等一系列学习制度,并配备相应的激励措施。
  2.从课型结构上充实数学生态课堂教学体系
  生态课型的构建
  (1)数学新授课。基本模式为“学生备课—学生讲课—问题交流—难点解决—概念形成—课后反思”或“问题导学—收集资料—展示成果”。主要采取的操作方式为学生备课、讲课,可以是个人,也可以团队(师徒、临时搭档等)合作。每一轮讲课后,评出“最优讲解员”、“最佳小组”,以兹鼓励。教师根据所在章节难易程度的不同,放手程度也不同。
  (2)数学习题课。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习题课分为精题训练课和纠错总结课。生态课堂中,精题训练课基本模式为“独立思考—组内交流—组间交流—方法汇总”或“独立展示—全面交流—学生汇总—教师点评”;纠错总结课基本模式为“自行纠错—组内交流(或师徒交流)—代表提问—学生讲解—教师讲解—学生归纳—教师归纳”。教师在课堂中负责组织交流展示、帮助后进生和解决共性问题。
  (3)数学复习课。基本模式为“课前汇总—课内交流展示”。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收集知识点、易错点、好题,复习课前进行整理,课上交流展示,形式可以是手抄报、小视频、笔记本、PPT等。课后,教师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展示或线上分享,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感受美好。在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收集总结习惯后,这种模式可演变为答疑课或知识竞赛课。
  三种新课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每节课都有学生的思考、问答和展示,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自信心得以增强,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
  3.从师生反思上完善数学生态课堂教学体系
  新课型模式的建立和开展是不断摸索的过程,为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打造求实高效的数学生态课堂,师生需要不断反思、充分交流,及时调整教与学的方式。这是数学生态课堂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对于新课型,师生都有新感受。讲课的同学需要反思:我的亮点、不足,如何表达更加清楚等;即将讲课的学生,需要留意其他同学是如何上课的,有何优缺点,如果自己讲解会如何设计。每个阶段后,教师可组织同学们写下近期的收获与困惑、对新课堂的感受,并根据这些反馈把控课程进度、安排上课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提点。教师亦需要从各角度进行反思,如:怎样组织课堂、开展活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如何捕捉学生的思维并不留痕迹的引导?
  4.从评价反馈上监测数学生态课堂教学体系
  (1)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师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过程,便是“授生以渔”。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备课和预习、与学生交流教与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思维难题、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汇总整理的过程,就是在引导学生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也可以开展学习方法交流会或组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2)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高度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如备课讲课锻炼了主动思考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制作PPT、使用几何画板培养了信息技术能力;制作手抄报锻炼了归纳整理能力、自主编排能力、重难点提炼能力;交流和展示培养了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总结反思培养了自我认知能力。
  三、结语
  数学生态课堂的教学体系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制度、新课型模式、师生反思、评价反馈四个方面进行探索,构建出有生态教育特色的管理制度、奖惩激励措施、数学课堂新模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到尊重、平等、和谐,敢于开口,乐于分享,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师生共融,双方都能不断地开发自身的潜能,改善自我,进而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管月飞.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王世军.论生态课堂中的师生角色定位[J].天中学刊,2010,(1).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华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其他文献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提升能力、发展思维。在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就布置预习任务、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和交流活动进行探讨,旨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生物知识,树立生物概念,发展探究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对于语文课堂来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融入其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后分析了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语文课堂中利用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希望能够给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 要:本文阐述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智慧教室建设的需要,并从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存在的短板、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原则、空间环境设计、设施设备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推进中小学智慧教室的建设,强化中小学智慧教室的应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育;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127-1  201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并且能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本文以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目标,解读了自主探究课堂构建的基本特征,分析了高中物理自主探究课堂构建的意义,探索了其有效实施策略,旨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微实验引领、项目学习引导、构建思维导图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挥积极的作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关键期。而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最基础性的学科,作为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带有鲜明的思想性。因此,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成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本文针对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障碍提出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提供现实的依据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心理障碍;排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104-2  为了了解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及可能存在的心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旨在激活思维,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化学问题的本质,在追根溯源中将化学知识与实验、生活结合在一起,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文分析了问题情境的涵义以及其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作用,研究了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策略,是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本,培养化学学科素养为前提展开的教与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使其学会独立思考,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写作的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在新课改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下,广大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断调整探索新的写作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自主总结写作技巧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消除学生对写作产生的畏难情绪,打造轻松高效的现代化教学课堂。本文就如何调整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从家庭教育入手,在阐述提升家长教育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家校共育平台方法,以供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家长;合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091-1  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重要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这个词语,表明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而学会学习,这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在生活中找教育,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关键词:体验;生活即教育;让生活走进课堂;走进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99-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