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 等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共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
  在经济对话中,双方就事关两国和世界经济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双方承诺促进经济结构改革和可持续、平衡发展。美方承诺增加投资,提高储蓄率,削减赤字,降低债务,致力于实现中期财政可持续性,并高度关注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和国际影响。双方将及时与对方讨论重大经济政策。双方承诺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倡导多边开发银行强化贷款能力,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
  双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礎开展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美方承诺公平对待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投资者保持开放的投资环境。美方承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所有的投资审查都仅限于国家安全,而不是经济政策或其他国家政策。
  双方重申,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美方承诺在出口管制体系改革过程中给予中国公平待遇,认真考虑中方关切。美方承诺以合作的方式,向迅速、全面地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方向努力。
  美方承诺向中方通报《天然气法案》中关于向中国等非自贸协定国家出口液化天然气进行评估的法定要求。
  双方同意加强金融合作,包括金融机构监管执法、跨境监管、影子银行、场外衍生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等领域的合作。美方欢迎中资金融机构投资美国市场。
  在战略对话中,双方就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增进战略互信,构建双方在亚太良性互动格局,拓展在气候变化以及中东、南亚等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合作进行了坦诚、深入和建设性的对话。
  两国有关部门举行了第三次中美战略安全对话、第一次网络工作组会议等子对话,还进行了气候变化、海关、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联合国维和、南亚事务、拉美事务等对口磋商。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各自的成功攸关彼此利益。双方同意继续采取积极行动,全面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双方同意加强两国高层交往和各层次对话磋商,决定继续改善和发展两军关系,探讨制订中美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积极扩大和深化气候变化、能源、科技、司法、海洋、海关、核安全、林业、反恐、执法等领域对话合作。
  双方认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从亚太做起,双方应就地区事务加强沟通协调,努力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共同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中方阐述了在东海、南海等敏感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中国坚定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主张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协商谈判妥善处理和解决有关领土争议。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实,明辨是非,不做任何可能导致问题复杂化的事。
  双方就朝鲜半岛局势进行了深入沟通。中方重申坚持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呼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尽早重启六方会谈。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
  双方将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对话与协调。
  在网络安全问题上,中方阐明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双方就网络工作组机制建设、两国网络关系、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一些合作倡议,同意今年内再举行一次网络工作组会间会。
  中方阐述了在台湾、涉藏、涉疆、人权等问题上原则立场,强调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自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彼此利益和差异性,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
  汪洋强调,理解和互信是中美两国走向合作共赢的重要前提。相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继续成为扩大共识、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共同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杨洁篪指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两国元首确定的方向,坚定信心,运用智慧,拿出行动,就一定能够完成这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大事业。
  双方积极评价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的重要作用,同意进一步完善这一机制。双方宣布建立元首特别代表热线。
  王毅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
  2013年7月13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吉尔吉斯斯坦乔尔蓬阿塔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
  王毅表示,上合组织成立以来,成员国在“上海精神”指引下,秉持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区发展宗旨,不断深化传统友谊,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上海合作组织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成员国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也为未来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过去一年来,我们加大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走私和跨国有组织犯罪力度,启动经贸、交通、通信、金融领域重大项目,推动教育、科技、救灾合作取得新进展,有效维护了地区安全,为成员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切实帮助。
  王毅表示,我们要持续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努力把上合组织打造成政治、安全、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利益共同体,不断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中方建议为此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密切磋商协调,加大相互支持。各成员国要加强在安全与发展问题上的磋商与协调,努力保持步调一致,彼此成为安全依托和发展保障。
  第二,加强安全合作,构筑安全屏障。提升本组织危机预警、处置和应对各类安全威胁和挑战的能力。推动国际社会尊重阿富汗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力支持阿和平重建,为阿和解进程提供必要协助。
  第三,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努力减轻国际经济走低对成员国发展的影响。维护地区金融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打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通过科技创新为成员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改善民生、减少贫困,共同提高人民福祉,消除滋生社会不稳定的土壤。
  第四,重视人文合作,巩固民意基础。充分利用各成员国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促进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加强教育、卫生、科技、救灾、环保领域的合作和经验技术交流,使现代文明成果在成员国中间共享。
  第五,扩大对外交往,提升组织影响。倡导“上海精神”,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不断扩大与深化同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联合国及其他国际地区组织的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六,加强常设机构建设,适应形势发展。
  王毅表示,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全力协助吉尔吉斯斯坦方面办好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全力支持和配合乌兹别克斯坦办好今年总理会议。
  王毅表示,中国新一届政府将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中方高度重视上合组织,将本着把中国人民利益同本组织各成员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的原则,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同各成员国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
其他文献
“圣战者”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中东,可如今,它与欧洲的关系却是如此的紧密,甚至有人讲,欧洲已经成为“圣战劳务”输出大洲。其中缘由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最残忍的人是“自己人”  自2011年初叙利亚内战爆发后,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典等欧洲国家陆续有穆斯林青年出境参与该国战事,但人数相对较少,影响相对较小。今年6月底,“伊斯兰国”领袖巴格达迪自称 “哈里发”,宣布“建国”,并宣称自身对于“整个
“藏族孤儿”提比的故事  2013年初,梅尔拍摄的纪录片《提比和他的母亲们》在瑞士德语区公映。片中的主人公提比·伦珠次仁如今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他就是一名被送到瑞士的所谓“藏族孤儿”。  1956年,提比出生在西藏西南部容嘎一个当时名叫达纳克的小村庄,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1959年3月10日,西藏分裂分子在拉萨发动了血腥叛乱。3月31日,达赖在分裂叛乱分子的“保护”下进入印度,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数
抗战史诗国画长卷《浩气长流》在京发布画集  2013年7月7日,在卢沟桥事变76周年纪念日当天,由重庆50余位画家共同创作的抗战巨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画册在京发布。林彪之女林豆豆、陈毅之子陈小鲁、佟麟阁之子佟兵、赵登禹之孙赵瑞明、张自忠之孙张皓霆等参加了发布会。  2005年7月7日,50余名画家、史学家、策划家在重庆张自忠将军墓前焚香燃烛,开笔绘制抗战国画《浩气长流》。该画卷共长1012米,描
题语:在政治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的王权很快就排除了一切障碍,在广袤的土地上建立了伟大的帝国。与此同时,世界各个文明也均孕育出自己的政治生态。那么与中国同样古老的印度,能给我们带来何种启示?  通过前文,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在中国漫长的王朝历史中,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是战争和战争的需求,在近两千年内数度把域内诸多政治个体汇聚成大一统的国家。因此,中国国家形成的主要动力很可能不是建立壮观的灌溉工程,也不
改革开放是中国参与国际核军控进程的拐点  孙向丽:  中国参加国际核军控进程在改革开放这个时间点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前一个阶段是单边控制,即在核发展方面自我克制;后一个阶段是积极融入。改革开放之前,核军控、核裁军主要是美苏两家主导,他们想对中、法核武器的发展进行限制。所以1968年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时,法国没有参加,我们也没参加。我们批评这个条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
9月24日,随着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议由总理普京代表统一俄罗斯党参选2012年总统,有关下一届俄罗斯总统选举的悬念荡然无存,普京“王者归来”,俄罗斯将由“梅普组合”进入“普梅组合”时代。  不是新闻的“新闻”  俄罗斯的总统选举历来备受关注,然而这次“梅普”为五个月之后的选举提前定调,似乎并未引来过多评论。在俄国内,除了由前世界棋王卡斯珀罗夫领导的“公民联合阵线”等少数反对派举行抗议示威以外,多
朴槿惠总统对华的“柔性外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近日来朝韩之间的接触也频繁起来,韩朝关系开始出现回暖迹象,尤其是此前不断恶化而陷入紧张局势的开城工业园问题,正向着积极的方向在发展,韩朝双边会谈也逐渐被提上议程。  被中国称为“老朋友”的朴槿惠总统,是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单从外在形象来讲,是一个位十分具有亲和力的总统。但作为领导韩国经济腾飞的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作为对朝实施“强硬外交”的前
6月19日~22日,“第二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世界3D打印技术博览会”在中国青岛召开,国内外200多家3D打印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会。英国《经济学人》将3D打印视为未来一场工业革命的“核心”,奥巴马政府也将其看作复兴“美国制造”的希望。未来一年,该技术的几项重要专利保护将到期,有可能迎来爆炸性发展期。3D打印的兴起将对中国等依靠人口红利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但也可能成为这些国家实现
近期,两岸在寻求双方关系新定位方面又有新进展。其中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提出的“一国两区”概念,引起很大争议,其政治效应值得关注。吴伯雄是在3月22日与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举行的第五次“胡吴会”上提出这个新概念的。这次会面是在台湾“大选”之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与民进党开始检讨、调整两岸政策的新形势下举行的,也是在马英九“就职演讲”之前举行,双方首次明确将两岸关系定位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框架
慈悲,从佛教层面讲就是恻隐怜悯之心。“慈”指的是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指的是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之要,全生为重”。进一步讲, 慈悲心是形容人心肠善良态度慈和之意,俗话讲就是心肠好。慈悲的近义词有和善、慈爱、体恤和宽容,它的反义词则是冷酷和残忍。  慈悲和同情不完全划等号,其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因为恐惧而怜悯是同情,因为爱而怜悯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