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政府“柔中带刚”的对朝政策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p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朴槿惠总统对华的“柔性外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近日来朝韩之间的接触也频繁起来,韩朝关系开始出现回暖迹象,尤其是此前不断恶化而陷入紧张局势的开城工业园问题,正向着积极的方向在发展,韩朝双边会谈也逐渐被提上议程。
  被中国称为“老朋友”的朴槿惠总统,是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单从外在形象来讲,是一个位十分具有亲和力的总统。但作为领导韩国经济腾飞的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作为对朝实施“强硬外交”的前总统李明博的一党之友,。然而,她领导的此届政府的对朝政策,能否落实“朝鲜半岛信任进程”,是否会抛弃强硬立场而走向缓和呢?
  “不可动摇”的政策基础
  2011年9月,朴槿惠就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提出建设“新型朝鲜半岛(A New Kind of Korea)”的基本构想。她认为,长期的信任缺失已经破坏了韩朝间进行真诚和解的尝试,为了使朝鲜半岛从斗争地区向信任地区转变,韩国应该实行“信任政治(Trustpolitik)”政策,在国际公约基础上,实施具有相互约束力的预案。之后,“朝鲜半岛信任进程”的对朝政策逐步浮出水面,并成为朴槿惠总统竞选时对朝外交的核心内容。深入来看,“朝鲜半岛信任进程”的推进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需要韩朝双方都付出信任努力。但事实上,直到朴槿惠总统上任后在美国兜售韩国安全体系的时候,她所谓的“信任政治”以及东北亚和平与合作倡议还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
  在理想政策的框架下,朴槿惠政府的对朝政策有惟一一个前提——朝鲜弃核。韩国在各种场合提出了很多对朝合作的优惠政策和援助项目,但所有“蛋糕”的获得都是以弃核为前提的。而从朝鲜角度来讲,朝鲜“拥核”是其自感威胁的一种现实需要,也是对话谈判的筹码。一方面,为了避免政治上陷于孤立的困境,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朝鲜需要手握利器;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一直是朝鲜的软肋,在争取援助的问题上,朝鲜显然希望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朝鲜弃核”,这就是让朝鲜抛去自己的救命稻草,难度系数可想而知。所以,无论是东北亚和平与合作倡议,还是看上去很美的“朝鲜半岛信任進程”,都是建立在一个涉及韩国国家切身利益,且不可动摇的前提上。
  “强硬”的继承与发展
  李明博政府时期所造成的韩朝关系胶着化,让韩国国内朝野上下,甚至周边各大国都表示担忧。因此,在韩国社会对韩朝关系恶化严重不满的大背景下,朴槿惠总统上台伊始,就表达了希望与朝鲜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愿望,希望能够“以对话来解决问题”,希望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
  然而,一项针对朴槿惠外交、安全政策构想和李明博政府外交政策的统计表明,在涉及外交、安全政策等15个项目中,朴槿惠和李明博政策有高达12项是接近的,分别是朝鲜弃核、朝鲜导弹、南北经济合作、统一方案、朝鲜人权、金刚山旅游、开城工业园、与中美关系、驻韩美军、军队服役时间、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济州海军基地。显然,作为一党之友,在涉及对朝政策的很多方面,朴槿惠政府很难对李明博政府的对朝政策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回顾韩国去年底的第18届总统大选,对朝政策是竞选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在寅和安哲秀两位总统候选人相比,朴槿惠作为候选人时的对朝政策构想更开阔、更具国际视野,在宣扬“信任外交”的同时,“强化威慑力”也显得格外醒目。
  “秀肌肉”还是“秀胸怀”
  对比以往金大中前总统的“阳光政策”或李明博前总统的“强硬外交”,朴槿惠政府似乎选择的是一条折中路线。但对于朝鲜在军事上出现的一系列事端,韩国并没有视而不见,同时也在寻求拥有自卫性措施或是先制性措施。2013年3月11日,朴槿惠总统在其召开的首次国务会议中,提出“对于朝鲜的挑衅行为,我们要对其进行强硬回应,但也不要停止履行朝鲜半岛信任进程的努力”。这说明,朴槿惠总统要向朝鲜“秀肌肉”,希望朝鲜能够看到韩国保有的军事实力,同时也希望国际社会看到韩国一直敞开对话空间的胸怀。
  事实证明,“秀肌肉”完胜了“秀胸怀”。2013年3月,韩美在结束了举行的两场军事演习——为期两个月的“秃鹫”联合野外机动演习和为期11天的“关键决断”计算机模拟演习。随后在今年4月,韩国联合美国海军陆战队又举行了四次联合军事演练,检验韩军“王牌部队”的战备状况,激励士兵士气。4月2日,朴槿惠总统在上任后的首次“外交与安全部门长官级会议”上,谈到朝鲜发起挑衅时指出,对朝鲜进行严厉应对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以更强大的外交与军事威慑力,使朝鲜不敢发起挑衅。显然,朴槿惠政府在面对朝鲜的威胁与挑衅时,实际选择的是不触及底线的“硬碰硬”的处理方式。
  民心所向的优势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朴槿惠政府的对朝政策也需要民众的支持。6月23日,从韩国《同民族》新闻委托韩国社会舆论研究所(KSOI)进行的实际舆论调查显示,关于“如何评价朴槿惠政府对朝政策”的问题,有23.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特别好”,另有52.5%的人选择了“很好”。合计之后,对朴槿惠政府对朝政策持积极态度的比例达到了75.9%,是持消极态度比例的三倍多。如此高的支持率足以支撑朴槿惠政府将当下的对朝政策进行到底。
  这其中最明显的案例就是近来朝韩双方谈判的焦点——开城工业园问题。实际上今年3月末,朴槿惠总统曾在统一部业务报告书中指出“外资企业可以维持的时候,就是开城工业园国际化的时候,随意的哪一天禁止出入,或者税金突然上扬,在国际标准下,这样的行为也不可能出现的”。朴槿惠总统最近不断强调要通过“国际标准(Global Standard)”的模式来解决开城工业园问题,不希望永远看朝鲜的眼色行事,而是希望能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是很快双方的谈判就因为代表级别差异而搁浅了。有调查显示,民众中对此表示支持朴槿惠做法的人达到61.9%,这表明朴槿惠政府对朝政策的强硬坚持不仅是民心所向的,而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趋于回暖的开城工业园问题上,朝韩双方的接触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从中也可以看出韩国对朝政策中的强硬立场和声音。
  强硬为主,对话为辅
  韩国以往的对朝政策已经证明,包容和妥协并不能满足朝鲜的欲望,也不能达到韩国政府的预期目的,前总统李明博的“强硬外交”虽使韩朝关系恶化,但也没有使朝鲜半岛局势崩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朝鲜半岛信任进程”的实质,仍是延续李明博的对朝政策,但在对话谈判的技巧上,朴槿惠总统还是选择了给予朝鲜更充分的机会和空间。
  另外,朴槿惠作为韩国的首位女总统,很多人可能认为她会选择温和弹性的态度对待朝鲜。但是,命途多舛的身世和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早已磨练出她坚韧的性格和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用她的话来说,“无父母,无丈夫,无子女”的她,已经将自己的全部献给了国家,没有过多的后顾之忧,反而可以放手一搏。
  意大利伟大的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曾说,“个体的个人道德依赖于国家的不道德提供安全,正是国家的防卫战争确保了个体的自由”。同时,用地缘战略的观点来看待国际关系时,人们对离他们最近的邻国的恐惧甚于他们对较远国家的恐惧。所以,面对朝鲜核问题或朝鲜导弹试射等事件时,韩国需要为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面临的威胁做出坚定的回应。因此,朴槿惠政府“强硬为主,对话为辅”的对朝基本立场也将继续下去。
  本文属于2011年韩国政府拨款(教育科学技术部社会科学研究支援事业款)韩国研究财团基金项目(NRF-2011-330-B00044)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由中国海军首次承办的第14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于4月22日至23日在青岛开幕。来自论坛21个成员国和四个观察员国的海军领导人和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这次论坛年会。本刊资深合作者杨毅海军少将接受采访,向本刊读者介绍了有关情况。  体现出中国实力和影响力的增强  本次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是中国第一次作为主办国参与,但中国参加类似的论坛已经多次。杨毅介绍说,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每两年举行一次,即逢双年度在西
近期,科巴尼(Kobane),这个叙利亚北部毗邻土耳其的库尔德人小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自今年9月以来,“伊斯兰国”极端武装组织围困该城镇及周边地区,与守卫科巴尼的库尔德武装力量激烈交火,至今仍未停息。根据叙利亚人权组织的最新报道,在两个月的科巴尼战役中,已有800多人在地面战斗中死亡,并间接造成了20多万名难民。不过,在北约空军的连番轰炸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库尔德人陆续增援下,科巴尼至今仍未被
记得两个月前,即将离任驻德国大使、赴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吴红波先生在接受德国《日报》专访时,出人意料地抨击德国的服务业,对德国服务业效率太低表示失望,其言辞虽不像其即将接任的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先生语风那么犀利、无情,但也足以引发德国媒体的特别关注。  对于吴大使结合自身亲历反映的德国服务业的问题,德国人自己倒也不讳疾忌医。他们自己总结的原因有二:一是德国人力资源比较紧缺;二是缺乏竞争。但在我这
《大洋洲发展报告》  魏明海/主编 喻常森/副主编  2013年7月第一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对外实行和平战略,世界各国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区域化将地区的每一个角落融为高度相互依赖的整体。过去被认为是距离遥远的一些边缘地区开始进入到中国国际政治研究者的视野。大洋洲作为亚太地区的一个部分,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大
“圣战者”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中东,可如今,它与欧洲的关系却是如此的紧密,甚至有人讲,欧洲已经成为“圣战劳务”输出大洲。其中缘由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最残忍的人是“自己人”  自2011年初叙利亚内战爆发后,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典等欧洲国家陆续有穆斯林青年出境参与该国战事,但人数相对较少,影响相对较小。今年6月底,“伊斯兰国”领袖巴格达迪自称 “哈里发”,宣布“建国”,并宣称自身对于“整个
“藏族孤儿”提比的故事  2013年初,梅尔拍摄的纪录片《提比和他的母亲们》在瑞士德语区公映。片中的主人公提比·伦珠次仁如今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他就是一名被送到瑞士的所谓“藏族孤儿”。  1956年,提比出生在西藏西南部容嘎一个当时名叫达纳克的小村庄,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1959年3月10日,西藏分裂分子在拉萨发动了血腥叛乱。3月31日,达赖在分裂叛乱分子的“保护”下进入印度,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数
抗战史诗国画长卷《浩气长流》在京发布画集  2013年7月7日,在卢沟桥事变76周年纪念日当天,由重庆50余位画家共同创作的抗战巨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画册在京发布。林彪之女林豆豆、陈毅之子陈小鲁、佟麟阁之子佟兵、赵登禹之孙赵瑞明、张自忠之孙张皓霆等参加了发布会。  2005年7月7日,50余名画家、史学家、策划家在重庆张自忠将军墓前焚香燃烛,开笔绘制抗战国画《浩气长流》。该画卷共长1012米,描
题语:在政治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的王权很快就排除了一切障碍,在广袤的土地上建立了伟大的帝国。与此同时,世界各个文明也均孕育出自己的政治生态。那么与中国同样古老的印度,能给我们带来何种启示?  通过前文,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在中国漫长的王朝历史中,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是战争和战争的需求,在近两千年内数度把域内诸多政治个体汇聚成大一统的国家。因此,中国国家形成的主要动力很可能不是建立壮观的灌溉工程,也不
改革开放是中国参与国际核军控进程的拐点  孙向丽:  中国参加国际核军控进程在改革开放这个时间点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前一个阶段是单边控制,即在核发展方面自我克制;后一个阶段是积极融入。改革开放之前,核军控、核裁军主要是美苏两家主导,他们想对中、法核武器的发展进行限制。所以1968年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时,法国没有参加,我们也没参加。我们批评这个条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
9月24日,随着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议由总理普京代表统一俄罗斯党参选2012年总统,有关下一届俄罗斯总统选举的悬念荡然无存,普京“王者归来”,俄罗斯将由“梅普组合”进入“普梅组合”时代。  不是新闻的“新闻”  俄罗斯的总统选举历来备受关注,然而这次“梅普”为五个月之后的选举提前定调,似乎并未引来过多评论。在俄国内,除了由前世界棋王卡斯珀罗夫领导的“公民联合阵线”等少数反对派举行抗议示威以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