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受体 (VDR)mRNA表达 ,探讨 1,2 5 (OH) 2 D3 诱导分化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以RT_PCR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中VDRmRNA表达。结果 :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受体 (VDR)mRNA表达 ,探讨 1,2 5 (OH) 2 D3 诱导分化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以RT_PCR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中VDRmRNA表达。结果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中均有VDRmRNA表达。结论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是维生素D3(VD3)作用的靶细胞 ,1,2 5 (OH) 2 D3 的作用可能是通过VD3 核受体 (VDR)而介导 ,提示VD3 能用于各种类型白血病的诱导分化治疗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vitamin D receptor (VDR)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leukemia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1,25 (OH) 2 D3 differentiation. Methods: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VDR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leukemia patient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VDR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leukemia patients. CONCLUSIO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leukemia are the target cells of vitamin D3 (VD3). The effect of 1,25 (OH) 2 D3 may be mediated by VD3 nuclear receptor (VDR), suggesting that VD3 can be used in various types Leukemia induction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其他文献
在对 6 7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回顾性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 Feulgen′s染色方法和自动图像技术 ,定量测定了癌细胞核 DNA含量。结果 :(1) DNA非整倍体在壶腹周围癌中的发生率为 71.
目的 探讨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组织中上皮钙粘合素 (E cadherin ,E cd)、α 连环素 (α catenin,α C)和 β 连环素 (β catenin,β C)表达特征及意义。 方法 胆囊癌组织标
造血干/祖细胞为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潜在的重建造血细胞系能力的细胞.CD34+造血祖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扩增反应,来自于骨髓(BM),动员外周血及脐带血的CD34+细胞在干细胞因子(S
目的 观察结扎双侧颈内静脉后颈外静脉对颅内静脉回流的代偿作用。方法 对猕猴模拟双侧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对其颈部血管干预处理 ,观察其颅内压的变化。结果 双侧颈内
目的 探讨不同停跳液对未成年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离体心脏工作模型对16只未成年兔心脏灌注改良的St.Thomas No1停跳液(A组)及改良的St.Thomas No2停跳
对普通微波炉改装成用于回流化学反应的微波加热装置所用含有玻璃管的截止波导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和实验测量。
A theoretical analysis, design calculation and exp
对近20年收治的5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①TIA发作时间为偏态分布,其中95%的患者发作时间在2.65小时以内,99%在5.37小时以内;②在198例有CT或MRI资料的TIA病例中,发现62例有与症
[目的] 为监测外环境中是否还有脊髓灰质炎 (Polio) 野病毒株循环。[方法] 在曾是Polio 流行区的地区, 于1997~1998年定点采集0~4岁儿童粪便538 人份, 河塘水88份, 市自来水厂源水8份和出厂水6份。[结果] 从粪便和水中
采用丙烯基硫脲 30 0mg/ (kg·d)连续 3d经腹腔注射感染日本血吸虫 42d的小鼠 ,停药后 2h进行解剖 ,结果发现 :丙烯基硫脲对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生长发育及雌虫卵巢长度无明显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较高,仅次于子宫颈癌,常发生于绝经后妇女[3]。本研究对21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B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早期诊断该病提供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