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以《植物生理学》为例

来源 :教育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以专业课《植物生理学》为例,挖掘总结了各章节知识要点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和案例分析及其实践教学效果,以期为后续《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其他文献
“育人”先“育德”。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的理论、价值及精神追求融入到其他课程的一种创新思维,是新的教育观。本文以《消防管理学》课程为例,根据消防工程专业特点及人才培
为建设一流课程,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展,依托《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一套适合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方案,并借助互动教学
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出发,在分析课程思政与数学教学融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探索了大学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若干路径:依托数学概念,融入哲学思想,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观;搜索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需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机械工程专业进行精心设计和持续的推动。围绕校院立德树人中心工作,本专业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持续组织研讨交流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现代汉语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本
高等学校通常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课程,包括专业课和基础课。其中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地方高校生物类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的现状。结果显示:当前地方高校生物类本科生学术生态主体和环境存在不少共性问题,学生对专业兴趣偏低,认为教学质量较为
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元教学法是将多种教学法组合,适合课程内容丰富且综合性较强
科研育人是以科研活动为载体,在科研活动中实现育人的目标。高校肩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包含了科研和培养人才两大部分。在高校,科研育人可将科研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中国水彩经历百年发展,日趋民族化、写意化倾向。如何将源自西方的水彩与中国传统写意的艺术精神融合、借鉴、发展与创新,是我们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思考。对于当代语境下水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