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追问误区 优化提问效果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ls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追问是课堂提问的一种形式。在数学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不注重追问的艺术,致使追问常常陷学生于两难境地,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走出追问的误区,优化提问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追问 效果 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28
  追问是课堂提问的一种形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进行恰当的追问,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但是,如果教师的追问不分场合、不分时机,一切提问全凭自己的兴致,就会使追问进入误区,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下面,笔者就数学课堂中追问常见的误区以及如何进行追问,谈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一、避免不厌其烦的追问
  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会不厌其烦地进行追问,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的知识。这样的追问枯燥乏味,不仅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感到老生常谈、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
  例如,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以“112×3”为例,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有学生说“112×3表示3个112是多少,可以用3个112相加的方法来解决”。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等了一会儿后,有学生说“可以把112分成100和12,先让100乘以3,再把12与3相乘,然后将它们的结果相加”。然后教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方法吗?”这里,教师反复追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简要地说一说,但由于教师在追问的形式上出现了偏差,不能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基。此时,教师不妨换个方式问学生:“你能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总结给大家听一听吗?”这样的追问简单、有效,教学效果显著。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追问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服务的,所以教师应避免不厌其烦的追问,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追问,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避免变幻多端的追问
  数学教学中,在学生思考问题受阻时,教师的追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慧。但是,有些教师在追问时往往喜欢采取变幻多端的形式,导致本来简单的数学问题反而变得复杂了。
  例如,教学“平移、旋转与对称”一课,在教学平移的概念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画面,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说看到汽车开得很快,有的学生说发现汽车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去的。在学生回答后,为使学生对平移的特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追问:“汽车是沿什么运动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为什么要沿着直线运动?沿着直线运动的好处是什么?”很明显,此时教师的追问已经偏离了教学的轨道。要想改变这种追问的误区,教师不妨这样进行追问:“从汽车沿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你可以总结出什么是平移现象以及平移具有什么特点吗?”这样的追问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紧扣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追问方面要避免不切实际、随心所欲、变幻多样的追问,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追问才是合理有效的,才容易被学生接受与认可。
  三、避免莫名其妙的追问
  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经常会采取追问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对数学问题的正确解答。但是,有些教师在追问时没有从学生错误的原因出发,而是提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的追问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措手不及,不利于他们数学学习的正常进行。
  例如,教学“商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这部分知识,在计算“901÷9”这个算式时,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台下算。当教师发现板演的学生计算错误时,马上进行追问:“请你再认真检查一下,看看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学生听到老师这样讲,心想自己肯定计算错了,马上把刚才的计算结果擦掉,重新开始计算,结果学生又计算错了。教师见学生做得不对,马上补充:“我们刚才说计算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什么?”这样一来,板演的学生又开始擦掉重做,最后在板演的学生终于计算正确时,教师又追问:“你是怎样计算正确的?刚才为什么会计算错误呢?你想告诉我们什么?”这里,教师莫名其妙的反复追问把学生弄得束手无策。此时,教师如能针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给予恰当的点拨和追问,学生学习起来将会感到更加轻松。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追问时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服务。
  课堂教学中,追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更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与教学智慧的体现。因此,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用心钻研教材,及时把握追问的时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出发,设计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数学教学不仅着眼于学生知识的增长,更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1003501 
变频器中过流保护的对象主要指带有突变性质的、电流的峰值超过了过流检测值,变频器则显示过流,由于逆变器件的过载能力较差,所以变频器的过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分
12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对于一个人来说,却算得上是上海友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用自己生命长河中呕心沥血的的民族骄傲!12年前,他用战立友邦电气,立志将其打造成,也许只是弹指一挥
[摘要]在训练学生跑步时,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情;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36002901  爱因斯坦说过:“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这充分说明运动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運动不仅能带给我
[摘要]课堂教学中,学生要认真倾听教师的讲授,教师也应悉心倾听学生的表达。教师只有在悉心倾听中准确了解、洞察学生的认知情况,关注学生的认知困惑,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才能真正将“以学定教”的理念落到实处。  [关键词]悉心倾听;以学定教;顺势而导;认知困惑;智慧点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1003601  新课程一直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高校钢琴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要求,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活动,对于钢琴教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针对双钢琴教学这一模式做出探讨,分析了其在钢琴教学改革中具有的应用价值,然后探讨了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给高校钢琴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有效提升钢琴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教学改革;双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
[摘 要]审视课堂教学发现,不少教师过于关注课堂表面的新颖和繁华,忽略了教学的有效性,导致课堂结构臃肿,教学程序烦琐,教学目标偏离。在提倡回归教学本真、追求高效课堂的当下,教师应勇于剔除低效、无效的教学活动,构建形式简约而内涵丰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构建;形简意丰;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6-0059-02
[摘 要]通过总结分析小学生写字速度慢的三个主要原因,提出改变其写字速度的有效策略,总结管用的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关键词]笔画 姿势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22  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我发现班级里写字书写比较慢的那几个学生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书写的速度会比写得快的学生慢两至三倍,从而影响了整个班的教学效率
近日,艾默生CT推出了小巧、智能化的交流驱动器Unidrive SP0。新的Unidrive SP0型驱动器的功率范围为0.37kW-1.5kW,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当今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师可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提高差异化教学的准确度;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实践,让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探究模式;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2006801  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