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语文学力提升的教学探索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力课堂是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提出的,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力,即阅读力、表达力和文化力。在具体教学中,这三维学力常常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笔者以一堂古诗教学课为例,尝试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学力的教学方式。
  课题来自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描写了静谧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的情怀。但这首诗并不是个例,与诗人同时代的王维、裴迪、祖咏等也写过这样的山水诗。笔者由此想到将《题破山寺后禅院》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读,并拓展到对更多盛唐山水诗的阅读,引导学生感受盛唐山水诗特有的艺术魅力。
  一、引导品读鉴赏,培育阅读力
  在语文三维学力中,阅读力是基础,其他能力的培养都要借助阅读或在阅读中完成。阅读教学赋予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鉴赏、积累、运用语言文字,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而诗歌的思想感情往往隐藏在韵律、意象、意境等中。因此,笔者紧扣文本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对诗句的品读中体会情感,调动阅读思维。课前,笔者布置学生自主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并告知他们课上将分小组展示预学成果。对教师来说,通过让学生预习诗歌、展示自学成果,能够找到教学起点。对学生来说,通过自主学习能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
  诗歌阅读不能仅停留在了解大意阶段,而应走进诗中,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初步鉴赏、评价诗歌的艺术手法。课上,笔者首先让学生朗读诗歌,了解这首诗的描写内容,初步感受诗人明朗的情绪。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聚焦诗歌中写景的四句诗,进一步思考“明月、清泉、松、石、竹、莲、渔舟、浣女这些平常的景(人)物,在诗人的笔下为何会如此美好?诗人将它们做了怎样巧妙的组合”,由此过渡到对艺术手法的鉴赏、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探讨。学生沿着阅读的思维阶梯,一步一步抵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激发想象体验,训练表达力
  有人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通过想象,再进行口头与书面表达,是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本课设计了两个训练学生表达力的活动:
  ①找出诗中描绘画面的句子,任选一联或一句,用这样的句式来描述:诗人啊,在您的引领下,我仿佛置身于——,欣赏到——。
  ②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完成整幅“山居秋暝图”的描述。(200字左右)
  第一个活动属于口语交际活动,学生有明确的倾诉对象——诗人。“仿佛”提示学生要发挥联想和想象,“置身于”引导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感受诗歌中描写的环境。笔者用“欣赏”二字而非用“看到”“听到”或“闻到”,可以让学生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描写,答案更开放、多元。
  第二个活动属于书面表达活动,但学生同样需要运用想象能力。如果第一个活动是“点”的话,第二个活动就是“面”。当然,由点到面的过程不是简单拼接的过程,而需要学生整体构思、创作。学生在意象的组合、描述的顺序、衔接的方法等方面更加自由。
  通过这样的表达与创作活动,学生在想象、描绘画面的过程中,对诗歌的情感会有更真切的体验,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力也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鼓励比较探究,传承文化力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诗歌学习应根植于文化的土壤里。教师要构建语文学力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化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为此,笔者设计了《题破山寺后禅院》与《山居秋暝》两首诗的比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到两首诗中都有一个“空”字,并思考它们在诗句、诗歌中分别起何作用、有何丰富的意蕴。
  作家毕飞宇提过,诗歌的计量单位是字,要想真正领会一首诗的情感,就得落实到每一个字上。在这两首诗中,“空”字无疑是最贴近诗人内心状态的,也是两位诗人之间最大的默契。笔者扣住这一内涵最丰富、最具匠心的字眼,让学生探究、比较,并收到了“一字立骨”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请学生再读一读这两首诗,看能不能发现其他的异同,培养学生对蕴含情感的关键词句的感知力。
  如果教学活动到此结束,似乎也未尝不可。但要达到培养学生的文化力这一目标还需再向前走一步。每一首诗都带着时代的烙印,作为山水诗的代表作,这两首诗展现出来的是盛唐气象。因此,笔者及时为学生介绍时代背景,并推荐学生课后阅读王维的《辋川集》及裴迪、常建、祖咏、储光羲等盛唐诗派代表人物的诗作。至此,学生在一堂课上遇见了一群人、一类作品、一个时代。而这些诗作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由一首诗到一组诗,由一篇到整本,笔者教会学生的是阅读这一类文本的方法,更培养了学生欣赏、传承中国文化的意识。
  回首这堂课的酝酿与实施过程,笔者始终以提升学生語文学力为旨归,依照文本体式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来设计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的训练不是割裂的,而是贯穿学生对诗意的解读、对诗境的体验、对诗情的感悟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在场,有迹可循,实实在在地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师:前段时间,我们读完了名著《朝花夕拾》,让我们再来回望一下这部名著。  一、要点回顾  1.篇章归纳。  师:课的开始,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朝花夕拾》的了解情况。同学们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些散文的主要内容?(出示: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生答。  2.人物竞猜。  师: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里刻画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们来猜猜看,他们分别是谁?(
期刊
吕龙老师应邀在镇江市天王中学执教的《小石潭记》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得到了几个名师工作室教师们的一致好评。原因是多方面的:吕老师曾获全国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他音色纯正的普通话,不疾不徐的从容教态,启发学生回答时的机智与耐心,都是重要因素。可依我看,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是这节课所采取的基于文言、文章、文体、文化的文言文教学的四重视角。  一、文言视角:披文入情,在语言文字
期刊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共读 学习者 中心  我们太熟悉这样的场景了:父母为了让孩子长得壮,尽己所能让孩子吃饱、吃好,就算家里困难,也会把最后一块肉夹到孩子碗里。就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总希望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把书籍的营养全部转化为素养。但教师把这些“营养大餐”摆在学生面前,他们就一定会去“吃”,一定能“啃得动”,一定能吸收得了吗?如《傅雷家书》这样的名著,对初中生而言,无疑是一桌丰盛且营养均衡
期刊
摘要  “政治认同”作为首要且基本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它的培育是道法教师的责任担当。课堂教学要立足学情,充分运用体验式、辩论式、合作式、反思式等多种学习方式,让“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生根。  关键词  学情 学习方式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要求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不少道法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一味地说教,严重影响了“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依据初
期刊
摘要  结合夏丐尊的教育教学思想,将他的“情感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分别从在教中创设情境、在学中创设情境和将教与学相结合激发情感三个方面来阐述,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做具体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合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情感教育 教与学  初中时期是学生情感变化最为丰富的时期,在教育中实施“爱的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格有着极
期刊
摘要  在初中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思辨性阅读教学思想,使学生不是停留在对文本的浅层理解上,而是通过深度思考、大胆质疑,走向文本更深处,从而锻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  自读课文 思辨性阅读 思维能力  自读课文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融入思辨性阅读的教学思想,就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阅读体系构建、阅读素养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以统编语文
期刊
摘要  用王君老师提倡的群文教学思想,对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和下册《卖油翁》两文进行整合教学,通过同质相联的思维方式,从“文言”“文章”“文化”逐层深入教学,归纳文言志人小说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  群文教学 整合 文言志人小说  编者将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的古诗文篇目分散于各单元,这是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学情特点,分散教学利于分散难点,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
期刊
关键词地理叙事 课堂学习 名师空中课堂 中东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延长了假期,打乱了教学计划。国家要求“停课不停学”,教与学的场景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笔者所在的无锡地区积极响应并启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锡慧在线”各学科的线上教学活动。笔者作为地理学科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录制了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中东”一节(两课时)的线上教学内容。回顾备课和线上课堂教学实录,笔者认为“线上教学”采用“地理
期刊
关键词分层走班 激发直接兴趣 建立中心兴趣 培养间接兴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南通市部分初中学校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试行“分层走班”课堂教学改革。各试行学校本着以生为本、稳步推进的原则,客观、理性地看待学生在学科知识基础、
期刊
数学概念课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教学的核心,任何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概念教学。如何高效实施数学概念教学,值得我们思考。下文笔者以“平方根”的教学设计为例,对概念课教学进行阐述。  一、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平方根;  (2)了解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过程与方法:  (l)通过学习平方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