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四重视角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龙老师应邀在镇江市天王中学执教的《小石潭记》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得到了几个名师工作室教师们的一致好评。原因是多方面的:吕老师曾获全国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他音色纯正的普通话,不疾不徐的从容教态,启发学生回答时的机智与耐心,都是重要因素。可依我看,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是这节课所采取的基于文言、文章、文体、文化的文言文教学的四重视角。
  一、文言视角:披文入情,在语言文字中体悟作者情感变化
  吕老师没有采取传统的串讲方式,而是借助朗读,抓住关键词语(“冽”“清”“斗折蛇行”“犬牙差互”等)和难点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披文入情。课上,教师通过词语教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读、学生读文章中的四字短语、学生再次齐读等方式,有序地进行朗读训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学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和难点句子,让学生轻松地走进文言文文本。在理清基本内容的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大致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仔细观察本节课,我们会发现,教师始终贴着文言文文本在教学,所有的环节都与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有着密切的关联。然而,教师并没有作琐屑的逐字逐句的解释与翻译,所以课堂既实在,又保持了很多的灵动,引人入胜。其实,文言文真的不必篇篇、处处串讲。《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文字较为晓畅的一篇,而统编教材又有着注释详尽的特点,《小石潭记》的注释达27个之多。教师只要帮助学生理解了重难点词句的意思,别的词句自当迎刃而解,何苦字字句句一路讲来,讲得无味,听得无趣呢?
  二、文章视角:起承转合,在行文曲折中品悟作品结构之美
  本节课注意到了篇章的结构之美。教师用演绎法完成了這个环节的教学。起承转合是古人常用的文章结构技巧,但要用得自然贴切,不着痕迹,还是需要很深的写作功力的。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结构方式还不能算是耳熟能详。因此,教师用演绎的方法先把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提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从文章中求证。这无疑大大地消解了学生认知的难度,相当于提供了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的阶梯。第一节起笔由远及近,由声到形,曲折婉转;第二节承笔细细描摹,虚实正侧,手法多样;第三节转笔宕向远处,写溪水、源流,由乐转忧;第四节合笔环视四周,回到眼前,携悲凉归去。学生也许不能尽解其中之味;但在教师的引导下,景物的变化,情感的起伏,在行文曲折的结构之美中尽显风华。
  三、文体视角:追踪寻变,在作者行止中参悟游记写景顺序
  在柳宗元之前,人们对山水的描写尚在有意无意之间,即使郦道元的《水经注》具备了地理上的科学性和卓越的文学性,但仍然以客观记述为主。柳宗元第一个塑造了鲜明、生动的系列自然山水形象,更为丰富地表现了人的情感,从而使得山水游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教学《小石潭记》,自然需要格外关注开山水游记创作先河的柳宗元作品的文体特征,尤其是体现游记特征的作者行踪,这就势必会牵出作者观察景物视角的变化。
  吕老师不仅在课堂第二个教学环节中精心设计了一个有关“在题目中加字”的问题,唤起学生对本文文体的有效注意,还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肩发学生探寻柳宗元行踪,把握“永州八记”由地标参照着手,以作者行踪为序的总体形式特点,这也是体现游记文体特征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他还引导学生逐节进行具体探究,这样一来,第一小节的移步换景和后面几小节的定点观察便水落石出了。
  不仅如此,吕老师还启发学生具体地分析了本文定点观察的三种方式:近观(凝视)——远眺——环视,让游记散文丰富的观察视角给人以具体深刻的印象。作品的开创价值自然也在课堂上得以凸显。
  四、文化视角:相机引述,在点染比较中感悟文章的哲学意味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哲学家,但一般研究者都认为,柳宗元的哲学思想体现于他的论说文,如《天说》《天对》《封建论》《非国语》等篇章之中,而且将其哲学的主导思想定义为“统合儒释”,却多少忽视了作为柳宗元代表作中熠熠闪光的“永州八记”,其实更多的是受庄子哲学的影响。这些作品赋予山水精神人格化,在自然山水中安顿作者悲哀苦闷的灵魂,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开阔。吕老师注重对《小石潭记》哲学意味的挖掘,且没有把柳宗元的哲学思想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他抓住作品第二节对鱼儿“乐”的描写,引入本册教材中庄子的话:“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师生由此领悟了庄子追求无拘无束的绝对的精神自由,结合柳宗元被贬永州的写作背景,探究出柳宗元期待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和庄子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的结论。课堂有了哲学意味,就会多些厚重,给学生的未来人生以更深远的启示。吕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做到了有机的融合、自然的生发,这也非常切合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
  当然,情景交融是山水游记的本质特征,许多时候,在柳宗元笔下,所游之景和所寄之情都无法截然分开。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节课的课堂结构似乎可以进一步完善。我是赞成由体味景物入手去体悟作者感情的,《小石潭记》中景物的动静、虚实、冷暖,甚至作者形诸笔下的景物自身,无一不倾注着作者的内在情感。如能把体会感情和分析景物特征放在同一环节里进行,教学上可能会显得更自然,领悟上也会更深邃些。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初中语文课程中融合中国传统哲学教育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江苏省泰州市王荣名师工作室由泰州市名教师、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王荣主持,现有成员11人,均为市区级“三级骨干”教师或优秀青年教师。  工作室成员致力于情境德育的研究与实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创设典型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起学生的深刻体验、感悟,帮助他们实现道德品质方面的自主构建、自行内化、自觉坚守,掌握正确的自我教育方法。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治观念、公民意识得到了
期刊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推进,连云港市新的教育格局已初步形成,我校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立足名校办学方向,全力打造品牌文化,积极彰显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协调高效的特色学校运行机制,凝练了卓有实效的特色学校办学经验,锻造了一批质朴、明理、和谐、向上的特色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正直、诚信、有爱心、高素质的特色学生,创建了一所有朝气、有内涵、有品位的特色品牌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现已
期刊
一、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引领学生将视野放置到国家利益这个层面,立足于实际生活,围绕国家利益的内涵、外延、核心利益和國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这几个部分,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学生以开放和自强的心态看中国,看世界。  二、学情分析  信息化时代的初中生思
期刊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九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是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块图形的面积,那么它们是相等的。通过这个思想推演证实了这一章的法则和公式。课标要求学生能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反过来,也能利用公式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这一章中,“整式乘
期刊
数学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李邦和院士指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的。技巧不足道也。”由此可见,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概念教学采用“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式的讲解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教师用大量练习代替概念理解,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概念教学,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障碍,而且丧失了数学概念的教学功能,大大削弱
期刊
我们经常接触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也有人说“教无定法”,教学无须设计,只需要教师按照教材上课即可。其实,我们知道“教无定法”的前提是“教学有法”。所谓“教学有法”,就是在尊重课堂规律的基础上,基于课标,把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科学设计好一节课,然后通过适当的教学形式实施具体教学。那么,如何科学设计一节课呢?“系统思维整体
期刊
南京市初中数学黄秀旺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领衔人黄秀旺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工作室现有成员17名,来自南京市江宁、六合、溧水、秦淮四城区各初中學校。  工作室确立了“基于初中生思维力生长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研究项目,致力于问题导学式课堂操作程序和评价体系的建构,以问题为抓手,以思维力生长为目标,力求有效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工作室申报的课题
期刊
关键词文体 问题链 教学策略  问题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状态而设计的一组问题链接。问题依据教学内容而设计,同时,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构成课堂教学的框架。问题链的设计以确定的教学内容为前提,教学内容的确定又必须以文本个性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这一篇”的特点,这样才能使问题链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中《愚公移山》的教
期刊
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推动学科深度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路径。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具有操作性的课题,从化学角度设计实验,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进而开展跨学科的真实的综合性教学,让“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再是一句空话,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  一、提出问题  总问题:生活中,人们常说菠菜和豆腐不可一同
期刊
师:前段时间,我们读完了名著《朝花夕拾》,让我们再来回望一下这部名著。  一、要点回顾  1.篇章归纳。  师:课的开始,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朝花夕拾》的了解情况。同学们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些散文的主要内容?(出示: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生答。  2.人物竞猜。  师: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里刻画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们来猜猜看,他们分别是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