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这样动真的高效吗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a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经聆听过几位教师教学“观察物体”这节课。在教学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围坐在桌子的四周,把物体放在桌子的中间,引导学生观察,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围着桌子转,对面的学生交换位置,相邻的学生也交换位置,并各自说出所看到的物体图像。课堂似乎非常活跃,学生也很投入,看起来课堂教学效果好。可笔者通过观察分析,不敢苟同。
  事物之间的运动都是相对的,课堂教学也一样。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教者、教具、语言、活动等都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服务的作用。在教学中,有些让学生动的内容,可以让教具或教师动起来,产生的教学效果一样,而且教学过程简捷。
  “观察物体”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判断从物体左、右两个方位所看到的物体视图。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是这样的:教者让学生4人一组,分坐在课桌的四面,课桌中间放一只玩具猴。首先,学生分别说说所看到的猴子是什么样子,学生在小组里说,或者教师指名学生说。再让学生轮换座位(顺时针转),说出现在所看到的猴子的样子。教师接着出示照片(如下图):
  让学生分别说是从哪一面所拍到的,并说出是怎样来判断的。教师出示其中的一幅图,学生判别出是从哪一面拍的,学生就走到哪一面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小猴,让学生说出所看到的小猴的样子,再根据图找位置。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也在活动中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从物体左、右两个方位所看到的视图。
  这节课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难点进行了有效的突破处理。但笔者觉得,在课堂上学生分四边坐不合适,影响了背朝讲台的学生的听课效果。再次,课堂上频繁地让学生换座位需要时间,同时学生的学习用品等东西也要移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根据照片判断是在哪一面所拍的,就让学生快速地走到这一面去,还容易造成课堂上的混乱。
  因此,笔者尝试如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坐在原位,观察讲台上的小猴,小猴面对学生,教师问:我们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它?你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的?变换小猴位置,小猴背朝学生,再问:我们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它?你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容易判别这两个方位的视图。接着再变换小猴的位置,学生看到的是小猴左面视图,问:我们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它?你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的?有学生说:看到了小猴的一只耳朵。教师追问:你所看到的小猴的一只耳朵是左耳还是右耳呢?也有学生说:看到一只眼睛。还有学生说:看到小猴的身子和尾巴。教师继续追问:你所看到的小猴身子和尾巴,是小猴左面的还是右面的呢?然后,再变换小猴的位置,学生看到的是小猴右面视图,教师按照上面的步骤再进行提问、追问。教师强调:我们站在小猴的哪一面,所看到的就是小猴的哪一面。我们站在小猴的左边不可能看到小猴的右面,我们判断一张照片是在物体的哪一面所拍的,就看照片上是物体的左面视图还是物体的右面视图。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判断以后,教师再出示小猴前、后、左、右所拍到的照片,逐一展示,让学生判别是在小猴的哪一面拍的。课堂上,学生很投入,较好地掌握了如何辨认是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难点。
  两种不同的教学过程,得到了相同的教学效果。前者是学生变换位置观察物体,后者则是变换物体的位置,学生位置不变观察物体。学生变换位置,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到小猴的样子;同样变换小猴的位置后,学生也能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到小猴的样子。两者观察时的感觉,与观察到的视图也是一致的。变换教具或教者的角度,要比变换学生的位置,方法简单容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努力从目标与学生的层面出发设计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基础上,追求教学的简捷,这也是高效课堂的不断追求。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培养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学生应获得自主发展,应包括良好的身心发展和健康生活。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容易忽视学生心理和情感的诉求。  [案例1]一位教师在必修1 Unit 3 Using language中设计了一个教学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理论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同时,2014年市场冷清、行业萧条,是煤炭产业供需关系不断博弈而产生价格
组织社会化被定义为个体获得作为一个组织成员所需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过程。这是一个涉及组织和员工双方最终互相接受的过程。组织行为学学者和组织的管理者对组织社会化的研
一、真实故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两个故事,一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那是发生在2015年10月25日,无锡一家医院的重症病房内,来自南通通州的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王老师正准备进行第二次肺移植手术。就在她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她回头望着静候在手术室门口的她的亲人、她的同事,还有那一群她的孩子……此时此刻,她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所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利用用户的社交网络传播企业营销信息(如传播广告信息或发放免费优惠券)已经成为主流的网络营销策略。目前关于社会化营销的研究通常基于结构影响力最大化的单一视角,即基于网络拓扑结构利用随机游走、线性阈值模型等方法寻找影响范围最大的种子用户集合。然而,营销信息的传播效果实际上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种子用户的结构影响力、种子集合所影响到的用户对营销信息的兴趣以及企业预算
电视传媒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电视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即指从事电视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前些时候参加一个教育管理者培训会,其间大家闲聊,竟然不自觉地聚焦到一个话题:职业倦怠。天南海北的大家在这一刻找到了默契。有人说,以前教师们参加培训很兴奋很积极,现在有很多老师应付了事,动力不足。有人说,争学先进的氛围越来越淡了,很多人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及别人或者团队。工作上的失误,不会心怀愧疚,不会想法弥补,而是漠然置之。有的老师抱怨学生难管,遇到学生问题烦躁易怒,或者无奈放任。还有的因第二职业经
期刊
心理学家认为:“一般3至8岁的儿童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 但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用字不多,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不强,对于外界事物的观察思考能力低、范围小,写话练习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绘本是由绘画内容和文字巧妙组合而成,与教材“看图写话”的图画相比,绘本无疑是一场“视觉革命”。绘本的插画精美,色彩丰富,故事精炼,语言有趣。在低年级写话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提升
期刊
“新课程改革”, 只要是老师,对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自2002年提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我省各地开展了多年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教师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知道了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三大理念;熟悉了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而不是框框,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启发拓展,也可以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但是教无定法,怎样以学定教,让不少老师拿捏不准。  作为热衷于生物教研的老师,我一直在关注同行是怎么
期刊
<正>黄厚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语文老师,听他的课,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感觉来源于黄老师无痕的引导和亲切幽默的教学风格。课堂上,黄老师在轻描淡写之间把学生点化,让人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