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9306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汉语课程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具有理论性强、基础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往现代汉语课显得枯燥无味,抽象晦涩的语言理论让学生望而却步。为了改善现代汉语课程尴尬的教学局面,作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不断尝试和探究。
  关键词: 对外汉语 现代汉语 课程建设
  现代汉语课程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有着理论性强、基础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和生动有趣的文学课程相比,现代汉语课显得枯燥无味,抽象晦涩的语言理论让学生望而却步。我国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体系基本是:概念介绍——举例说明——课后练习,教师则根据教材内容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几乎是同一模式:“阐述理论要点”和“举例分析说明”之间循环作业。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针对此课程的特点,授课时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学生对现代汉语课产生兴趣,不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贵在应用。
  一、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逐本溯源”
  实践在检验真理中充当唯一正确的标准。教学成功必然经历若干艰辛的探索,披荆斩棘,吸取经验,收获教训。为改善现代汉语课程尴尬的教学局面,首先要在以往教学中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往现代汉语课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一统课堂。突出问题,害怕知识传授得不全、不深、不透,从而引起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一系列弊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根本办法是转变角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语言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最后形成自己的结论,逐渐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使教学双方互动起来,形成思想上的交锋,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如何清晰记住那些深奥的语言理论、庞杂的语言细节,如何用理论指导语言实际运用,成为教育者进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对外汉语专业较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在大学一年级同时开设现代汉语课,但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决定了相同课程在教学方面不可同日而语。笔者一直从事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尝试和探究。
  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还是现代教育学界恒久不变的话题,并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打破以往“一言堂”的传统模式,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助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的初衷,并具备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研究的能力。对培养新世界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启发。
  因此,研究如何在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三、启发式教学经典教学案例设计
  在现代汉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启发式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
  以“方言”专题为例。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黄廖本的《现代汉语》(增订5版)。教材绪论部分把现代汉语方言分为7个区——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
  3.湘方言
  4.赣方言
  5.客家话
  6.闽方言
  7.粤方言①
  以往教学只是单纯将各个方言区的内容介绍给学生,学生听过后根本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后来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步骤
  1.提前布置作业。
  首先,授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了解七大方言的具体情况,并查阅相关资料,作为教材的补充。
  其次,以学生自己家乡为标准分为7个小组,学生以小组成员身份出现。
  再次,让学生利用各种灵活形式,如小品、歌曲、人物对话、访谈、情景剧……再现七大方言的特色。
  2.教师授课
  上课时,先简单介绍方言的概念,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方言区划分的不同观点。
  其次,重点举例分析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差异。
  3.学生主导
  教师介绍的内容在15~20分钟内完成。剩下的90分钟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提前准备好的分组以各种形式介绍方言。每组结束后,其他学生可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老师考查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
  4.结语
  总结主要让学生完成,课堂时间不允许,可给学生布置小作业,让学生写写心得体会,教师可以从中积累更多宝贵经验。
  经过这样的教学尝试,枯燥的现代汉语课程变得活泼、有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精神愉悦,相信学生在趣味中会把知识记忆得更牢固。现代汉语课程的探索不能止步不前,在今后教学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还需更上新台阶。
  注释: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绪论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2]刘大为,巢宗祺.两种能力的课程分化——关于“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5(2).
  [3]邵敬敏.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意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
  2013年鞍山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索》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结合多年课改教学经验,以亲身教学经历为论据对“如何以新课改为依托,真正把新课改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从“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是走进新课程的基础”、“开发多维的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途径”、“及时做好知识的反馈与检测是新课改成功的重要保障”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 课程资源 教学质量  参加新课改教学十年之久,一路走来,我们不断成长着、进步着
摘 要: 在语文高考中,古代诗歌鉴赏是一道必做题,虽在出题的方式角度上各异,但无论是全国性的大纲卷、新课标卷还是地方性的各省市卷,这都是一道“必上菜”。  关键词: 诗歌鉴赏 读懂诗歌 诗歌主旨  从历年的得分情况来看,古代诗歌鉴赏题皆不容乐观,学生要么完全答错得不到分,要么答不全、答题混乱,得不到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读不懂诗歌,读不通,自然就把握不了主旨。  二是学生对古
摘 要: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大都具有“清”的特质。他欣赏的是清景,抒发的是清兴,探求的是清净之理。然而,这“清景”、“清兴”、“清净之理”中都散发着淡淡的“清冷”。孟诗之“清”,即清冷、清晰、清新。清冷是其心境,清晰是其结构,清新是其用语造境。  关键词: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清冷 清晰 清新  一、引言  孟浩然终身布衣,大多数时间都在田园山水中徜徉。孟浩然所隐之襄阳
摘 要: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以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为例,作者进行了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虚为实,化静为动,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历史教学 民族融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一课主要讲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
摘 要: 现在时代是“阅读缺失的时代”,现在大学生是“阅读缺失的大学生”。“功利阅读”和“娱乐阅读”逐渐成为主流。在这些阅读危机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警戒,尽己所能引导学生有合理的阅读生活,传扬阅读正能量,树立校园阅读之风气,进一步引导社会阅读之风。  关键词: 阅读缺失 读书观 读书之道  高校本应该是社会的一方净土,大学生本应该是“唯有读书高”的追随者,读书的目的本应该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但当
摘 要: 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要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中得以焕发。  关键词: 初中思想 政治课教学 生活化 课堂设计 课堂实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日益凸显并渐成初中政治课堂整体设计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课
摘 要: 本文立意提倡人们用生活中的模型类比抽象的物理模型。作者用类比的方法解释了以光电效应,其中的小人好比发生光电效应的原子,面条比作经典电磁理论中的光的模型,馒头比作光的粒子性中光子的模型,铅球比作光电子。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中,与用苍蝇类比气体分子。诸如此类,试图达到使读者在头脑中通过生活模型建立物理模型的目的。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光 粒子模型  看了题目,相信所有读者都以为看错了,这不是
摘 要: 信息技术就如一位魔术师,站在信息技术的肩膀上学数学,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无味的、深奥的,不再是难记的概念、冗长的公式、冰冷的符号和复杂图形的代名词,而是充满诗情画意、趣味横生,全方面发展的创意舞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趣味横生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数学课堂站在“巨人”——信息技术的肩膀上,就会
摘 要: 词序的象似结构反映了人类的认知结构,思想彼此间的关系会明显影响句中词语的安排。因此,探讨词序的象似性可以揭示人类认知的奥秘。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的相似。语言结构反映经验结构,即世界结构,包括说话人强加给世界的观点。古英语属于综合语,其句法关系用屈折变化来表示,古汉语属于分析语,其句法关系用词序表示。汉语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语序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逻辑事理问题,这种情况在世
摘 要: 小学数学逻辑性较强,教师必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唤起探究问题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燃课堂激情,让数学课堂教学生机勃勃,魅力无限。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和谐氛围 精彩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精彩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去研究、去探索、去创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师要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