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汉唐遗韵育蓁蓁栋梁开三秦民智奏悠悠弦歌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tgu618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都西安曲江池畔、大雁塔旁,坐落着一所百年老校——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沐浴汉唐风韵,聆听晨钟暮鼓,厚重的历史文化百年来浸润着附中的成长与发展,使附中教育弦歌悠悠不辍、绵绵不绝,彰往而察来。
  学校始建于1910年,发源于清宣统二年秋(公元1910年)的陕西模范两等小学堂,曾7度迁徙,11次更名,1979年正式命名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陕师大附中饱经风霜、历尽沧桑,优秀的中华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铸就了她的铮铮风骨,典雅的汉唐遗韵和淳厚的三秦民风凝成了她的巍巍精神,学校被誉为“三秦教育之星,万千良才摇篮”。在历史长河中,百年只是短暂一瞥,但对一所学校而言,百年意味着历史,意味着文化,更意味着责任。
  爱国爱民为先教书育人为范
  一百年前,中华民族风雨飘摇、内外交困,有识之士立志办学报国,百年附中就此揭开了第一页。从简陋的模范学堂、长安小学和成德中学,到成长壮大的中山中学和西安第二初中;从辗转八年、历经新旧两个社会、扬名陕西的省立西安二中,到连创辉煌的西安师院附中和陕西师大一附中;从拨乱反正的西安八十四中,到三秦教育之星的品牌名校……陕师大附中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光辉历程。
  百年来,附中人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从五四运动时屈武血溅总统府,到大革命时参与保卫西安城;从张寒晖创作《松花江上》,到张希文血染抗日疆场;从抗美援朝时参军保家卫国,到新时期的帮扶支教,抗洪抗震时的捐款救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附中人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前仆后继,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止,形成了优良的革命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附中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诞生,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虽经几番迁徙,数次更名,但爱国爱民的育人思想始终如一。无数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热爱学生,热爱工作,三尺讲台,一生奉献……附中人如同校园内的参天松树,“只要站着,就给大地一片阴凉;哪怕倒下,也留社会一根栋梁”。从在西安二府坑破土建校,到宝鸡六川店山中办学;从“三定”、“四统一”、“六认真”,到教考分离、各负其责;从贯彻“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到“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附中人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不断开创新局面,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教育弦歌悠悠不绝,谱写了爱国主义和精心育人的华彩篇章。
  素质教育为实特色优质为重
  建校之初,学校就注重素质教育,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爱国爱民、为国为民的品质和精神。从强调“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完成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笃信并实践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国民道德,培植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具有坚忍勤苦、独立奋斗的民族精神,养成整齐严肃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壮活泼的青年体格”到“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质。多年来,附中一直坚持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灵魂,以提升综合能力为核心,以打造文化内涵为基础,以促进身心健康为保障。我们知道,在高考背景下,现今中学生面临着许多竞争与压力,每个人内心都有着很强烈的困惑、无奈和挣扎,他们需要有坚强的承载力和驱动力。因此,素质教育首先应该塑造学生的灵魂,打造道德高地,通过思想启迪和精神引导为学生解决人生困惑并寻求信仰的支撑,使学生具有合理规划人生的能力。学校一直着力锻造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知识、思维、创造、能力之间的辩证统一,提升文化修养,促进身心和谐。
  多年来,附中内修品质,外塑形象,实施建设具有附中特色的学校品牌战略。随着中国教育供给方式的日趋多元化和家长对学校选择性的增加,品牌已成为学校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了建设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附中,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国际化办学和学校的民主化、信息化、人文化,也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开设了大量的综合实践类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和选修课程,积极开展了丰富的科技活动、艺体活动,并对潜在课程进行了深层次开发。同时,创建各种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附中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校,一代代教师和学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懈追求与努力,凝集成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人文精神,这本身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宝贵教育资源。学校积极打造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味,先后创办《陕西师大附中报》和校刊《星座》。附中文学社是全国文学社团理事单位,校刊《星座》2007年获得全国中小学“最佳校刊”一等奖。学校专门聘请余秋雨、贾平凹、顾振彪、谢有顺等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担任校刊顾问。学校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校园,让校园的一草一木发挥作用。在学校西门长廊修建了文化墙,涵盖爱国、修身、立志、进德、处世等内容,突出了教育的基本道德观念。附中每学期分年级组织各种球赛、器乐比赛,以及书法、绘画、摄影比赛。通过话剧团、国学社、时装设计与表演队、航模队等学生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特长,提升文化素养。学校从根本上摒弃教育的功利性,注重教育的长效性,看重能力训练,力争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育人为本创新为要
  百年来,附中人知难而进,育人为本,不断开拓创新。从杨明轩先生出版中学教材、向愚先生创办战时出版社,到史青云校长开创师大一附中的辉煌;从JIP实验、诱思探究实验,到浸入式英语实验、生态体验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附中人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上下求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培养了万千英才。
  沧桑砥砺一世纪,风雨兼程;春华秋实整百年,桃李芬芳。五四运动先驱之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民盟中央主席杨明轩,人民艺术家、抗日名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张寒晖,著名教育家、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江隆基,原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地,原进藏部队司令员范明将军,原国家劳动人事部部长赵守一,原陕西省委书记吕剑人,甘肃省委书记高克林,中科院院士侯洵等都是几代附中人的杰出代表。   建校至今,陕师大附中形成了优良的育人传统,坚决摒弃过分看重分数、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等教育短视行为。教育过程以生为本,不拔苗助长。即便在社会心态普遍急功近利的时期,学校仍然坚持全面发展的办学传统,突显多元、开放的学校文化,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在正确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全国知名高校一致认为:陕西师大附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高校后,继续学习的欲望强烈,学习基础知识扎实,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强、后劲大。这与学校先进的办学思想,超前的办学理念,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知识、思维、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虽然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迎接高考,但高考只是一个选项而非学生发展的全部。如果高中教育只限于高考科目,为了使学生考上名牌大学,进行高强度的复习训练,剥夺了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无异于杀鸡取卵。所以,学校必须转变观念,在高考学习稳定的基础上,不过于追求分数,而更关注学生的承载力、创新力。为此,陕师大附中努力寻求高考和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平衡点,追求高考制度下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内涵层面上目标定位的实现。
  附中的办学理念中所包含的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实现内涵发展,以及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这些理念均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和日常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学校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分层落实,整体推进,在管理、制度、教学等方面进行全新的尝试。在制度文本中融入“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思想和理念,以教学质量为准绳,关注教学,以生为本。
  在教学方面,教师们有的从学科教学的个性化进行实践研究,有的从学困生的转化方面进行探讨,还有的在个性化作业方面探索了自主选择作业类型等新思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逐渐形成一种民主教学的风气。教师眼里有学生,养成了尊重学生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了创新思维。教材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课堂由教授向互动发展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教学手段由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多媒体成为学生学习工具转变;评价制度由为选拔服务向为学生发展服务转变;要求由单一齐律向张扬学生个性转变。这一系列转变,充分体现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使学生乐学、善学,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附中百年,风雨兼程,其间峥嵘激荡,人才辈出,沧桑变幻。创业者筚路蓝缕,继承者日夜兼程,创造者搏击前行,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附中人。汲百年附中文化之精蕴,大力发扬附中“爱国、敬业、团结、争先、创新”的光荣传统,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不断超越,永创新业,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把陕师大附中创办为示范性、国际化、特色鲜明的一流品牌学校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均系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陆燕)
其他文献
校情分析是一所学校对自身家底进行全方位解剖及审视的过程,强调分析的透彻性和审视的客观性,可从学校沿革、现有状况、可用资源和未来可能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办学以来的经验、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整理,以期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通过校情分析,对各种判断和预想进行汇聚并梳理,最终寻找思想上的聚焦和共识,形成对未来的共同愿景。  一、校情分析的两大功能  校情分析主要兼顾两个功能:一是通过校情分
俄罗斯科学院国立人文科学大学索罗沃夫在《教育机构行政与人事工作》杂志发表文章,题为《国家教育战略总体发展趋向浅议》。该文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俄罗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重要战略方向,对了解俄罗斯教育发展的总体状况有所帮助。  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理念的树立、专长教学和远程教学的引入、新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运用、全新的教育财政体制的实施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给现代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我们
一、我省开展中学实践教育  活动的主要做法及体会  30年来,团省委充分发扬山西作为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发源地的光荣传荣,始终牢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在活动中教育,以活动促教育”的原则,与时俱进,多措并举,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实践教育活动始终贴近时代发展需要。上世纪80年代,针对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李寨中学通过开展“增四课、办五小、学一技”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劳动技术教育有机
[摘 要]“教学相长”的译文是:“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不知道它的美好。因此,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然后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然后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在本文中,我用实例来说明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关键词]理解 实例 感受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
尽管大家都关注到了视频的作用,但任何翻转课堂的最大好处却并不在视频上。它的课堂时间,老师必须评估和重新设计。因为我们的直接指令是在移动课堂之外的,我们的学生能够进行更高质量的、更多互动的活动。  正如我们看到的采用翻转模型的老师所做的那样,他们利用额外的时间,各种方式都取决于他们的题材、位置以及教学风格。我们要求我们的同事分享他们是如何改变他们的上课时间的,下面是一些例子:  外语类课程  在外语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
[摘 要]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家长和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为此进行了学困生转化的个性化教与学实践研究,采取了积极推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等举措,并取得了成效。指望学困生的转化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只有更进一步的深入实践,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才能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个性化教与学;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初中学困生现状分析  21世纪的教育呼唤培养健全
为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好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基础信息入库,按照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13〕10号)》要求,教育部决定开展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9月27日在北京举办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培训班,部署信息采集有关工作。教师工作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教师工
【摘要】本文联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颁布9年以来广州市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从培养目标、三维目标、教师转型三方面作出了一些新的思考,以期能为进一步推进高中物理课堂改革起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新课标;培养目标;三维目标;角色转型;物理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9-0037-04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
“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常规教学和德育活动。“研”指的是教育教学科研。曾几何时,本该唇齿相依的教与研却若即若离、渐行渐远。学校的科研成果往往表现为N个已结题的X级课题,呈现的方式就是几本论文集或案例集的合订本,而这些“成果”常常被束之高阁。殊不知教研在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学校“教”与“研”脱节乃至对立的现象并不少见,怎样让二者找回“当初的感觉”呢?笔者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