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继“211工程”和“985工程”后提出的又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医学院校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置于学校发展工作的中心地位,从打造一流课程抓起,深化教学改革,严把课程教学质量关。本文通过分析国内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现状,从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及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医学院校课程特点,提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改进措施,为医学院校课程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正> 东北三省马哲史研究会于8月6日至9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了马哲史观念变革学术讨论会,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线索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但不是直线的,而是有发展,也有退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随着企业对交互需求的不断增加,全景无人控制系统在传达决策、推动工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主观逻辑的AR全景无人控制系统将是智能无人机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分
老张是一个脾气温和、工作敬业的老干部,但在单位晋升中落选这件事,让老张很是郁闷。他心想自己兢兢业业几十年,最后也没升到相应的职位上,心中十分委屈,天天唉声叹气,并出现
杠杆问题作为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对国家经济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去杠杆效果进行检验,并进一步探讨其实现路径以及经济后
<正>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和西北大学哲学系等五个单位主办的“现代科学与反映论”讨论会于1986年11月21日至26日在西安召开.与会30余人讨论了现代科学向认识论提出的问题,还讨论了“反映”、“选择”和“建构”等范畴,及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等问题. 与会者一致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使认识论中的主体性问题日益突出,认识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在相对论看来,参照系不同,人们对同一物体或物理量观察的结果是不同的.在
为适应居民“异质化”、需求“多样化”、社会“原子化”社区环境的变迁,文章提出,社区基层党建应强化服务职能,发挥社区群众主体地位,整合服务资源,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
我们所处的时代非常特殊,正遇上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焦虑期。而每一次焦虑都与科学技术的变革有关系,比如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当时人们学的都是人文、哲学、社会。蒸汽机带来大量机械化的工作,所以英国开始焦虑,整整50年后,学校教育系统把科学课程等一系列技术课程纳入课程体系,走过了焦虑期。到了19世纪电动机时代,整个工业革命带来了第二次变革,自动化程度高了,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更高的生产效率,社会发展需要更多人才
<正> 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于1987年9月6日至13日在宁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儒学与传统文化”讲习班,学员2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国内外著名学者主讲。讲习内容主要包括:(1)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2)中国文化现代化前瞻;(3)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4)儒学与经学,(5)儒学研究在国外。兹就前二题纪诸家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住房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脚步,为建筑工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就建筑企业自身发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本文结合高职教育下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秉承将高职“水课”打造成“金课”的课程革新理念,以审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下高职审计课程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