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串”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串”教学关键在于要把问题串成串.教师可依据文体的特征与特定的教学任务,需要设计两类问题串:一是针对某一教学任务而设计的问题串,二是针对所有的教学任务,将前边的问题串再次串成问题串,以解决诸多教学问题.
其他文献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是语文教师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同化”“顺应”对原有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进行优化,使之有组织、有层次,使无序的有序化、模糊的清晰化.林崇德认为“思维是一个系统的结构”,那么发展思维,就是对这一结构进行优化重组,即结构化的过程.
期刊
古诗讲求的是对仗与韵律,新诗也不例外.在爱情诗《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在开头和结尾写下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两句诗首尾对称,起到了不凡的艺术效果.针对首尾的用词、感情进行分析,可感受到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一诗中所表达的爱与恨的“游离”.
余华在他的《活着》韩文版自序中写道:“\'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笔者以为,“活着”“忍受”“责任”“苦难”这些词正是《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一个个重要的注脚.这些注脚被置于“生”与“死”的边缘,更凸显了人面对生活的无常时所表现出的生命的韧性与尊严.
期刊
许多古代文人似乎与赤壁很有缘,因而产生了不少赤壁名篇.探究他们的赤壁缘,对理解这些经典作品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荆轲刺秦王》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荆轲廷见秦王时“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其中“揕之”的“之”应该怎么翻译?一种观点认为应译为“胸膛”,理由是照应前文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中“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一句;一种观点认为应译为“秦王”本人,理由是荆轲在计划失败之时曾说“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期刊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中有三篇有关“北平”的散文,让我们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景致中与同一座城市结缘.关注抒情方法,进而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人生思考是解读散文的重要抓手.然而,当单篇走向多篇,而且是“同城”时,阅读教学的视角是否便有了广度上的拓展与深度上的开掘?
期刊
文本的“空白”是“一种寻求缺失的连接的无言邀请”,有效“补白”才能使文本更具价值和意义.
庄子在《庄子·天道》中说:“语之贵者,意也.”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说:“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意合是语文中的基本规律,是语文学习的抓手.下面笔者将从语言、汉语、文法、文体层面介绍意合律这个抓手及其运用方法.
期刊
当下的现代诗歌教学大多从意象、背景等言语内容角度入手,或是“以意逆志”,或是“知人论世”,而人称代词等言语形式常常被忽略.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从人称代词的运用切入,探析现代诗歌教学的新路径.
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了两个画面:西湖雪景和亭上偶遇.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抓住了这一点,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本的主旨.rn要理解西湖雪景和亭上偶遇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明辨一个争议性解读:张岱与金陵客湖心亭偶遇时的情绪.rn主流观点认为,张岱把金陵客当作难得的知己,湖心亭偶遇,张岱和金陵客是一样的狂喜.但是亦有不少读者认为,在张岱眼中,两位金陵客是俗人.金陵客妨碍了张岱深夜看雪的兴致,湖心亭偶遇中张岱的行为是对金陵客的敷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