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198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語篇分析理论是语言学习中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强调在语言学习时从整体进行把握,从而在宏观层面更好地领会文章内涵。目前,语篇分析理论已经在语言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但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却仍需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本文对语篇分析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对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篇分析;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王莹莹(1983.06-),女,江苏沭阳人,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一、语篇分析理论概述
  语篇分析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语言学家Harris提出并开始研究的,在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被更多人所熟知。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没有对语篇分析理论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根据我国学者对其的定义,语篇实际上就是指各种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人在一定语境下所表示的具有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具体而言,语篇强调的是语言之间的关联性与连贯性,任何语言上具有完整性的段落都可以称之为语篇,其并不以句子多少和长短来衡量,而是以语义间的衔接为标准。语篇分析实际上就是针对这种语言段落的一种分析方法,其不但适用于交际语言中,也可以被用于书面语言的分析上,强调通过对语言及其所处语境的分析来加强人们对语篇的理解,有助于提升人们语言的理解分析能力。
  对于英语学习而言,其中涉及大量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内容,而语篇分析理论恰恰为英语阅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语篇分析理论强调以语篇为单元展开对阅读内容的分析理解,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时更快地把握到语篇的主题。另一方面,语篇分析注重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把握,将语篇带入到特定情境中加以理解,如此可以加深学生对语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从而提升英语语言的学习效果。
  二、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引导学生转变英语阅读习惯。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带领学生进行语法、词汇的分析,但这种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全面的把握,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到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而语篇分析理论不但需要学生以语法分析和词汇解释为基础,更需要学生从整体文章结构层面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所以在语篇分析理论下,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这种新的阅读习惯。首先,教师应在每堂阅读课开始之前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使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意、写作结构以及所用的写作手法等。然后,在实际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每一个段落进行主题思想的归纳总结,或从中找出主题句。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来对学生理解语篇内容加以启发,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对文章思想内容加以挖掘和提炼,最终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2.注重联系情境语境展开教学。语篇分析理论认为在语言学习时,语篇应该作为基本单位,而非句子,同时也不受篇幅长短限制。任何一段语言,只要在特定语境下能够被视为一个整体,就可以被看作一个语篇。可以说,语篇是语言学习中的基本语义单位。因此,在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重联系情境语境,使学生在了解文章的语境和文化背景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要达到这一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化的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语境认知形式,如通过相关影片资料的播放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语言文化,利用多媒体思维导图的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主动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性质等方面进行思考,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重视英语阅读中衔接手段的教学。语篇作为一个语义单位,其是由前后语义连贯、相互衔接的句子构成的。为了使这些句子能够构成特定语义,作者在写作时通常会采用一些衔接手段来保证语篇构成具有一定逻辑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时也应重视语篇中的衔接手段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容易分析出文章完整的意义。国外语篇分析理论的相关学者曾把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分为五种,即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分析并找出文章中的衔接手段,然后再对衔接手段前后连接内容的含义加以分析,从而找出文章在写作上的逻辑结构和思路,如此可以使学生更快速地在大脑中形成文章结构框架,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重视语篇体裁结构的分析教学。由于不同文章的作者写作时的意图、语言风格和思想情感各不相同,所以反映到语篇中就形成了不同的体裁结构,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视语篇体裁结构的分析教学对于学生理解语篇含义、丰富写作技巧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教师需为学生详细讲解英语文章语篇体裁结构的大致分类及不同体裁结构所对应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分析判断语篇体裁结构出发来把握文章主线,挖掘文章构成和深层次内涵,如此可以与其他语篇分析方法一起共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综上,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必须紧紧围绕其理论核心观点,然后从阅读习惯、情境语境、衔接手段和体裁结构等四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质量与效率都取得明显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丽华.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02):48-49 62.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技校幼教专业英语教师,笔者认为培养好幼教生的英语技能也是促使他们顺利与社会接轨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结合技校幼教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讨论分析“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技校幼教专业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及方案,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其对幼教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幼教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技工学校  【作者简介】肖双玉,女,汉族,湖北英山人,中山市技师学院,讲师
【摘要】高三英语听说考试的故事复述部分,能准确考察学生整体的语言水平,能多方面反映考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故事复述部分的备考训练,是具有创造性的积极学习过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学生在故事复述部分使用听说策略的现状,寻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听说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在英语听说测试中故事复述的能力。  【关键词】故事复述;听说策略  【作者简介】秦海静,广州市培英中学。  一、引言  在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下,创新能力培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培养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简称创新思辨能力。但是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在创新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师生依旧无法摆脱传统英语教学的束缚,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无法突出地展现出创新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创新思辨能力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辨能力存在的问题展开
【摘要】 随着高校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以蓝墨云班课为平台,构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多模态评价研究。通过课前线上学习评价、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和课后学习效果评价,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 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读写课;多模态评价  【作者简介】李敏芳 (1986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数字化教学模式势必成为教学主流,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高职院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分析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入手,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构建高职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陈琪(1989.6-),
【摘要】本人参加2018年广州市中考改卷工作发现:这种题型得满分和得零分卷都特别多,这反映出这一题是中考中拉开差距比较大的一题。根据我校是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在英语中考中单词拼写题总是得分率偏低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英语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学习体会,深入研究近三年中考年报把握中考命题方向,了解本校学生的答题情况及得分情况,研究评分标准,努力寻找一条适合农村地区,帮助中下学生克服单词
【摘要】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言语技能的基础,因此也是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语音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条件差、语音教学淡化、学生基础差等。对此,提出建议如下;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及利用设备等。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音教学;存在问题;建议;重要性  【作者简介】周藏治(1968.06.18-),男,甘肃岷县人,甘肃省岷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其中,阅读教学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们的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笔者在本文就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学好英语阅读解题技巧,全面攻克英语阅读难关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解题技巧;提升策略  【作者简介】曾兮筠,湖南省岳阳市
【摘要】作为人才输出的主要单位,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可以从语言能力、记忆力、笔记能力、业务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其适应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口译能力;记忆训练;口译笔记  【作者简介】周智慧(1983.09-),女,满族,河北承德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口笔译;黄卓琳(1998.12-),汉族,广东惠州人,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课程在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初中也是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重要阶段,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初中英语后进生的数量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而增多,后进生的教学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本文对农村初中英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后进生;成因;转化策略  【作者简介】石双喜(1965.12-),男,汉族,福建平和人,平和县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