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如何引导网络舆论 等4则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2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报如何引导网络舆论
  
  明确职责。媒体要从维护大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宣传解读党的执政理念和方针政策,把文件语言转化成新闻语言,进而转化为普通网民喜闻乐见的语言。
  抓住本质。对舆论热点要具体分析。许多热点舆论掺杂人为炒作、对社会的偏见甚至不良情绪,但同时反映出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认同、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对司法公正的企盼、对腐败现象的讨伐,本质上是积极的、建设性的,要抓住本质,宣扬其正面亮点,减少其负面效应。
  发挥优势。党报是权威信息资源的独家占有和发布者,要将原创的权威信息和权威观点及时发布于网上,实现热点引导、正确引导、理性引导。
  善用事实。事实构成真实,运用决定效果,不应只报一下权威部门表态就完事,而是要一笔笔算细账,人们在接受事实中自己就能辨真伪,解疑惑。
  及时发声。先入为主是舆论的特征之一。在搞清事实、判明性质后,要及时发布和发言,有针对性地选择“发言人”谈看法,抢占先机,避免失语。
  俯下身子。虚拟环境之中人人平等。要俯下身子,创新形式,实现平等交流、互动。多用群众语言,切忌说教。
  (徐华西/《新闻战线》)
  
  如何提升党报在青年中的影响力
  青年读者是未来的社会中坚,也是党报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保障,党报只有赢得青年读者,才能赢得发展的先机。
  主动参与教育党报大有可为。要想赢得青年读者,党报必须确立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品牌意识,做足“报纸之外”的功课,帮助年轻人了解党报,熟悉党报,参与党报的改革创新,成为党报忠实的“粉丝”。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英美日等报业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报纸参与教育”工程,由报界与教育系统相联合,通过免费赠送或折价出售的方式把报纸引入学校课堂,使报纸成为教学辅导读物。党报主动参与教育不仅可以拉近与青年读者的距离,还可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媒介素养。
  以行动践行责任主动走近青年读者。近几年,一些党报开始以行动践行责任,主动走近青年读者。从2007年开始,《浙江日报》推出面向全省高校大学生的新闻性专栏“校园BBS”。目前,《浙江日报》“校园BBS”栏目已经拥有了一大批青年读者,为党报争取青年读者提供了一个十分鲜活的案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张艳红/《中国新闻出版报》)
  
  舆论不要故意放大社会冷漠
  近来,“老人跌到,无人搀扶”或“好心相救,反而被告”之类的新闻沸沸扬扬。舆论为之哗然,纷纷指责见危不救、以怨报德者,对社会冷漠、自私的现象和根源做剖析,不少评论家为之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但是也有人指出:别故意放大了社会冷漠。斯言诚哉!
  新闻报道其实是一种选择的学问。报道什么、如何报道、报道多少,都有讲究。主题先行、先入为主,是客观报道的大忌。而一窝蜂、一边倒,也有悖于新闻的公正平衡原则。现在,有些媒体往往热衷于揭露性、批评性报道。反之,则缺乏热情,无动于衷。
  新闻媒体肩负着激浊扬清的使命,当然应当揭露和抨击社会冷漠、道德沦丧等丑恶现象,但同时,或者说从更为积极的层面上说,应该激励人心,抬升信心,为向上向善的力量鼓与呼。《今日美国报》的创始人纽哈斯曾主张秉持“希望新闻学”的理念,他说:“玩世不恭者从事的是绝望新闻学,陈旧的绝望新闻学通常使人们读后感到沮丧,或是发疯,或是愤怒。而希望新闻学则是喜忧皆报的一种手段,读者读后会对事物有充分的了解,使他们自己能够决定什么值得他们关注。”
  我们的新闻媒体何以不能多给人们一点希望呢?
  (吕怡然/《新闻出版报》)
  
  抢占互联网舆论场的制高点
  第一、“内容为王”。新媒体时代更加需要新闻专业主义,更需要专业的对信息的梳理、整合、评价和呈现。“快”有价值,但不是唯一的价值。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随着信息的不断膨胀,经过深度加工的信息其实也不断升值的。
  第二、“渠道为王”、“终端为王”。当下,舆论场的营造,所卷入的竞争资源、竞争环节、竞争要素越来越多,在内容之外,渠道和终端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渠道,就没有信息传递的主动权;而终端,则是信息通达受众的最后一班岗。全媒体时代,渠道和终端的日益多元化,也使得需要对各种纸质、广播电视、固网、移动互联网等多种信息载体进行整合,通过不同渠道开发出类型多样的新闻产品,以满足受众多元需求。
  第三、“互动为王”。互动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性和魅力所在,也是增加用户粘性的有效手段。中国人有很强烈的参与和表达诉求,通过制度的安排、软硬件的设置满足这种互动需求,就有利于在互动中形成舆论的共识。而如果能借此把大众纳入进我们的传播队伍,对于扩大我们舆论影响力,更有益处。
  (张意轩/《人民网》)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媒体的发展,为民间舆论提供了话语平台,民间舆论能够通过网络扩散,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公众参与社会事务意识的增强,又具有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技能,使许多普通的社会事件发展为舆论热点。  【关键词】新媒体 民间舆论 传播路径  一、新媒体时代的民间舆论  舆论一律是毛泽东同志在谈舆论舆论不一律时提到的,“我们在人民内部,是允许舆论不一律的,这就是批评的自由,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的自由,宣传有神
【摘 要】中国和韩国作为两个地域和文化较为接近的国家,韩国娱乐产业相对我国来讲较为发达。综艺节目作为娱乐产业一个重要的内容,近几年来我国的综艺节目发展迅速,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笔者以韩国MBC电视台和湖南卫视为例将二者对比,找出湖南卫视的不足之处,从而为国内综艺节目把脉。  【关键词】湖南卫视 MBC电视台 综艺节目 比较研究  中韩作为地域接近的两个国家,文化上有很大的接近性,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
【摘要】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美国迪斯尼影片《木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道,以及值得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从业者借鉴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电影 文化 《木兰》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这便使得跨文化传播成为了可能。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文化大国,如何向世界各国展示我们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也一直是业界人士孜孜以求的向往。10
好文风的  境界就是娓娓道来  新闻报道要在大局下思考,但是要用一种平实的方式叙人、叙事,这样写出的报道才能更深刻,才能和读者贴得更近。要做到娓娓道来,必然就得短、实、新。  文短气不亏。字少了,但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更会取得好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报道都得短,长的就不好,这主要是根据新闻价值而定。磨盘砸碾实打实。新闻应该抓住事物的本质,然后用一种实实在在的、引人入胜的方式传播给读者。所以改文
【摘 要】微博是网络媒体中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对体育新闻报道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浪网球V”作为细分化的体育专业微博,既有报道迅速,传播生动的优点,也存在缺乏深度,定位模糊等问题。本文从分析微博内容,考量传受关系等角度探讨了微博体育报道的特点,并对微博平台在体育报道中的作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微博 体育新闻 体育报道  微博参与体育新闻报道已成为趋势。微博上涌现出各类体育微博,推动了微博体育
【摘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作为地方党报,经济新闻理所当然是新闻报道的主角。那么,如何通过老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的生活中最细微的变化,反映未来经济生活的走向,用最通俗易懂的新闻语言,讲述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经济故事,成为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一篇经济新闻稿件的采編为例,对如何让读者爱看经济新闻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地方党报 经济新闻 读者 采编  以
【摘要】21世纪以来,以数字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对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在各种新技术的推动下,纪录片制作理念与方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本文以《大明宫》为例,简要分析在数字与网络背景下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策略。该片上映以来,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入围了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影片提名,角逐最佳视觉奖;获得第14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
【摘要】灾难性新闻因其具有重大性、突发性、灾难性、连续性、震憾性、刺激性等特点,往往会在一定时间内成为各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处理重大灾难性新闻,媒体的“个性特质”是决定其在这场新闻战中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就近年合肥晚报编辑处理部分国内重大灾难事件报道的做法谈谈自己对如何在重大灾难新闻报道中打出个性牌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 报道 个性牌    重大灾难性新闻通常指对给人类带来重
【摘 要】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新闻传播环境的变化,广播战线上新闻记者的认知水平和媒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新闻广播事业的发展。因此,提升广播记者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新闻素养、知识素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提升  随着我国媒介市场化的深入,我们面临的舆论生态以及新闻媒介的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变化,对广播记者而言,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是要构建
【摘要】地理标志近年来已经成为农业领域和农产品市场中的热点词汇。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品质特色的标识性、长期发展的历史性以及产品品牌的集团化等特点。地理标志农产品在进行品牌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解决品牌缺乏特色、品牌定位模糊、传播渠道单一等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品牌发展战略。  【关键词】地理标志 品牌传播 农产品 品牌建设 发展策略    近年来地理标志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一方面,地理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