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you2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着。”可见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学生由被动、静态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动态的学习。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一、关爱调趣
  学生对所授功课的喜恶。我读过书,因此知道在求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对学生态度,有时可以说直接决定着本人就有过深刻的体会,小学我们每个人都上过学时一位语文老师特别关照、喜欢我,致使我学习劲头高涨,成绩直线上升;而读初中时因感觉数学老师不太喜欢自己,无形中降低了学习的兴趣,结果数学学得糟透了。所以我自从踏入教师行列,就鞭策自己要做一位热爱、理解、尊重学生,又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要用充满阳光、平等的关爱去唤起并点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学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在教室里似乎只是为了占座位,一天下来上课没举手要求过发言,学习似乎是他人的事,与己无关,他们成了老师的被动提问者,或成了名副其实的听生、坐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为被遗忘的角色。久而久之,学习兴趣淡漠,厌学情绪滋长,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为全体学生创造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教给他们自主学习地方法,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如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或一名学生回答后不评价正误,有意留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有自我思维学训练的过程。也可以将容易回答的问题留给这些“听生”“坐生”,老师还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将“赏识教育”引入课堂,学会去欣赏自己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适时的表扬鼓励,甚至夸大其词的称赞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喜爱、被称赞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课外,老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同他们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活动,做学生的朋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亲近感。这样学生将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不仅师生之情会更和谐更融洽,而且学生的荣誉感、自尊心增强了,渴望成功受人赏识的愿望满足了,学习的劲头也就更大了,精彩也就会接踵而至。
  二、设疑调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设提问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及促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境界上,做到真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心灵的火花。
  在新课开始时,应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趣;请学生说一说读了题目后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读课文,学生的兴趣从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那么在再读课文时,教师要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处提问,如教学《草船借箭》的难点,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时,巧问当时如果不是大雾弥江,而是天空晴朗,诸葛亮敢轻兵逼寨吗?诸葛亮是神仙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非常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便于学生思考。又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巧问:老奶奶为什么焦急呢?为什么又耐心呢?让学生对这矛盾着的词语产生质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要学生“跳一跳”才能真正理解的目的,这样也就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然后,让学生选自己要探究的段落,学习领悟,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去质疑解难,去自由争辩,去总结学习结果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
  三、创设情境调趣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初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以及根据课文的特点,从直观、形象入手,为学生创设出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 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能探究课文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在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的情况下,对课文才会产生想了解、想去读、想学习的念头。因此,教师在此环节应以情激趣,通过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吸引力强、方法多样、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想象法:在教师有表情朗读的同时,让学生闭目,发挥想象、调动听觉、嗅觉、味觉来感知课文中的感情,使学生“入其境”,进而“会其意”,培养了小学生的创造思维。
  表演法:让小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亲自感受文中的情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生动、直观的理解。
  比较法: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采取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找出同类型不同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和不同点,有助于全面深刻的理解课文,开拓思维空间,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悬念法:悬念所造成的这种“急盼”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们的精力加倍集中,求知欲尤为旺盛,思维更加敏捷。
  故事法: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接受生动有趣的东西。挑选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既丰富课文内容,又能引起学生的主意,调起他们学习的情趣。
  四、利用活动调趣
  “有效学习”及其相关的“有效教学”的重要秘密之一:“游戏学习,让学生忘记自己在学习,而恰恰在这种忘我的投入状态中学生的无意识或潜意识使学生记忆、领会或创造大量的知识。如在教学《凡卡》这课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故事情节,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并参与认知活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与课文的作者或人物有关的小故事,可以辩课堂上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唱一些文学作品相通的经典歌曲,更可以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共同探讨一下戏剧表演,感受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为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加大词汇,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收集,如:街道两旁的广告字、看电视等,使学生感受语文知识,无处不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领悟学习给小鸟一片蓝天,小鸟的羽毛就会变得更加丰满,给小树一方热土,小树就会长成参天大树。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教学手段,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发挥图示、教具的作用,课上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并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使学生迷恋,还要把当今的信息输入课堂,使课堂上常有时代的活水流淌,使学生感到新鲜、亲切、有味、直观、生动,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让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的信息载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调动去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与与信息共享一直是研究界的热点之一,但是较多的研究局限于二级供应链上,很少涉及三级供应链,是否需要构建三级供应链,及构建三级供应链的收益性研究对企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物理科学的内容标准,置于重要地位,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学习重心从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
[摘 要]中等师范学校的定向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培养其学习兴趣的手段主要有:上好绪言课诱发学习兴趣,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诱发 培养 稳定 发展 激发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
在个体化治疗来临时代,对存在驱动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靶向药物已成为目前的治疗趋势。而对于基因类型未明或野生型的患者,根据其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已是非小细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中财务状况难以揣测,不能明确的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向导,进而使投资者盲目投资于经营状况不景气的上市公司,造成投资者损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预测的意义,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鉴别出经营不善的公司,为广大的投资者甚至是政府机构提供一种可信赖的模型,尽可能的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并且可以起到规范金融市场的作用。本文从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预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
[摘 要]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要素——教师、学生所构成的互动关系,即创建民主教学的宽松空间; 师生在角色平等中共进; 学生在集思广益中提高; 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作业, 这一教师、学生之间所构成的教学过程, 即互动式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