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子关于名实乱象的批判观——从语言哲学的视角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名实混乱的现象很严重.苟子从“正名以正政”的目的出发,把当时混乱的名实现象归纳为“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和“用名以乱实”三惑.针对此三惑,苟子从名实关系的角度分别提出了“验之所为有名,而观其孰行”、“验之所缘以同异,而观其孰调”和“验之名约,以其所受,悖其所辞”破解三惑的方法.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看苟子对当时名实乱象的批判,就可以看到苟子破三惑的理论在指称问题上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荀学通过“道德之合”、“天人之合”与“知行之合”对其二元认识论致思模式进行深层论证,提出与传统儒家思孟学派显著不同的个体道德认识理论。其理论特色在于不局限于从人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经历了“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心智哲学”的发展过程,三者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一过程中,塞尔的理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语言哲学向心智哲学转向的桥梁。通
清末,罗马教廷正式指定中国长城以北蒙古地区为比利时、荷兰两国的“圣母圣心会”传教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内蒙古地区的天主教教务一直由圣母圣心会管理.在这段历史中圣母圣
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整体推进过程。这一过程逐渐由自发到自觉,伴随着曲折与前进、迷茫与探索、试错与进步,并与中国
弗雷格的语义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将语句同数学中的函数作类比而得出的,他最先提出“谓词函项”的概念.随后罗素提出“摹状函项”和“命题函项”.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
元世祖时期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几乎是对中国历代封建社会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的承袭和完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元朝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才真正得以重
目的 分析青少年心理亚健康对自伤和意外伤害行为的影响,探讨伤害行为的预测因素,为心理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8个城市12 113名初中、高中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近年来,宗教社会学有两种解释理论,一种在欧洲占优势,一种在美国占优势.前者是宗教世俗化理论,这种理论声称,宗教多元化会损害每一种参与竞争的宗教,削弱所有宗教的基础.宗教
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了人们的生活,面对经济困境,人们心理发生巨变。在充满焦虑的情况下,宗教应该发挥自身特有的作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走出困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藏区媒介技术的更替史就是藏区社会发展的记录史、见证史。改革开放以来,藏区传统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介技术在藏区渐次推广。随着大众传播技术在藏区的不断发展,藏区大众媒介